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四百零七章 苏长青的百万移民计划,豫南填奉北,奉北大开发

第四百零七章 苏长青的百万移民计划,豫南填奉北,奉北大开发(1 / 1)

除了以工代赈等方式,赈济豫南灾民之外。

苏长青此番调动如此之多的物资,对豫南省进行赈灾。

在灾情逐步稳定之后,其后续计划也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

豫南作为四战之地。

老百姓饱经战乱、天灾的摧残,而此地人口数量又是极多。

旱灾影响下,豫南颗粒无收。

这对于普通老百姓们而言,心理阴影可想而知。

而与豫南相比!

黑土地土地肥沃、面积广阔。

人烟稀少!

刚好与豫南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眼下,北满地区正在大发展。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对人都是极度渴求的。

故而,苏长青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老高!”

“你看,长青从豫南发来的电报。”

“看来,我们的大迁徙计划可以正式展开了。”

“将豫南受灾的老百姓转移至北满,再来一次闯关东。”

“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政委将苏长青发来的电报,递给了负责工业发展的老高。

这段时间,老高一直在政委的耳边念叨着缺人缺人。

如今!

豫南那边,最不缺的就是人。

“我看行!”

“此事又救了豫南省的老百姓,又能推动北满的发展。”

“何乐而不为呢?”

“政委!”

“我举双手赞成,豫南赈灾,我党出了大力气。”

“我想人民群众,是愿意相信我们的。”

“只要我们能组织起来,就能把他们带到北满来。”

“再来一次闯关东!”

所谓的闯关东,是指从同治年到这个时期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奉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事件。

1668年,为维护奉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子弟生计,前朝朝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奉北实行封禁。

故1669年以后,再移民山海关以东者,便被称为“闯关东”。

19世纪中后期,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统辖、开发以及筹措资金解决财政困难,前朝政府的封禁政策有所松动。

因鸦片战争后前朝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老熊国不断侵蚀黑省边境,1860年,前朝政府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1907年,奉北裁将军设行省,随后实施的东北新政也大力鼓励移民垦荒,于是“闯关东”从潜流演变为此起彼伏的移民大潮。

据统计,1851-1911年,黑省人口由20多万迅速增至180万,且发展趋势仍有增无减。

催动闯关东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关内因素:齐鲁、冀北、豫南等省人口压力巨大,地少人多,天灾人祸频发。

如1855年黄河改道、1877年丁戊奇荒等,导致百姓为求生计冒险闯关东。

关外因素:奉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随着侵略者对奉北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关内百姓提供了谋生的机会。

豫南爆发如此之大的旱灾,老百姓在经历了这么一次大灾之后。

往往也会有出去闯荡一番的想法,这时候只要宣传得当。

形成第二次的闯关东风潮,也不是不可能。

……

晋豫铁路施工场地。

一位年过半百、胡子拉碴的精干男子,蹲在工地上大口大口吞咽着杂粮饼子。

对于刚经历过了大饥荒的老百姓而言,眼下这掺杂了各种粗粮的杂粮饼子简直是人间美味。

就连一些掉落在破旧衣服上的杂粮饼渣,这个精干的男子也没有放过。

饿怕了!

才知道粮食,有多珍贵。

这段时间,对于豫南省的老百姓们而言。

简直是如坠地狱!

如果不是如同救星一样的赈灾队到来,怕是他和他的家人。

都要饿死在这百年一遇的大饥荒中了。

如今!

他和他的家人,都能在这场大饥荒中活下来。

这让精干的男人,内心充满了感激。

“老张,听说没?”

“隔壁的指导员说了,目前北满地区缺人。”

“缺大量大量的人,他们说是劳动力。”

“对,劳动力!”

“哪里没有旱灾,更不缺粮食,遍地都是宝啊!”

“我们吃的这些红薯、土豆和玉米,都是产自北满一带的。”

“你想想,这么多张嘴啊!”

“那地界上,竟然能长出养活我们这么多人的粮食。”

“那地方!”

“可不就是传说中鱼米之乡了嘛?”

“如果我们能过去的话,在那里生活下去。”

“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吃树皮、吃树根,吃观音土了。”

蹲在老张头身边的另外一个汉子,目光中充满着向往。

“你……你……你说的是……”

“是真……真的?”

“北满……北满在哪里……”

老张头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露出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还能骗你不成,这是隔壁的指导员说的……”

“指导员们从北满将粮食运过来,救我们的命!”

