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993章 016 索洛维约夫到达广州,制台见洋

第993章 016 索洛维约夫到达广州,制台见洋(1 / 1)

索洛维约夫也没有等待太多时间,在拉扎列夫还没有返回的时候,他这边已经通过荷兰总督,向清朝的两广总督衙门,广东巡抚衙门,以及粤海关都发出了文书。

两广总督蒋攸铦,虽说是汉军八旗,就算是抬旗以前也是辽东人士,看起来应该不是什么太有梗的人。

可是他祖籍是浙江奉化,听起来就有点娘希匹。

而且他的曾祖父蒋毓英,曾任中国台湾府知府,康熙三十年,中国台湾建蒋公祠。

没空一格,得看清楚了。

至于他祖父还有个胞妹,嫁的人可能自带弹幕,就是田文镜。

金陵副将大概都要先来句“屮”,摘下来顶戴花翎那种。

索洛维约夫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不过这位蒋制台,他之前接待了英夷,这次又来了罗刹国的正使。

阵仗不小,而且在书面上,写的也很清楚了,都不需要翻译。

那些法语和俄语的文书,看不懂也不打紧。

对方是用非常标准的汉字来书写的,看懂是没有问题,而且字体也很漂亮,虽然不合馆阁体的规制,但是也能够入眼。

问题是,这人写字还带了这么多标点符号,“俄罗斯君主国特命全权大使,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左侍郎,授一等威烈巴图鲁,步军统领,一等将军,米哈伊尔·索洛维约夫伯爵拜上,两广总督制台阁下钧鉴”这一串也不是看不懂,但是也有点迷惑,总归是能让人明白还信息量巨大的文本。

索洛维约夫害怕清朝人看不懂,这一篇写的是很长的,内容也有些罗嗦。

不过罗刹国正使,那是直接能够写出来让清朝官员看懂的信,只是这个风格介于元朝那大白话圣旨和明清小说之间,只不过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经典的引用,倒是能够证明这人读过圣贤书。

要不是最后的盖章,明显是个洋人的画押,以及签名处的俄语和法语样式,能够让人从笔迹鉴定的时候看出来,都是一个人写的,根本就象是个刚读过些书的老童生都算不上的测字先生的手笔。

但是,都看懂了,这才是重点。

甚至蒋攸铦也不用担心太多,索洛维约夫写的很明确,这一次的“俄罗斯国贡使”来到广州,也是为了之后进京面圣做准备,事情已经是俄国外交部,字面上写的还是“俄罗斯君主国鸿胪寺卿”和大清理藩院已经在恰克图协商定论,此次就要遣使朝贡。

除了俄国的,还有和俄国有姻亲关系的几个国家,都是娶了当今俄罗斯君主胞妹和侄女,结秦晋之好的大小国家,以及沿途访问的国家,对“天朝上国”心怀向往的大小国家,是来遣使朝贺。

人员太多,蒋制台看了也头疼,不过他是读书人,进士出身。奉化虽然是祖籍地,但是他先祖大概是和毛文龙大帅一样明末到了辽东的,要么就是流散在这边的浙兵浙民的后裔。

可是对方这么礼貌,他确实也不好回绝,而且还有嘉庆皇帝的上谕,表示“英夷无礼,而罗刹恭顺”,也要两广总督衙门好生招待。

尤其是还带着女眷孩童前来,这在大清的外交历史上也是头一回。

其实清朝和俄国交往,以前康熙和彼得两个都是皇上那会儿,康熙虽然也带着点天朝上国的傲慢,但总归认可彼得大帝的“可汗”身份,甚至也认可对方是平等的国家。

各自的官员派去出使的时候,清朝和沙俄的使臣,都按照对方的最高礼节来觐见皇帝,然后你跪你的,我跪我的,一直维持到雍正和土包子女皇安娜时期。

甚至雍正这边,还多了些节目,毕竟俄国在彼得大帝以后换沙皇的频率太迅速了,两波使臣在路上还打了照面。

反正俄国那边,当时旧制度还没有全部清除,并不是后来那种上流社会法国化的姿态。

蒋制台甚至还知道了,索洛维约夫在清朝大概能够映射个什么级别,可能还算是九门提督那类的。

罗刹国的国王,这几次遣使不成,最后终于是来了个大的,人员众多不说,索洛维约夫也解释了,这一次不仅仅是要来朝贡,而且互通有无,尤其是开口通商,和各国创建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

