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只有米赫丽玛和几个仆人陪伴返回了克里米亚,他还特意给勤务兵瓦洛佳假期回家探亲,如果没有召唤的话,就到梁赞的索洛维约夫家老宅去,去给彼佳帮忙。
因为老婆孩子都被太后打包带到宫庭里去了,索洛维约夫现在身边也就剩下了米赫丽玛和她生的女儿。
这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明明沙皇本人都已经不怎么和情妇一起出现了。
却让下面的大臣,和自己的女管家一起出去,倒是把人家老婆给留在了宫廷里。
当然了,这也是索洛维约夫受到恩宠的表现。
他毕竟还是名门多尔戈鲁科夫家最为军功卓着将门的女婿,娶了这老婆是很顶用的。
也就是当年缙绅会议召开的时候,这些留里克父系血统的波雅尔们都不愿意承担什么责任,让罗曼诺夫家族捡漏。
可以说,多尔戈鲁科夫和沃尔康斯基,大概是俄罗斯帝国这个自称第三罗马的国家当中的克劳狄乌斯。
要是换成罗马帝国那种天下大乱的态势,弄不好索洛维约夫这样掌握兵权的,自己在外面挑起一场战争来,回头就能当恺撒了。
只不过,索洛维约夫能当上节制几个省督的总督,就是因为他没啥野心,政治目标也远超常人。
有的人把征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政治口号提的响亮当成格局很大,但是有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战略规划,长远的眼光也是很重要的。
索洛维约夫回到辛菲罗波尔以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干着以往的那些工作,他自来就精力充沛,而且还喜欢乘车或者骑马在半岛上来回巡视。
有个将军在这里,确实也更方便一些,甚至他注意到了这个半岛西部的地貌特征,并且要求黑海舰队进一步对这些地方进行测量。
可能会登陆的地方,他是一定要关照到的。
“大人,只是这些地方”
“照我说的做好了,先生们。”
“大人,土耳其人已经退出了黑海北岸,只剩下了阿纳帕,这样的防备未免过于谨慎了。”
“并不是防备土耳其人,如果有一天,俄国要同时和几个强国开战,这里就很重要了。甚至在海岸炮台的背后,还可以修建工事,也要考虑到这下面的地形,土质还是适合修建炮台的。”
甚至要是搞好了,还能够建设30号和35号炮台这样的大家伙,把战列舰的12英寸舰炮拉过来。
但是那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了,和现在没有什么关系。
索洛维约夫考虑的多,也是俄国即使将来由他来掌舵,一时间动摇了英国霸权,后来人未必有这样审时度势,可能会一口气得罪了很多国家。
那个时候,大概就是在整个旧大陆的一个反俄同盟出现,这个可不一般,这战线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甚至还要登上北美大陆。
在成为第一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
索洛维约夫心里很清楚,因此他才亲自来到塞瓦斯托波尔。
只是走到赫尔松涅斯角的时候,在这里的挖掘,总是会带来一些意外收获。
索洛维约夫从他预计的炮台位置,又来到了海角,在这里就挖出来了不少石碑,建筑的残片,还有多立克柱子。
看起来,是希腊人的玩意儿。
“大人,这些都是啥啊?”
