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头文本d》下映。
内地总票房6300万,两岸三地总票房破亿,让圈内诸多大佬头一次认识到偶象对电影票房的帮助,以及粉丝的力量。
媒体记者对此更是疯狂报道,据说有不少歌坛老人,都有着向影视圈发展的意向。
赵言蹊也只能感慨,这辈子都给了自己那么多好处,为啥就不能再给一副好嗓子呢?
这样影视歌三栖的钱,自己一个人就能给挣完了。
不过这贪念,也就一瞬间的事儿。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教训,赵言蹊还是清楚的。
做人不能太厉害!
中影集团,位于老北影厂区。
赵言蹊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影这栋苏式办公楼,没有别的特点,就是高大,三四层楼十五六迈克尔,几乎每一层层高都在四米以上。
主楼没有电梯,赵言蹊爬着楼梯上四楼。
楼梯间还看到不少五六十岁的老前辈们,趴着楼梯气喘吁吁的,看到赵言蹊这个陌生、年轻的面孔,还有些疑惑。
等上了四楼之后,赵言蹊便拨通了穆德元给自己的电话。
“喂,刘秘书”
“恩,没错,我到了。”
挂掉电话后,没一会儿,便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路小跑着出来了。
“赵导?”
“刘秘书!”
赵言蹊伸手握了握,刘秘书这才说道:“赵导,跟我进来吧,韩总正在办公室等您呢。”
“好的,谢谢。”
跟着秘书,赵言蹊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大佬——“座山雕”韩叁坪。
如今是副董事长兼职着副总经理,但都知道杨部亭现在只是挂着名,实际管理大部分都是韩叁坪说的说,虽然副董事长还有好几位。
对于韩叁坪的了解,他也只在网上的评价、同行的评论中所熟知。
知道他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有贡献,也知道他偏好大制作,好大喜功,在电影投资上也是极其霸道。
就比如《无极》。
《无极》上映前,有《霸王别姬》在前,没人认为陈楷戈的《无极》会亏本。
圈内无数资本盯着陈楷戈,想要在投资上插上一手。
然而,最终《无极》的投资,除开陈楷戈自家的工作室之外,其馀份额几乎都被中影包圆了。
而这一笔两三亿的投资,就是韩叁坪拍板决定的!
“韩总。”
赵言蹊跟着秘书见到了韩叁坪,第一感觉就是这办公室可真大。
等以后政策下来,这估计能划分出好几间单间
“小赵导演?欢迎欢迎!”韩叁坪倒是叫的亲切。
也本应该亲切,如果说京圈是中影的自留地,那么北电就是中影的基本盘。
北电出身的导演,基本都跟中影关系紧密;就连韩叁坪自己也在北电专修班进修过。
“《那些年》我看了样片,拍的很不错,年纪轻轻就能拍出这么优秀的电影,小赵导演前途无量呀!”
“韩总过奖了。”
赵言蹊谦虚的笑了笑,自然不会将韩叁坪的话太当真。
秘书关上门,出去了。
“发行公司找好了吗?要不就交给中影来?”韩叁坪顿了顿道:“老穆、老田都给我打了电话,这部片子算上你们北电的宣传片了,让我发行方面倾斜一下。”
“那感情好呀。”
赵言蹊笑了笑,穆德元打了电话他是知道的,没想到田壮壮也亲自打了电话。
果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准备什么时候上映?”
“就定在9月24号吧!”
今年国庆档竞争还不算激烈,有竞争力的也就只有《七剑》跟《神话》。
在赵言蹊的印象里,前者上映没两天就口碑崩塌了;而后者,有程龙的电影,票房也没什么好期待的,注定是高不了。
这并非程龙的咖位、口碑不行。
恰恰相反,正因为程龙的咖位、口碑太好,八九十年代就积累起了一堆铁粉。
故而程龙的电影在盗版市场永远是排在首位的,有时候电影还没有公映,市面上就有盗版出来了。
影迷们也习惯购买程龙的盗版dvd回家观看,或者等网上、或者电视台免费放映。
当盗版横行,去影院支持反而就成了异类。
而跟程龙不一样的是,《那些年》的读者大多都是大学生或者刚刚走出社会的青年。
这些人还有着清澈的愚蠢,以及淡淡的节操,只要档期合适,反而会走进影院买票支持!
“行,这个日子也不错,还能蹭上国庆档期。”
韩叁坪说着,还找了张日历出来,在9月24号这天勾了一下。
“要不要办一场首映礼?”
“办一场吧,就定在9月23日。”
赵言蹊想了想,还是决定办一场。
首映礼还是从好莱坞那边传到港岛,再从港岛传到内地的仪式。
一般是在电影上映前两天,邀请一些明星艺人、媒体记者、还有影评人等等聚到一块,提前看一下电影成片,然后给观众们吹嘘一下,吸引一下陌生观众进入影院观影。
内地的首映礼之初,还要从02届的《英雄》开始,那一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英雄》首映礼,可以说是为电影的上映造足了势头。
《英雄》之后,各大电影公司也见识到了首映礼的宣传效果,开始在自家电影上映之初,也召开一场首映礼。
渐渐的,首映礼也成了一种必备的流程。
从韩叁坪那里出来以后,赵言蹊便直奔中影的宣发部门。
韩叁坪虽然给了下面口信,但具体的发行、宣传,还是要有专人负责。
自家工作室大猫小猫三两只,除开一些剧组人员,也就只有一名负责打款、做帐的财务,这种对接工作也就只能赵言蹊自己上了。
还是要找一个负责这些锁碎杂事的职业经理人!
忙活完一切,已经是中午了。
赵言蹊还在想着中午要去吃点什么的时候,转头就跟“一堵墙”撞在了一起。
“昊子?”
见到真人,赵言蹊才知道前世那群二傻子华娱文作者有多蠢,自己堂堂圈内导演,居然还看的津津有味。
这个电线杆成精了一样,眼窝深陷的男人,哪来的“满脸横肉”?
天天熬夜剪片子的男人,到处为电影拉投资的男人,想要满脸横肉也不是一件易事。
“小赵?你也在呀。”
宁昊跟原身是认识的,他读的是两年制专升本摄影系,03年的时候两人还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过课。
原本是该称呼一声学长的,不过宁昊说他这个专升本顶多算03届的,而赵言蹊是02届的;
论年龄,宁昊是大一些;但论学龄,宁昊还得喊赵言蹊一声学长。
于是乎,两人一合计便各叫各的。
你叫我“小赵”,我叫你“昊子”,也不计较什么年龄差。
“听说你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已经杀青了,恭喜呀!”
“谢谢,”赵言蹊笑了笑道:“你来这里是?”
“唉,”宁昊洒脱的笑了笑道:“还不是为了投资的事情,看你们商业片拍的心痒痒,我也想搞部商业片拍拍,就是这个投资不好找。”
“好吧,先祝宁昊你早日拉到投资,心想事成 !”
“那必须的!”
等下了楼,赵言蹊也想起来了。
宁昊这个时间段要拍的电影,不就是那部《疯狂的石头》吗?
三四百万的制作成本,三千多万的票房——
十倍票房盈利,三倍的投资收益,绝对是爆赚的生意!
不过这部电影拉投资的过程,也是十分的坎坷。
剧本一路被否。
最后还是中影韩叁坪支持青年导演,投资了一点儿;然后刘德哗投资“亚洲新星导”计划,又投资了三百万,最后才得以拍出这部黑色幽默喜剧。
自己倒是可以参投一股!
不过不是现在,自己现在也没钱。
等《致青春》出版后,再看看自家荷包里有没有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