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倒是不必越过丹麦海峡,直接在汉堡下船就好。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波罗的海到北海的路径,还没有基尔运河,因此船只还是要绕过整个日德兰半岛,才能够进入波罗的海。
所以索洛维约夫的选择是,船队直接从阿姆斯特丹返航,随行的军队也一并在船上,至少也要到里加湾来等待使团的活动。
波罗的海的封冻期快要到了,他过去击败瑞典军队,就是利用了环境。
这一次组织船队返航,也是如此,到了里加还能够卸下一部分商品,而此次“朝贡”的收获,就要回到彼得堡展示了。
使团则从阿姆斯特丹出发,一路经过了整个北德意志,甚至途中还经过了英国的汉诺瓦领地,最终来到了普鲁士的首都柏林。
此时在柏林已经有新人双方的亲友,都在柏林齐聚,柏林市民也是张灯结彩,庆祝他们的长公主要出嫁俄国。
这样也能够巩固普鲁士和俄国的关系,对于过去十几年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普鲁士来说,也是有一个靠山。
普军的战斗力实在孱弱,以至于在这次战争当中,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过去腓特烈大王时代的武功,现在看来也只是给普鲁士赢得了一些领地,还有就是两侧都是俄国的亲戚,外交环境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fw国王本人,现在倒是不那么废柴了,不打仗的话,他在内政上的优点,倒是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这一点,倒是比那些喜欢争霸的君主要强一些。
他不是军事这条赛道的,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和俄国联姻,又是妻子之前在彼得堡居住时安排好的。
尼古拉现在不过21岁,但是身高两米,要是“士兵王”还活着,大概会想方设法给他拐走去巨人掷弹兵团。
毕竟尼古拉这是正常发育到这个水准的,夏洛特公主和他一起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就能够明显感受到这对新人的身高差距。
索洛维约夫到达柏林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接待活动,中国皇帝的使团被安排在波茨坦居住,来参加定婚仪式的亲友,不少也都给安排在这里。
到了柏林,昭梿看到这里气候风物,除了建筑已经和中国有些接近了。
尤其是他们住的园子里面,居然还有仿照中国样式建造的塔,但是这是偶数层的,和国内倒是有些区别。
另外,就是洋人按照索洛维约夫的说法,确实也不是太懂中国文化,倒是需要有人过来给他们传播一下。
既然洋人这边已经通过很多方式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隔壁的日本向荷兰输出的那批,昭梿可要比在国内禁止洋人学习这些的那些官员,在前沿了解的更多。
于是他也在笔记里写下了,洋人这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在普鲁士一地,气候与中土相当,如今又是秋季
总之写了一堆,要不是俄国大公要来这里迎娶该国公主,欧洲各国的使节陆续也抵达这里,大概也不会有这一趟普鲁士之行。
而索洛维约夫本人,在波茨坦也看到了尼古拉和夏洛特。
他们两个这反差的身高,主要责任都在尼古拉,他长得实在是太高了。
索洛维约夫在他面前,显得也特别爱笑。
“殿下,这样倒是不错。”
“头儿,这样说话可就有些生分了。”
“并不是生分,殿下。结婚以后,很快也会有孩子,这虽说只是美好的祝愿,但是也总要人丁兴旺”
“象是伯爵夫人和您去一趟中国,回来又多了一个孩子。”
夏洛特也真相了,索洛维约夫也只能叹气,然后两手一摊。
“就这样,我和卡佳都很喜欢孩子,而且你们大概也知道我的一些事情。”
但尼古拉和夏洛特,是真的不知道索洛维约夫和岳母/母亲也生了个女儿的事情,fw国王想来想去,也没有怀疑,毕竟最小的公主外貌上和路易丝更象,这也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孩子总是会象母亲或者父亲,而且fw国王的头骨型状,和索洛维约夫的就很象,实在是不好说能够发现点什么。
“象是那位法国的夫人,还有瓜斯塔拉女公爵,以及”
公开的事情,尼古拉知道的还很多。
而且尼古拉也知道,作为大公他在婚姻的初期,总是要和妻子更亲昵的,但是情人也必须要有,这是皇室必须要有的一项。
哪怕是保罗牢皇上,他都得有几个话聊的情妇,等到太后生孩子有危险以后,才又更进一步。
“好了,知道就好。倒是应该祝贺你们两个,一直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俄国和普鲁士也不要有战争,长久的和平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还有,就是这个”
索洛维约夫给他们一对戒指,能看出来是那种精心打造的东方风格。
“算是给你们的订婚礼物,这一次我从中国回来,不光是带回来给皇上的回赠,中国皇帝还听说了你们要结婚,特意在回赠里面给你们准备了贺礼。”
“那也要感谢中国的皇帝陛下,他应该也派了使臣到欧洲来,应该和头儿你一样在波茨坦。”
“是啊,在波茨坦。”
索洛维约夫对他们送上祝福,不过也有些小小的意外,那就是在这边的订婚仪式以后,他们就算是正式夫妻,而且
按照正常的俄国流程,其实应该回去以后再解决这个问题的,毕竟他们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来互相适应彼此。
不过对于这对新人,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很熟悉了,如果不能成为情侣,也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现在也要走入婚姻的殿堂,多幸福的一对啊。
但是在他们相伴的日子当中,索洛维约夫也不好说,会有多少艰难险阻等着他们。
虽说俄国目前的实力很是强大,但是这个国家的前途,尚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这也是亚历山大在战争结束以后的态度决定的,他并没有锐意促进改革,索洛维约夫出使期间,阿拉克切耶夫的军事定居点政策,已经开始在俄国很多地方落实。
这个国家,正在向着警察国家的方向发展,和亚历山大继位之初的自我宣称,有了很大的区别。
而传位诏书的事情,由于康斯坦丁的没有合法的男性子嗣,这个皇位肯定是要按顺序传到尼古拉手中的。
将来他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索洛维约夫对于这一切,还是非常担忧。
到时候大概还要自己帮他来破局,现在他也是欧陆有名的军事统帅,同时对于政治方面,也能够有巨大的影响。
这一点,俄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军事统帅能够做到,击败拿破仑的威望,不光是沙皇本人用人有方,还有最终击败他的将士们。
亚历山大时期的宣传,倒也要看看情况。
但尼古拉是索洛维约夫带大的,师生之间感情很好,甚至尼古拉最早在军队里,曾经在索洛维约夫的参谋部里工作,战争结束以后又到帕斯科维奇将军的部队中去历练,总算是在军事上打好了基础。
可是接下来的路,还是需要他自己走的。
索洛维约夫也离开了花园,返回到住所。
现在他也想静一静,波茨坦这地方很适合休养。
在回到俄国以前,应该也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他担心的,都已经安排好了。
但世事难料,总是不会让他如愿的。
比如说,他刚坐下来,想要在躺椅里面安静一会儿,就有人在敲门。
“米赫丽玛,去看看是谁。”
“是,主人。”
“伯爵现在休息了么?”
