有电影叫做,“当幸福来敲门”,索洛维约夫是不大信这一类的。
毕竟,在俄国这个范围内,如果不能生而为贵族,上升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虽然有个卡bug的地方,本人的贵族身份,可以通过升为八级以上文官来实现,但当文官也要有文化,有点管理经验。
而当军官,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是军官给儿子提供世袭贵族身份,也要看请愿书,还有他个人以往的立功表现。
索洛维约夫这种出生点就有最低等级爵位的,算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他在辛菲罗波尔的会客室里,又来了客人,还是幸福联盟的成员,自己的侄子韦尼亚明·索洛维约夫。
“叔叔,你在这里的生活还真不错。”
“皇上又不给我对奥斯曼帝国开战的权限,也就在这里多做些事情,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待遇了。”
“您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而且相比于目前彼得堡朝廷的显贵来说,还有个优势就是您很年轻,又接近皇室,在军队中还有崇高的威望。我在切尔尼戈夫团,那里当兵的提到您,都觉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这个团的团主是科诺夫尼岑将军,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很出色,团长在博罗季诺丢了一条腿,仍然坚持服役了很长时间,不过仍不算是一流部队。你弟弟弗洛谢沃德会去哪里?尼古拉堂兄总是说,家里该有一个去近卫军服役的。”
索洛维约夫自己作为步兵上将,还真有点这个权限。
作为推荐人,他可以推荐自己家的亲戚,韦尼亚明有个哥哥米哈伊尔,他是服役到期以后就回家了,于是其他兄弟还可以从军,居然还不占名额。
“这一点,叔叔你倒是不需要做什么。”
“不需要我做什么?”
“是的,父亲已经在莫斯科托人把弟弟塞到了谢苗诺夫斯基团去,只不过不象是叔叔您这样,到了近卫团就能当营长。”
“我那是因为有皇上的关照,要是先帝看到今天这样子,他会作何感想。”
索洛维约夫对于自己侄子是幸福联盟的外围成员一事并不了解,他又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十二月党人都是干什么的,这种人有好几百号呢。
来了,年轻人就是喜欢鉴证。
索洛维约夫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这么干,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忙碌,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闲人,才会聚到一个地方喝酒的时候,发表自己对于政治制度的见解。
拜托,这又不是德国的啤酒馆,海德公园的演讲角,罗马的公民大会,说那么多,对于事实并没有什么改变,反而可能还会引起军警的高度警剔。
对于他们这些军人来说,那就是说,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被绑在熊后背上人的同事。
以及,有时候可能不敢惹他们的变色龙。
“韦尼亚,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这是在叔叔的家里,甚至我这里大概都没有几个秘密警察,他们会觉得我平时很无聊,写字的时候都要多于说话的时候,举办沙龙的时候,也总是别人在说话,听不到我的观点。”
索洛维约夫虽然也会提到些事情,但是对于政治,他大部分时间是避免去谈的。
反而是要通过别的什么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意见。
能动笔去写个计划的时候,他也是反感动嘴的。
这一点,他倒是知道,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郑玄,他就讨厌这种乱侃大山的行为,而是更愿意专注于做学问。
自己的倾向,就是多去做事,少去口嗨。
“您应该站出来表态,米哈伊尔叔叔。”
“我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完成南方的建设,改善这里农奴的待遇,总会想到解决问题办法的。”
索洛维约夫也很乐观,他相信能够把事情给做好,而不是通过仓促而成的革命手段。
甚至,十二月党人就是再过十年,他们做的事情,多少也有些可笑,勇气和精神可嘉,但是作为革命者,显然他们做事差了很远。
虽然索洛维约夫被这些年轻军官认为,年龄和他们差距不大,比起来那些年长的将军更容易接触的,但索洛维约夫的态度,类似于拉耶夫斯基。
虽然索洛维约夫被公认为军人当中思想先进开明,甚至还有些理论基础的。
但他确实哪一派也不想添加,那样只会给他带来精神内耗。
“韦尼亚,你要是想做些事情,可以向我来请教,你母亲家里的农奴不多,只有6个人。可是我们这一大家子,作为地主和乡绅的,当然还有我这样的,每个人家里上百甚至上千的农奴都不止。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听到他们又说什么,看到他们做什么,这样才有些头绪。然后再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技能,又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同志,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当然了,不要用‘他们虽然人多,但是毫无用处’这种希腊戏剧里的戏谑之词。插科打诨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毫无用处。”
索洛维约夫说的也很明确,就差亲自下场知道了。
他现在大概也能够猜到,自己这个侄子的思想属于哪一派的了,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或者没有实际的动作,以及本人的声明,他也只能够做到这一点。
博罗季诺战场上的老战友们,还愿意做些事情的,往往都投身于贵族组织的改良活动当中,很多人都是自发的。
索洛维约夫也是这种态度,因为他没有任何把握,加之他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政治层面上的暧昧态度,导致他不会表态。
韦尼亚明有些失望,不过叔叔给他的建议,因为是比较年轻的长辈,他们之间也不过相差十七岁,算是隔阂没那么深的年龄段了。
带着叔叔的建议,他很快也回到了切尔尼戈夫团的驻地。
“怎么样,韦尼亚。谢尔盖耶维奇都说了什么?”