他本人也是“蒙我国大君陛下差遣”,避免了“皇帝”字眼,甚至出门以前还征得了亚历山大本人的同意。

这还是因为乾隆那个小心眼爱面子的,面对嘉庆这种一板一眼的规矩皇帝,都是要有些说法的。

索洛维约夫的计划,甚至在提到平等互利关系的时候,都是要在见到嘉庆,混熟了以后再提出来,各国君主究竟是个什么讲法。

当然了,这也是要有策略的去谈,不能象是英国人这样。

其实英国人也是大概知道,俄国和清朝互相派遣使者的时候,都是怎么一个流程。

但是英国佬干的那个事情,和大人这么好说话的,当年都有点绷不住了。

那个通商的做法,简直还要割地,皇上看了都不会接受的。

顺道就是乾隆那会儿都八十多了,还盯着英国人的动静,他还要加强海防,对于英夷是要高度戒备的。

而俄国这边,在乾隆年间,一开始女皇还摸不准大清打的是什么牌,后来西伯利亚的总督和派来的外交大臣也搞明白了。

就是不按照清朝方面的要求,把凶犯交出来,地位高的都给关死,地位低的都用棍棒打死,这事儿就算是解决了。

虽然乾隆还是小心眼,很生气,但是这事儿上,还真的找不出来俄国人的毛病,也就是把派去的清朝官员训斥了一番。

不是按照你的办法来,但是人我们都嫩死了。

这一次蒋攸铦也是制台要见洋人,倒是不能怠慢。

可是英夷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差,这些年兵舰也没少在清朝的沿海活动,甚至一度曾经占领过澳门,只不过很快又撤离。

事情闹的很麻烦,在马嘎尔尼出使一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五十年中,英国人的手可是很不老实的。

反倒是法俄两个大陆国家,实际上和清朝有一定的交往。

拿破仑三世是个例外,耶稣会那些法国传教士的努力,最后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而俄国这边,自不必说。

索洛维约夫本人亲自在“恩典”号旗舰上,他派遣使者往广州去,也是要说明情况,这些兵舰也负责保卫“贡船”,要北上到天津,然后又要进京面圣的时候,只有旗舰“恩典”号以下三艘战列舰,两艘护卫舰随行,此外还有法国、瑞典和荷兰的使者的军舰。

他都代为通报了,相信清朝官方也能够理解,这一次可以算是欧洲历史上集体出访的第一例,而且各国携带的“贡物”很多,这里面还有珍禽异兽的清单。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更何况是过来送礼还谈生意的。

至于这样浩浩荡荡到达伶仃洋的船只,也很快就遇到了清朝广东水师的小船,在英国人的标准来看是“戎克”船。

他们过来也是例行公事,索洛维约夫的兵舰看起来也过于巨大了,这也是俄罗斯帝国海军过去的旗舰和功勋战舰。

登船的广东水师游击,也是过来见礼。

索洛维约夫这边见了他,倒也是按照礼节接待。

这位麦游击,说话是广东口音的官话,听着也总是让人想要发笑。

毕竟就系那一种了

“若按照大清朝廷的规矩,我虽是外国使者,不过也是一等将军,你见了我,是不是也该叫军门啊?”

“末将是可以如此称呼,但系啊,您那个姓氏系在是太长了,比广州将军的姓都要长”

“话是这么个道理,我这姓氏的首字是索,按照规矩,你称我索军门就好了。”

和之前那个英夷的使者,还需要精通官话的副使来翻译不同,这一位罗刹正使一样是气度不凡,而且还面容俊秀,说话倒也和善,尤其是精通官话,连提督和总兵的称呼都知道。

这位麦游击也不敢怠慢,虽然还是照章办事,但是也躬敬了许多。

“索军门意欲何往?”

