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阵营之中,进入后世武庙的只有关羽和张飞,虽说是经历了多次的筛选,但关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何青最初接触历史的时候,不理解武庙的名将为何会有关羽和张飞。
单论战绩的话,关张两位万人敌的战绩很一般,尤其在前期,几乎没什么象样且出彩的战役
以唐朝的武庙为例,汉末三国入选的人有皇甫嵩、张辽、关羽、周瑜和陆逊,至于与三国有关的羊祜、王浚,何青一般不把二人当作三国时期的人,而是看作西晋的开国名将。
张辽前有白狼山之战,后有威震逍遥津,进入武庙无可争议。
皇甫嵩凭借平定黄巾之功得以入选武庙,这也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别看黄巾起义只有十个月的时间,实际上也是决定了大汉国运的起义。
至于周瑜和陆逊,两人的代表作为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入选武庙名正言顺。
直到后来何青才明白,入选武庙不单单看战绩,忠诚同样是一方面。
关羽忠义无双,后世提起忠义,必定有关羽的一席之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羽的军事水平真的很差劲吗?
不尽然,汉末三国精通陆战和水战的统率少之又少,关羽便是其中一个。
坐镇荆州期间,关羽训练水师,这也是实打实的。
张飞是后面入选武庙的,仁者见仁了。
何青想到这里,刚准备开口介绍襄樊之战的将领,却见皇帝发问了。
“何青,我且问你,若是江东不背刺、偷袭的话,关羽能否攻下襄樊?”刘宏沉思片刻后抬头,一本正经的看着何青。
何青回答道:“不好说,如果江东方面不偷袭,并且配合关羽,出击徐州、豫州等地,关羽确实有机会,当时的情况对于曹魏而言比较危机,完全就是凭借曹仁死守,关羽也在与徐晃对峙。
关羽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对付曹魏的一大群名将,哪怕江东不偷袭,对关羽最好的局面也就是给襄樊造成致命一击,除非刘备再从汉中攻打关中,继续分散曹魏的兵力,曹操方面可能会战略性的放弃襄樊。”
这种假设很不好说,毕竞有无数种可能。
徐晃作为五子良将的一员,看起来名气不大,实际能力不弱于张郃。
当时的情况就是曹仁被围困,徐晃与关羽对峙,关羽拿不下徐晃,不然襄樊早就被攻下了。
当然了,万一关羽超神发挥,一举攻下襄樊,击退徐晃,困死曹仁,局面就彻底改变了。
不过这都是假设,属于事后幻想。
刘宏点了点头道:“我很好奇,如果刘备击败了曹操和孙权,成功匡扶汉室,结果会如何?”
何青笑了笑道:“这个问题我们后世很多人都在讨论,徜若刘备真能复兴大汉,那么汉家天子就是天明所在,前有王莽篡汉,刘秀二兴大汉,后有汉贼曹操,刘备三兴大汉,大汉就是雷打不动的天命。
刘姓将成为万世一系的代表,哪怕后世再有乱世,最终能够一统天下的也必定是汉家刘姓的人,哪怕他不姓刘,也要改成刘姓,或者遵从刘姓宗室为皇帝,他则是权臣。“
刘备没能重塑大汉,但这并不影响刘姓之人争霸天下。
后世的金刀之谶不就是这么来的么,汉已经成了一个招牌。
曹操和贾诩默不作声,两个人非常想听襄樊之战的历史,奈何皇帝有疑问。
好在皇帝问完了疑惑,便不再询问了。
何青等了数息,开口讲道:“下面我来说一下襄樊之战的具体过程,基本上就是魏吴的全明星阵容对阵关羽!接着汉中之战说,刘备夺取汉中以后,派遣刘封、孟达攻克上庸郡等地,曹操撤军以后派遣张郃与曹洪驻守陈仓,防备刘备。
孙权趁势进攻合肥,当时合肥的守将为张辽、夏侯敦和温恢,温恢认为孙权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真正的威胁在于南郡的关羽,曹操在汉中落败,孙权又围攻合肥,此时若是关羽进攻襄樊,襄樊危险了。
温恢的担忧果然应验,公元219年六月,关羽在荆州北部雨季之时,选择北伐,关羽亲率三万水军从江陵出发进攻襄樊,此时曹操正在从汉中撤离,听说关羽北伐以后立刻命令曹仁、庞德前往襄樊支持。
曹仁驻守在宛城,樊城的守将为满宠,襄阳的守将为吕常,曹仁率军赶到襄樊以后,被关羽击败,损失惨重,不得不退缩在樊城之中,反倒是庞德与关羽军打的有来有回。
可惜庞统兵力太少,哪怕能与关羽打的有来有回,却无法改变局面,眼看襄樊危急,曹仁向曹操求援,此时对于曹操而言是最大的危机,第一,汉中落败,刘备正在攻克汉中各地,其次,孙权围攻合肥。
曹操的亲族之中,曹休、曹真以及夏侯尚资历太浅,威望不够,夏侯渊在汉中战死,夏侯敦镇守合肥,曹洪驻扎陈仓,而张辽与臧霸也在合肥抵御孙权,一时之间,曹操麾下居然没有将领可以与关羽正面匹敌。”
襄樊之战可以说是曹操称霸中原、北方以后最大的危机,诸如乐进、李典等将领全部离世,存活的统帅级别的将领各自有各自的任务,根本抽不开身。
合肥那边虽说兵力不是太多,但将领非常的豪华,张辽、夏侯敦、臧霸全在合肥一带防守孙权。
孙权不能小觑,合肥作为重镇,一旦丢失后果非常严重。
西北一带的张郃、曹洪也不能轻易调动。
综合来看,曹操的选择很少,好在五子良将之中,徐晃跟在曹操身边。
何青深吸一口气道:“此时襄樊的局面对于曹操而言非常被动,曹仁、满宠等人被围困城中,而文聘镇守的安陆由于无法控制汉水,也只能被围困在城里面,曹操思来想去,决定派遣留守许昌的于禁支持襄樊。
于禁作为曹操阵营之中的外姓第一将领,地位非常尊贵,但在赤壁之战以后,于禁几乎没有领过兵,属于养老的阶段,曹操甚至还打算让曹植领兵前往襄樊!”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襄樊之战时就可以看得出来。
明明是文臣武将众多的曹魏一方,居然此时此刻点不出一位合适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