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182章 拿行刺做文章

第182章 拿行刺做文章(1 / 1)

此役,曹变蛟共击溃漠南蒙古,十余个聚居区。

每战皆身先士卒,也正是有曹变蛟,这等超常战力存在,明军的伤亡才在可控范围。

真要换个战力低点的将领,两千人就算全死完,这趟出使任务恐怕都完不成。

此次,曹变蛟功绩确实不小,但功劳依然尚未达到,足以封公的标准。

正因如此,此次也只是庆功宴,崇祯是对曹变蛟做了赏赐,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都有。

但唯独没有土地,上次封侯赏赐他们土地,那是为了突显皇帝,重视功勋不得已而为之。

土地在崇祯的规划里另有他用,砍了那么多贪官,关了几个藩王抄来的土地。

崇祯一直未曾作详细规划,依然给佃户种着,只不过给佃户降了租。

如今,亟待崇祯解决的事,一是土地的问题,二是天灾的问题。

大明如今的矛盾点是,富人有钱不愿拿出来用,穷人没钱买不起吃的,也用不起商品。

崇祯细细的思虑,具体可行性的办法,要么将天下的穷人都消灭,要么将富人都消灭。

这里非指肉体上的消灭,而是指从朝廷入手,推动商税的收取,逐渐降低农赋的比例。

从富人的钱袋子里掏钱,不比成天盯着佃农兜里,那仅剩的几个子要强得多!

有明一朝,就没有几个重视商税的,宋朝都在前面打样了,明朝依然不收商税。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文官集团的强大了,应该说是文官集团会忽悠。

整个明朝两百余年里,不管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还是后来的弘治中兴。

没有一个重视商税的,偏偏是万历朝,太仓收上来的商税最多,达到了一百六十余万两。

这也是大明第一次商税占比,达到全国赋税的一成,为此还爆发了苏州织工抗税。

织工抗税说到底,还是商人不甘心被剥夺财富,与官员串通好,演得一场拙劣的戏。

这戏就是演给万历看的,后来天启登基后,文臣又恐吓天启帝,说收商税有百姓闹事。

后来商税就越收越少,到了崇祯年间,大明全境所收商税,甚至低至十万两以下。

为何,就万历能收上来商税呢?因为他有个好老师,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只是张居正为人太过高调,出行要坐三十二抬轿子,这不是纯纯僭越嘛。

后世对其评价是,恭于谋国、拙于谋身,为做成事得罪了官员,僭越等又把皇帝得罪了。

像北宋末年,全国赋税足足还有,一亿两千万贯,而农税仅仅只有三千万贯。

现在的崇祯要有这么多钱,他敢把鞑子连同倭寇给平推了,顺带手把红夷人再揍一顿。

崇祯将刺杀的消息严令封锁,就是在等曹变蛟带兵回来,然后,就开始整治国内了。

正好借此之机,找个理由开始征商税,但又不能贸然随意乱征。

得从修改《大明律》开始,只有把商税写进律法,后世之君才不至于,被文臣给忽悠。

明朝的商税收不上来,主要还是官商勾结,只要皇帝动一下收商税的心思。

那马上就会有,大臣跳出来反对,什么‘与民争利’,什么危害社稷稳定等。

自古以来都是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开始起义,从来没听说过商人起义的。

那这不巧了嘛!商人与官员勾结,明朝各皇帝被文官集团忽悠,说收商税乃与民争利。

崇祯打算给文官上上强度了,升迁政绩考核从三方面评判,商税收得多少占比五成。

然后才是农税占比三成,二成考核官员的民生,就看你想不想升官。

要想升官就给朕,老老实实收商税,官员不大可能数据造假,太仓没见到银子入库。

你拿个空税本交上来,死得不是更难看嘛,那都不是升不升官的问题了!

但这个不能一开始就推行全国,只能先在京畿、宣府,大同等三地试行。

既然想好了收商税,那就是先找个由头了,崇祯找来了李若琏。

东暖阁内崇祯屏退众人,沉声对李若琏道:“李爱卿,京畿有草菅人命的商人吗?”

李若琏仔细回想一番,躬身拱手道:“陛下,确实有这么个商人,但他是武清侯的人。”

崇祯面露疑惑道:“谁?”李若琏低声道:“禀陛下,是神宗皇帝的舅舅那一脉!”

崇祯暗道一声好家伙,这不是自己表舅吗,真要朝他下手?会不会被人骂?

崇祯迟疑道:“武清侯,往宫里送过宫女太监吗?”

李若琏会意道:“确有其事,但并非上次刺杀之人,也未卷入上次刺杀事件。”

崇祯腹黑的道:“未卷入难道就不能被卷入,武清侯送的宫女如今在哪里?”

李若琏低声道:“回陛下,上次将所有藩王、外戚、勋贵,送的所有宫女全清出去了。”

“暂时被秘密关在诏狱,陛下的意思是……”语毕,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崇祯沉默的点点头,既然要动手就得从贪官先动手,这个武清侯可不得了。

光他一家就占了京畿田产,两万三千顷(23万亩),还垄断了崇文门布匹贸易。

至于逼死人那更是家常便饭,亲手杀的也不在少数,这种人还能让你活着?

别说是崇祯表舅,连兄弟都给关凤阳去了,就算不杀你也要把你囚禁到死。

崇祯最后交代道:“去处理吧,就以此次刺杀事件来,但记住不要弄死武清侯。”

“就说朝廷欲将商税,征收比例调整到三十税五,商人不同意妄图行刺皇上!”

“记住,处理好首尾,要是弄巧成拙,不然朕饶不了你,下去执行吧!”

李若琏躬身道:“臣,遵旨!不知陛下还有何事,需要臣去做的吗?”

崇祯摇头,李若琏躬身后退,退到东?阁门口才转身开门,走出?阁后又反手将门带上。

从这一刻开始,李若琏算是跟崇祯深度绑定了,这次针对武清侯是两人私谋。

连王承恩都不在场,这事不处理好李若琏有理由相信,陛下一定会让自己消失。

这种事情也绝不可能,再跟第三个人讲,皇帝针对自己舅舅,虽说陛下交代过。

要留武清侯一命,但这事确实不光彩,这事想要完美切入,还得想点别的法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知否:梁家我做主 军旅:从夜老虎开始的元帅之路 游戏制作,宝可梦们都玩疯了 人在海贼,但是幻影旅团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诬我谋反?反手掏出百万死士 四合院:弃养?反手送父上军管会 未知何处是彼岸 凡人修仙:魂体双修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