索洛维约夫的拉丁文水平很弱鸡,希腊文也是,但是从这些碑文上,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些东西的。
于是,他要写信给各位帝国大学的教授,把上面的文本做成拓片,也就能够搞清楚是什么了。
索洛维约夫本来是要借助赫尔松涅斯角这个位置修建灯塔和了望哨,观察海上的情况。
然而挖出来的古代文物,还是要中断了原先的建设,索洛维约夫自己也亲自来看看。
毕竟他这里的文官,那些人大概还是不如他懂,地方上甚至省督都是混日子的,其馀人可想而知。
要他们看懂希腊语的铭文,这就有点困难了,索洛维约夫自己还试着读了最上面的内容。
“这是赫尔松涅斯的市民宣誓,都刻在石碑上了。”
要是放在历史上,这是1902年才发现的,而且这样保存完整的石碑,最后也作为研究碑文和古希腊文金石学的重要资料,被妥善保存。
上面提到的,就是古代希腊城邦赫尔松涅斯的市民,在获得公民身份时的宣誓内容。
索洛维约夫也很好奇,他从一些零星的资料中得知,赫尔松涅斯这里的城邦,是来自本都的赫拉克利亚这样一个二代城邦建设起来的三代殖民地城邦。
他们在古希腊世界的母邦,就是一个不起眼,可能还比较弱的城邦麦加拉。
但这也不奇怪,希腊人在古典时代没少在地中海世界开着船溜达。
最远的一个城邦,现在还没有挖出来,位于西班牙,那里甚至都已经越过了希腊人认知的边界赫拉克勒斯之柱,来到了大西洋。
往东就到了印度的西北部和中亚地区,在那里留下了不少踪迹。
甚至索洛维约夫自己读到亚历山大大帝传记的时候,还提到了他远征到中亚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了某些希腊叛徒的后代,对他们给予了惩罚。
而希腊人的军队,向东征战的最后结果,就是到达了孔雀帝国的首都,这是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壮举。
不过因为印度这边混乱的情况,他们的历史不少还要靠着唐长老,以及更早来到这里学习僧众戒律的法显和尚给流传下来的。
倒是以后穆斯林进入了印度北部以后,记述内容开始丰富了起来。
涉及到古代世界,索洛维约夫也是有些好奇的,尤其是这还是在他的管区。
于是在帝国大学的考古学教授们到达之前,他已经开始研究起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这里都是什么人在统治。
索洛维约夫的藏书多,尤其是从修道院和各种图书馆弄来的抄写本,他专门养了两个清客,就是干这个的,他们常年在各地做抄写工作。
索洛维约夫因此已经读到了不少金帐汗国时期罗斯方面的记述,不过根据金帐汗国大汗的自称,他们应该是“术赤兀鲁斯”,成吉思汗和大皇后孛儿帖所生四个儿子各自都是有兀鲁斯的。
忽兰妃的儿子就没有,也就算有个领地,而且西征的时候还中了流矢。
甚至成吉思汗的弟弟们,别勒古台和铁木哥斡赤斤比他的儿子们都耐活。
对于历史学,他还是很有些兴趣的。
在海上归国时,还拿着昭梿赠送给他的书籍开玩笑,说元史实在是赶工的垃圾作品,要是好好考证,用上几年功夫打磨,也不至于这里面写的玩意儿,他和罗斯编年史,以及金帐汗国自家的史书都对不上号。
索洛维约夫现在人在克里米亚,他也就有了鼓捣历史学的兴趣。
克里米亚的历史悠久,也是个主要的粮食贸易中心,过去还有从斯拉夫人各地过来的木材、马匹、矿石和毛皮。
以及重要的人才交易市场,希腊人就从这里把一些斯基泰人抓捕来的奴隶卖到提洛岛人才交易市场去。
克里米亚汗国在灭亡以前,还时不时的到乌克兰草原上去招揽人才,甚至还给奥斯曼帝国招聘到过最后晋升为太后的女性。
你就说这里的人才交易是不是历史悠久吧!
