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安港的言论(1 / 1)

“教授抗议游行示威的事情,那些华商都解决了吗?”已经成为安不纳自由港特区长官的李志文,对于这些人动不动就抗议游行,很苦恼。

“双方的分歧很大,还在协商。”特区行政司司长陈元济有些为难的说道,对于这件事他也有些为难。

华商和大学教授的冲突起源于李崇文的流言蜚语,自从南华政府“苛待”大学文科教授后,有些文科教授便开始另谋生路。

这时候,安港特区宣布成立的两所大学的消息传到他们的耳朵里,特区政府还宣布这两所学校将实现教授治校,一些自觉才高八斗的文科教授们,纷纷来到安港。

另一边,自从泰国、婆罗洲、苏拉威西岛相继爆发战争后,东南亚的华商害怕战火蔓延,便开始转移资产,许多华商将一半资产投资到安不纳,这座被鹰酱舰队驻扎的自由港。

同时,马来亚政府发生了一件泄密事件,让马来半岛的华商们急忙转移资产,安港的外来投资中,马来华商的投资占了总投资的八成。

不久前,马来亚政府和英国人正式达成共识,马来亚联邦将在9月左右正式独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亚的报纸突然报道了一则来自政府内部的秘密,马来亚将会在独立后,将会颁布一项法令。

该法令要求马来国内,县以下地区的中原移民小商贩,必须在1958年1月1日前停业,并将产业转让给马来国的公民。

这一政策让马来亚的中原移民极为被动,因为马来亚县以下小商业,90都是由中原移民经营。

马华公会一度进行抗议,要求马来政府解释这份秘密报告的真实性,但被英国人和马来亚政府联手镇压了。

马来亚政府见事情已经泄露了,便直接宣布尔玛来亚将延续了英国人对中原移民的政策,不给公民权,推行马来人至上的政策。

对于这些中原移民,开始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进行限制和打压。

在政府部门中担任要职的中原移民被相继解雇,马华公会也被强制解散,再也不能参与国家决策。

马来西亚政府除了法令外,还出台了一项新经济政策,要求县以上中原移民的企业必须拿出30的股权与岗位交给马来人。

并限制中原移民在金融、商业领域的活动,中原移民的银行必须与马来人银行合并,这些银行只能贷款给马来人,中原移民无法获得银行和政府的贷款。

马来亚还开始压缩中原移民的教育规模,将用中原语教程的学校全部改为用马来语教程,并提高夏人学生的入学门坎。

马来半岛的局势越演越烈,连普通中原移民都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越来越多的中原移民商店被抢劫,越来越多的中原移民被杀害,过去被屠杀的记忆逐渐浮现,马来半岛的中原移民纷纷开始移民到其他东南亚华人国家。

安港就接收了8万馀名马来华人,这个数量还在增多,安港的人口也已经超过了20万人。

这些华商能来安港投资,有一部分人是看在陈元济的父亲陈老先生面子;有一部分人是觉得安港有鹰酱舰队的驻扎,比较安全。

还有的就是被南华政府承诺的政策吸引过来的,安港是自由港,实行贸易自由、企业经营自由、汇兑自由、商品与资金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等政策。

安港这两所大学就是靠华商的捐赠创建起来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专业,那些被南华政府合并或者取消的专业也恢复了过来。

但是对于这些文学和哲学类的专业和研究机构,安港特区政府并不会进行任何财政拨款,这些专业和研究机构的存在完全依赖社会捐赠,而华商就是这些专业的主要捐赠者。

华商,特别是来自马来半岛的华商对于这些“文化人”特别尊重,每年都会向这些“文化人”提供大笔咨询费和学费,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和收自己的孩子为徒。

然而好景不长,李崇文的“焚书坑儒”激起了他们的愤怒,纷纷在报社登报、在学校演讲鼓动学生。

这些人未必不知道南华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南华发展得特别快,特别是安港、琅琊、长安、洛阳这几座城市已经有了大都市的模样了。

其他暂且不谈,南华政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饭,这个困扰中原当权者几千年的历史问题。

他们完全知道这个分量有多重,但是看得越多,心里越担心,因为李崇文不用他们,用了一帮工匠、农民和丘八,就可以把国家治理的很好,那他们这些兼具东西方之长的人才,又有什么价值!

在这些人眼里,他们才是理所应当的国之柱石,不管是中原、是南华、还是东南亚各个华人国家,都应该把政权交给他们,垂拱而治,可现在世道变了,不得非常陌生。

尊重他们的华商越来越少了,求着他们收徒的华商也不多了,南洋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不相信他们这套东西了。

南华政府在安港实行言论自由,这里还有着鹰酱的驻军,在他们看来,他们在这里骂南华政府、批评李崇文也不会有什么事。

特别是,在他们申请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被特区政府通过后,他们的底气就更足了,骂李崇文都没事,那自然要骂得更多,批评更多了。

但是,教授们的行为却让这些华商感到恐慌,在东南亚这片土地上,南华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他们将近一半身家都投到安港,他们不敢得罪南华政府,更不敢得罪李崇文。

于是,华商们纷纷取消捐助,切断和这些教授的关系。

没有了社会的捐赠,大学经费的减少,只能效仿本土,对一些不重要的文学类专业进行合并或者取消,并辞退这些专业的教授。

学校对于的解雇行为解释是,这属于聘请合同中提到的不可抗力因素,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至于各界的反应比较平淡,学生们也就是讨论几天,然后该干嘛干嘛。

安港这两所大学是南华政府和鹰酱大学联合创立的,学校的理工科教授都是特区政府从西方国家和日本高薪聘请过来的。

来到这两所大学上学的学生,家里在南洋非富则贵,他们来这里不是结交人脉,就是通过这两所大学,前往鹰酱和日本留学,根本不关心这些小事。

真正感到兔死狐悲的,还是大学里面的一些民国教授,虽然他们和文学类的教授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没有一名教授愿意这些教授被辞退的,哪怕理由正当也不行,谁知道下一个是不是自己,所以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长官,任由这些大学教授在报纸上和大学里乱说话,是不是不太好?”陈元济看着外面抗议游行有些头痛。

“言论自由,这是总统定下的规矩。”

“只要他们没有违反特区的法律,我们就不能逮捕他们,自由在特区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但安港现在乱糟糟的,让人看着就烦。”

陈元济也知道有些底线不能破,这对安港的形象很重要,李总统当初承诺过,安港特区必须有言论自由。

除战时的情况外,安港不会存在任何形式的审查制度,新闻媒体享有极高的言论自由,对南华政府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报道,哪怕指着李崇文的鼻子骂都可以。

当然了,安港特区言论自由并不是说什么都被允许,有着事后处罚的特殊规定,教唆罪、诽谤罪、妨害公共秩序罪等等罪行,按照安港特区的相关法律,进行严惩。

安港的全面开放的政策,是李崇文一个的想法,他想把安港打造成东南亚的贸易、金融、科技和教育中心。

李崇文想把整个东南亚、乃至东亚的资金都吸引到安港,这样南华政府未来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就可以在安港进行筹集。

同时,也可以借助安港在金融、贸易等等领域,集成东南亚的资源和市场,让安港成为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首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武侠世界里科学修仙 全职法师:阴阳大道,从叶嫦开始 天命之人? 楚剑秋柳天瑶 大叔苟在都市修仙传 重生成心上人小青梅,转身嫁太子 血之孙吴 阴角 洪荒:师兄啊师兄,我比你更稳健 他们那段交错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