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高才生三个字,段启东不禁有些汗颜,毕竟他这个高才生,如今可是连一篇文章都挤不出来
“王大爷,这次来呢,我确实是有事儿要求您”段启东终于说到了正题,“您也知道我工作忙”
“但是呢,最近厂里面要我交三篇文章下去,我寻思我自己顶多写两篇啊,您看您能不能帮我写一篇送上去”
说着,段启东拍了拍自己带过来的酒,“这些,就当我给您的润笔费了”
“待会儿我让二哥再给您送点茶叶过来。”王大爷听了段启东的话,立马笑得看不见眼睛了,“好说好说,你现在是副科长了,工作忙那也是正常的。”
“这事儿你放心,你王大爷肯定帮你办得妥妥的,你王大爷毕竟也是语文老师,写文章这事儿,信手拈来!!”
段启东从王大爷那里出来之后,就从空间里面拆了一包茶叶,用油纸包着,让段华给王大爷送了过去。
从祁副厂长那里得来的茶叶都是好茶,段启东都要留着自己喝的,可舍不得送人。
他毕竟是要保全,他这个“高材生”在外人眼里面的面子,所以只让王大爷帮自己代写了一篇。
之后再找两个不同的人,帮他代写两篇出来。
这样,大家就都会觉得,是他工作太忙了,抽不出空写三篇文章,所以让代写一篇。
毕竟他可是要靠着这些文章升职的,如果让人家知道,三篇文章都是别人代笔的,那么多少会被看不起
这就是段启东鸡贼的地方。
文章他不想写,但是名声他也要!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段启东就放心地交给常锦程,让他去帮自己运作了。
常锦程在江城也是呆了四个多月了,让他找两个文笔好的人,拿两篇文章出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常锦程,记住了,这两篇文章一定要找靠谱的人代笔,这之后要以我的名义发表出去的,绝对不能出什么岔子,知道吗?”
如今段启东使唤起常锦程,那简直就是得心应手。
他办的事儿,都是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让段启东那是一万个放心。
果然,段启东交代下去没两天,常锦程就拿着两篇文章回来了。
段启东一看,这两篇文章,引经据典,文笔流畅,深度也是特别高。
不仅如此,还十分贴合忆苦思甜的主题,就连段启东看了,都不禁要深思很久的地步。
不开玩笑,这两篇文章,放到后世的教科书里面,3000字的读后感是绝对可以写出来的。
“不错啊”段启东翻看着文章,夸道,“这写得真不错,你从哪儿找的,大家之作啊”
常锦程面对段启东的夸奖,笑得那叫一个开心,“领导,我去牛棚里面,找的以前的教授写的”
“您放心,我给了他们每人十个肉包子的封口费,他们这会儿都将我当成再世父母,绝对不会多说什么的”
段启东听到常锦程这两篇文章的来处,不禁心情有些复杂。
虽然他心里面十分同情,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人人都寻求自保,而且他也确实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改变如今这个大环境
于是他沉吟了一下,对常锦程说道,“再多给他们送几次肉包子吧文章写得挺好的”
常锦程也似乎感受到段启东的语气,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连忙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道,“领导,交给我!”
这就是段启东最欣赏常锦程的地方,他察言观色的能力是一绝,并且他能够清楚的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拿出什么样的态度。
拥有一个这样的得力助手,简直就跟开了外挂一样
常锦程离开之后,段启东将这两篇文章放到了抽屉里面,他估摸着,江城日报上面刊登的文章,估计会从这两篇文章里面选了。
王大爷虽然是语文老师,但是文学功底实在是没有这两个教授深厚的。
而且段启东也不怕这两个教授反水,毕竟人家就连报纸都看不到,更加不会知道自己的文章被江城日报给刊登了
再说了,如今常锦程给他们送肉包子也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要不是仗着自己是冶金系统的人,谁敢去给他们送东西吃啊?
所以他们这会儿心里面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拆穿?
下班后,王大爷也将写好的文章亲自给送了过来,笑眯眯地对段启东说。
“启东啊,你王大爷水平不高,也就能写成这个样子了,你看看合不合适?”
段启东听了连忙接过王大爷手里面的文稿,边看边点头,“王大爷,您就别谦虚了,我看您这写的,比我自己写的好多了”
段启东笑眯眯地夸着王大爷的文章,有深度有灵魂,三两下就把王大爷哄得找不着北了。
老头子出去的时候红光满面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喜得金孙了一样
第二天,段启东就将这三篇文章,送到了宣传科那里,由宣传科的科长选了一篇最好的,直接送到了江城报社,由报社发表到日报上面。
也是今天,江城钢铁厂,忆苦思甜活动,正式开始了。
厂里面首先是关闭了厂里面的小食堂,厂里面科长以上的领导,也必须下到基层去,跟一线工人们同吃同住。
同吃这事儿大部分领导都需要,到大食堂里面,跟工人们一起吃大锅饭,但是同住这个事情,就只有个别领导,需要到员工宿舍的筒子楼里面住上几天了。
这样的“好事”自然是轮不到段启东的,他只需要跟着大家一起在食堂吃大锅饭就好了。
而今天钢铁厂的食堂,里面的菜色是开年以来最素的一次。
毕竟是忆苦思甜活动,所以食堂里面的菜色是见不到任何荤腥的,就连鸡蛋和猪油都不能放。
而菜色也是一些常见的野菜,野生葛根一类的食物。
段启东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周班长所在的第三食堂,拿着饭盒直奔方卫国所在第一食堂。
毕竟他可是吃了不少次饭,那味道简直绝了,
而且不少人在食堂吃了还不够,还要多买几个打包回去家里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