“我先到澳门下船,还要等着制台大人的召见。制台大人算是正二品的文官,我这个将军虽然是一等将军,但是在我国是二等武官,在贵国倒是相当于从一品的武将。不过要外放到地方上去当总督,我也算是个正二品武官。若论年资,我今年也不过三十五岁,制台大人还是年长,自然也要有个规矩。”

啊,还是比那个英夷强多了,这位爵爷办事也爽利,见面就送了望远镜和指南针。

“你也是管带船只的游击,有望远镜和指南针,行船的时候总是有用,又不是阿堵物的作为,这个有用啊。”

“多谢索军门。”

这洋人,说话就象是北面来的大官,而且态度也特别谦和。

索洛维约夫这边,很快也要军舰都在澳门停泊,他本人换乘了“水星记念”号到广州去,也是要面见两广总督。

蒋攸铦这边,倒也准备了仪仗迎接。

那位麦游击回去以后,也禀报了罗刹国船队的情况。

毕竟是炮门紧闭,而且以商船在前,兵舰在后,只有一大一小两艘兵舰率先到达澳门,把女眷家属都暂时安置在那里。

既然洋人懂规矩,蒋攸铦也好办,他这边到了广州,要率领大小官员迎接。

两边都是要走一个基本的流程,前面的英夷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跑去面圣了,不象是这位罗刹正使,还要亲自到广州来。

只不过因为卡佳也需要休息,他把妻子都留在了澳门,暂时没有带到广州来。

这样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比如说女眷直接带过来,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太不拿大清国的官员当外人了。

“水星纪念”号本身就是一艘小一些的护卫舰,进入了广州港以后,也总是会引起周围人群的围观。

就是这个兵舰,也不小了,更何况麦游击禀报的罗刹国旗舰还是“楼船巨舰”。

至于吹吹打打的,索洛维约夫也是很久没有听到正常唢呐的声音了。

就这个锣鼓喧天的场面,也有二十年没有见过了。

至于那些头上顶戴花翎,身穿官服的清朝大小官员,虽然远处肯定看不清楚顶子,不过从补服来看,官员的级别可不低啊。

他路上到巴达维亚的时候,也知道了英国人的行动如何,这也只能说是英国佬一向不懂规矩。

至于船只靠岸以后,索洛维约夫这边也从舷梯上下来,率先作揖道:“来者可是制台蒋大人?”

他是看着顶子补服和官员的站位顺序来的,蒋攸铦也有些受用。

虽说是洋人,说他是蛮夷,可是他还读过圣贤书,多少还会一些官话。

这样的官员,就是在大清的武官当中,怕是也不多见。

“正是,来者可是罗刹国使臣。”

“正是。”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这气氛也算是友好,索洛维约夫这一次是在故国,但是也有些陌生。

倒是清朝官员们,对他礼数备至感到好奇,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洋人官员。

算是一次大清制台和俄国使节的历史性会面了。

索洛维约夫也要到广东的巡抚衙门去,在这里还要安排住下,自然也是招待备至。

没带家眷前来,对方也是能够搞清楚情况的。

索洛维约夫到这里也是考虑周到,他也给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还有广州将军和水师提督,各自都准备了礼物。

这么上道的洋人,双方的见面也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将军此次远来,不过是在码头迎接,是本官有失远迎。”

“制台公务缠身,还能拨冗来见,也是我三生有幸。”

但是吧,和蒋攸铦这位两广总督谈话,总是不要讲的那么地道,也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看茶见客,倒也并不意外,就是这洋人也喝得惯中国的茶叶,而不是按照他们那套来,也算是个新奇事物。

接下来,就该谈正事了。(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一亩灵田种长生 开局十二符咒,我在一人甲子荡魔 理科状元考科举?强到朕傻眼 排球少年:晴空启程 增广贤文,俗语不俗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灵曜破穹 HP:离我妹妹远一点 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 权游:血龙狂舞,但我是戴蒙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