索洛维约夫知道的,在斯基泰人在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
后来是希腊人在黑海沿岸殖民,斯基泰人又不怎么需要沿海这些地方,于是和希腊人做起来了生意,连顿河的出海口那里都有个殖民据点塔尼斯。
说起来,不光是克里米亚的人才交易历史悠久,这罗斯托夫的二道贩子和敖德萨的走私贩子也是。
索洛维约夫自家也是北方的走私贩子出身,对这里面的事情门清,让他来管南方各省的省督,还是恰到好处的。
换成别人来当钦差大臣,可能就有笑话了。
不过索洛维约夫是没兴趣自己来抄《钦差大臣》的,一个是他的脑子这么好用,都没法记起来其中的内容。文抄公他真的当不了,要是自己写的诗,那水平都是忽高忽低的。
这种事情,还是让作者自己来解决吧。
至于克里米亚的历史,随后就是希腊人统治,后面是本都的米特拉达梯控制了这里,被罗马击败以后,他的儿子在这里向大将庞培投降,成为了一个附属国。
以后他跳起来,还被恺撒给揍了一通,并且留下了“我来,我见,我征服”的名言。
再往后就是不起眼的一个罗马附属国,又变成了东罗马帝国的军区,再往后还有热那亚老乡入住,以后是金帐汗国入侵引发黑死病,克里米亚汗国以后,这才轮到了俄罗斯帝国征服这里。
这里面,就是涉及到这些国家。
索洛维约夫也想过,既然已经整出来了家庭作业,那标准教科书应该也是有的,将来教育大臣可有的是工作了。
弄出来家庭作业只是让孩子们对着他的名字画小圈圈,顺带还要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功业把他当偶象。
那些同僚们,可是要被他平白无故的加了工作量。
不过一些谦卑的社会公器,大概还会感谢他提供了这些岗位,在书报检查员以外,还有别人可以有些工作。
然后,就是普希金这小子又来了。
“萨沙,你不好好的在外交部待着,跑到我这里来干啥?”
“可是你的长项是诗歌,要是研究文学,可能还能有些用场。”
“您大概不知道我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毕业成绩都是优秀吧?”
貌似,因为索洛维约夫的考试制度,导致普希金一再的被父母来信刺激,要比过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数理这些科学性质更强的科目,他的水平也就是勉强合格,但是在所有和文本有关系的地方,除了戈尔恰科夫在法律科目上比他强,再就没有对手了。
甚至他到了毕业的时候,还拿出来了第一本诗集,皇村中学的校长都对他颇有好感。
但是这小子,在外交部实在是太欠了,再加之涅谢尔罗迭看戈尔恰科夫不顺眼,普希金被外交部几个下属的高级文官看着不顺眼,他们两个就特别倒楣的遭遇了外放。
戈尔恰科夫去维也纳,好歹还是他的工作能力很强,涅谢尔罗迭还想要利用一下他的才华。
普希金么,那就纯粹是写诗讥讽到了外交部内的文官,被针对以后,把他打发到索洛维约夫这里来。
考虑到普希金的曾外祖父是汉尼拔将军,索洛维约夫也可以说普希金是“李黑”,只不过碎叶此时还在大清治下,因为索洛维约夫的干预,大概也不会让诗仙的出生地跑到外国去。
将来俄国是无福拥有诗歌界的“黑白双煞”了
倒是吉尔吉斯斯坦人,他们过去是黠戛斯,首领自称李陵后人,在唐朝也是上了宗谱的,待遇比李克用直接进了近支宗谱差点,跟巨唐多少还有点关系。
索洛维约夫还要接收普希金,给涅谢尔罗迭写封回信,表示外交部的十等文官亚历山大·普希金已经到达了克里米亚,正在赫尔松涅斯角发挥他的文学和语言特长。
虽然这小子,在俄国因为是大公的同学,甚至某种程度上,他听索洛维约夫的中国文学课,成绩也是很优秀的,还能够自己有些理解,算是索洛维约夫在皇室以外的弟子,还是一点军事技能都没学的,算是一直有人罩着。
可是这小子,总是能够惹是生非,甚至看到了米赫丽玛以后,也走不动道了。
不过他知道这是索洛维约夫的女管家,地位也不一般,只是这样说:
“可敬的女士,你年轻又美丽,如同月桂树一般飘摇,阿波罗见了都会动心。
只可惜,已有心上人,可叹我竟无缘分,此时才与你相见。”
要不是这小子实在是个文豪级别的,索洛维约夫又不喜欢体罚,多少得请他吃皮带,然后到黑海里冷静冷静再爬上来,问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错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