“大人,主人正在”
“算了,让他进来吧。”
加之他姐夫和索洛维约夫,一度是亚历山大身边的正副两位参谋长,两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索洛维约夫知道他来了,也没有回绝见他的理由。
但是也隐约知道,那一批年轻人的结社活动。
如果不加阻拦的话,大概也会形成那个干不成大事的十二月党人团体。
但是要强制干预他们,索洛维约夫也很为难,这里面哪个不是皇亲国戚和重臣大将家中的亲友,还都很年轻。
去了一趟法国以后,回来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索洛维约夫赞同改良,而且在自家的庄园里已经着手改革,又是改革这一派过去领袖斯佩兰斯基的大舅子(虽说他娶的不过是义妹),因此在这些年轻人看来,也是值得争取的。
尤其是,他和皇上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又是军人中少数表达开明立场的人物之一。
但这种时候,索洛维约夫也只想离这类是非之地远一些。
他并不想参与一次必定会失败的行动,而且这些人的诉求是全无统一目的。
这样看起来,也是只凭热血,简直不要让人觉得太唐了。
“谢廖沙,过来坐一坐吧,自从我出使中国以后,似乎有了很多变化。”
“是的,我这一次到这里来,也是想要见见您。”
“见我?这一次是尼古拉殿下订婚的日子,更应该祝贺殿下的新婚,而不是来这里找我。”
“可是这关系到俄国的未来。”
谢尔盖亲王说话太直接,让索洛维约夫这圈子都没法兜了。
“关系到俄国的未来?”
索洛维约夫坐回到躺椅里,他是真的要装糊涂。
不过他年龄不够,没法象是苏沃洛夫那样抽象,或者库图佐夫那样装糊涂。
谁都知道,他精明的很。
这是他从少年时期就有的特点,想装傻是不可能的。
“是的,关系到俄国的未来。”
谢尔盖说的很坚决,索洛维约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俄国的未来?我们已经击败了拿破仑,如今要做的,就是让1812年法国入侵带来的伤口缓慢愈合,建设我们的国家,还要发展获得的殖民地,要做的事情很多。不知道,你要说的又是哪一种?”
索洛维约夫只能兜圈子,谢尔盖听到以后,整个人也是懵的。
因为他的这些朋友们,各自的诉求确实也不一样。
索洛维约夫要米赫丽玛给他端上来些葡萄酒,还有切好的酱肉,又做了沙律。
“你这个点到我这里来,应该也很辛苦,还没有吃饭吧?”
谢尔盖坐下来以后,倒也在听索洛维约夫说的。
“既然关系到俄国的命运,我们这些年来的财政困难,都是因为大规模战争带来的,虽然都是捍卫我们的盟友,以及保家卫国的战争,可是好处并不是被我们获得。皇上在彼得堡的时候,应该也很清楚这样的局面。很多好处,都被英国人给拿去了。我这一趟去中国,回来的路上,看到的也是英国人统治了海洋,在吸取这个世界的财富。”
“英国人在吸取世界的财富?”
“还有保罗皇上遇刺身亡,最直接的责任人,和谋划这件事情的,虽然皇上嘴里不说,但是老皇上去世的密谋,可是和英国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又攫取这个世界的财富,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民都贫穷。从富有的荷兰人手中夺取了黄金贸易的中心,又控制了这个世界的金融。拿破仑在圣让山打了胜仗,他们的股票下跌,很多人都破产。而巴黎的银行家,因为法国的战败,即使皇上看在叶卡捷琳娜殿下的兄妹情分上,并没有要那么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您要说的是什么?”
“谢廖沙,你要做的事情,固然是伟大的事业,要改变俄国的命运。但做这件事的时候,总是要脚踏实地,好好看清楚现在的局面,我们应该要做什么,这是需要思考的。”
不过谢尔盖亲王的勇气多于他的智慧,这方面大概不会想到那么多。
其实,沙皇本人也已经发现了他的事情,甚至和他提到过,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热爱自由,同情人民的。
虽然出发点和索洛维约夫不同,但是他们也是希望谢尔盖要深思熟虑,不要去鲁莽做事,也许过几年就会好一些的。
但是,这只是他们想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