“叔叔还是那样的表态,以他的身份大概就会说这个。还好我是他的侄子,换成别人可能也就沃尔康斯基亲王到他那里去,能够得到个还算明确的答复。”
当韦尼亚明说了这些以后,作为南方十二月党人领导者的谢尔盖·穆拉维约夫-阿斯托波尔也更关注,索洛维约夫都说了什么。
毕竟他们能够直达大人物的路径,反而是韦尼亚明,谁让他的堂叔是俄国当下的第一名将,而且向来以开明的态度着称。
同时,他还是步兵上将当中更年轻的那个,曾经代理过俄军总司令,拥有击败拿破仑的殊荣。
“他这个态度,大概和他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有关系。”
甚至,还在外面颇为得意。
不过因为在克拉斯内战役的应用表现,他获得过勋章,也是个勇敢的军人,一直在军队当中追随着这支军队到达了别列津纳河,之后又前往欧洲远征。
“不光是这个,谢廖沙,你要知道他和皇室的关系太密切了。要是我们在彼得堡的那些朋友提到君主立宪,没准他会赞成。他毕竟还兼任过尼古拉大公和米哈伊尔大公的老师,而且他老婆,也就是韦尼亚明的婶子,最近又回到宫庭里,帮助大公夫人照顾刚刚诞生的亚历山大大公。”
其实,这些年轻人要是建言的话,没准沙皇还能摆个姿态听一听,问题是他们搞的是秘密结社。
穆拉维约夫同时还是共济会成员,亚历山大本人曾经光顾过一些共济会的会场,他的态度反而助长了这些年轻人。
没办法,事情就这样。
“韦尼亚,如果只是做事的话,我想伯爵肯定能做的很好,只是可惜,他不是工兵上将或者军队总工程师,要不然可以专注于发明。”
在提到这点以后,穆拉维约夫还开起了玩笑:“是哪个愚蠢的官僚,把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安排去做了步兵。”
韦尼亚明就有些绷不住了,他知道家里的事情,谢尔盖叔公的安排不假,那还是托了大人物的关系。
叔公早年在前线就认识库图佐夫,不过安排叔叔也不会走这条路子,他是走了梁赞省督和莫斯科总督一系的门路,给叔叔安排去了苏兹达尔团。
因此,他不能说这个。
“总是有人会这么安排,不过米沙叔叔在克里米亚的改革,确实也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在南方各省开垦农田,还建设工厂,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去工作。除此以外,就是对那些不合格的官员进行免职,勒令他们退休或者到辛菲罗波尔和各省的省督那里学习。”
“那些人会被他折磨的够呛,还敢怒不敢言,毕竟伯爵背后就是皇上。”
但穆拉维约夫也知道,索洛维约夫这么干,和斯佩兰斯基的情况不一样。
斯佩兰斯基当初在中枢,在朝廷中是一人之下,因此会被保守派攻讦,最后还是靠着政敌阿拉克切耶夫伯爵钦佩他的人格,最后保举他复出,前往西伯利亚担任总督。
索洛维约夫跑去了克里米亚,那些保守派虽然能够听说他做了什么,但是这些人的利益都不在新俄罗斯,最多就是有一些贵族是小俄罗斯的。
他们的地里要是有矿,还能跟着索洛维约夫的工矿招标一起吃好处,因此反对的声浪也不大。
索洛维约夫就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敢一口气免职了大批官员,把这些人转入预备,或者直接给赶回他们自家的庄园。
而且他收拾掉的那些官员,当地从贵族到农奴都是拍手称快,先是称颂皇上圣明,派了这么一位将军来担任高于几位省督职务的总督。
然后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背后再发表个议论,怎么不把沙皇也赶走。
那种地狱笑话,其实在穆拉维约夫这里也有。
到了他三个儿子,反而都在支持保罗,而且还让韦尼亚明到索洛维约夫这个保罗的粉头那里去打听消息。
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密谋集团里当年的文官和外交官,除了首恶,大部分都没有被牵连。
亚历山大当年也担心,会不会查出来点什么更劲爆的。
对于索洛维约夫来说,他要是事后发现这些线索可能都要哭笑不得。
他年轻的时候,是跟着改革的老皇上,要对付这些密谋集团。
他自己甚至觉得,当时保罗没有把他调走,可能都难以阻挡这种密谋。
牵扯到的人很多,而且保罗的脾气,连续几次有人告密,也没见他最后有所决断,最后只是给了反贼帕伦一个口头警告。
现在他人到中年,要面对的十二月党人,虽然他们的要求是改变俄国的社会,目的是好的,但是很多人都是上一代反贼的儿子。
算是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弄了半天,到了现在,他要对付的还是这么一批人。
此处有请贾队长的名言,皇军没来的时候你欺负我,皇军来了你t还欺负我,这皇军不是白来了么?
等到了他年纪大了,如果能够活的够久,大概还要对付这些十二月党人和革命者的亲戚们。
这也就有些可笑了,他从青年时期一直到老年,大概对付的都是同一波人,但是这些人的政治观点截然不同。
至于“幸福联盟”,他们在听了索洛维约夫的意见以后,大概也只会把这些建议都用在自家。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当中官职最高的是谢尔盖·沃尔康斯基亲王,得益于他的总参谋长姐夫,以及他本人在战争中的英勇,他的官职升的很快,沙皇本人一直想提升他成为将军。
亚历山大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要从年轻人当中再挂彩票,最好能够有一个索洛维约夫这样的将军出现。
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英勇有馀,但少有深谋远虑如同索洛维约夫这样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