“这些活菩萨说的话,你还能不信么?”

“他们真有必要骗我们不成?”

“再说这些粮食,可都是实打实的,一车一车运过来。”

“你也亲眼看到了,这可都是北满生产的。”

“你说那地方,能差到哪里去?”

“再说了,就算是再怎么差,还能比眼下的豫南差?”

“这旱灾,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呢!”

“难不成,咱们要把自己的命,寄托在这不开眼的贼老天身上?”

“我们求了满天神佛,求了多少菩萨、多少神仙,他们管过我们吗?”

“他们下过一滴雨吗?”

“要是没有红党,没有苏将军的话。”

“我们!”

“都得饿死,以后,还能比饿死更差吗?”

蹲在老张头身边的那个男子,在生死之间游走了一回之后。

似乎看清了很多东西。

谁真心对他们好,老百姓的眼中都是看得到的。

在濒死之际,得到一块续命的饼子。

大部分都会对给自己那块饼子的人,感恩戴德。

“闯关东,你也听说过,我们村子里就有一些叔伯去过。”

“如今,我看也轮到我们了。”

“那地方,不是很冷很冷吗?”

“地冻得邦硬的,听说以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老张头问了一嘴。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老张头!”

“咱们是兄弟,都是从鬼门关中被苏将军捡回一条命的人。”

“这世道!”

“出现这么一个活菩萨,愿意为我们这些烂命奔走的人。”

“我们不跟着他走,跟着谁走呢?”

“你说是不是?”

“话就说到这里了,我家里的老母亲年岁大了,我是跟不过去了。”

“我和我媳妇儿留下,我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女儿他们还年轻。”

“我不想他们!”

“在经历一次没吃食的日子,与其活活饿死。”

“不如!”

“闯出一条生路!”

“人的命!”

“有时候,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我信苏将军!”

“信红党!”

“他们是我们的救星!”

待到老友离开之后,老张头的眼神由迷茫、逐渐变得清澈。

是啊!

人的命,是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如果苏将军都不能信的话,还能信谁呢?

就算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自己的孩子们想一想吧。

他们还年轻!

想到这里,老张头的心底也有了决定。

这一夜!

老张头将工分兑换来的粮食,全部带回了家。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些粮食,连同他媳妇儿的粮食。

都分给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爹这辈子,给不了你们什么了。”

“这些粮食,你们都收好了。”

“跟着红党们北上,去奉北。”

“在那里!”

“能找出更多活下去的路。”

“我和你娘年纪大了,爷爷奶奶的腿脚也不好。”

“这么远的路,就算是我们能撑住。”

“你们的爷爷奶奶,怕也很难撑得住。”

“你们还年轻!”

“不应该跟我们这把老骨头一样,把命交给老天爷。”

“爹只希望!”

“在往后的日子里面,你们不会再挨饿。”

“不会再有这一年遇到的事情。”

“走吧,走吧!”

“跟着红党走,跟着苏将军走。”

“活下去!”

这一夜,老张家几个年轻人跪在老张头夫妻、以及年迈的爷爷奶奶面前,磕了不知道多少个响头。

哭声!

在夜空中回荡。

为了活下去,不再受饥荒的折磨。

无数像老张家的一儿两女一样的年轻人,从豫南出发。

在奉北野战军派来的政工工作人员组织下,朝着北满地区转移。

这次大迁徙计划,集中于年轻人。

经历过大旱灾的豫南省年轻人们,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命交给老天爷的审判。

即便前往的是一片未曾踏足的土地。

在分离的悲痛中,他们也心存希望。

“豫南省几千万人,我们迁走几十万、上百万。”

“对于北满地区而言,也是巨大的推动。”

“北满的人口还是太少了,未来拿回了外奉北之后,更需要人口的填充。”

“这往后啊!”

“迁徙计划,还得执行下去。”

“如今这个好机会,我们决不能放过了。”

“宣传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下去。”

“让老百姓们,用自己的脚投票。”

“是,司令!”

……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魅力拉爆:神颜从校园开始 开局继承了千亿集团 股神:暴富从炒股开始 软饭不软,闲婿不闲 涛起微澜 赌石,救赎 快穿背景板,掌握一见钟情技能后 乖乖妹宝重生,京圈太子爷沦陷了 濒死时绑定老祖宗账号 重生后,我娶了未来的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