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在曹操集团很重要,属于内核人物,主要负责关中、汉中方面的军事,相当于西北方面的总司令。
比较可惜的是夏侯渊最后死于汉中之战,使得曹丕篡汉创建曹魏以后,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将领。
曹魏后期主要依靠张郃,但张郃在前期确实很难出头。
何青继续讲道:“夏侯渊扫荡凉州的同时,从公元213年开始,刘备围攻雒城,攻了足足一年的时间,直到公元214年,刘备才攻克雒城,可惜的是军师庞统在攻城的时候不幸中了流矢,最终死在了雒城,时年三十六岁。“
对于刘备集团而言,这个阶段属于上升期,上升期间死了一位重要的谋士,等同于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就好比曹操在上升期间,宛城之战失去曹昂、曹安民以及典韦,平定了冀州和打击了乌桓以后,又失去了郭嘉。
关键曹魏那边的谋士众多,刘备这边缺少的就是谋士。
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庞统,就这么白白死在雒城,后面得到了法正,汉中之战没多久便也死亡。
“什么?庞统就这么死了?”刘宏显得很不可思议。
如果是病故或者遭人刺杀,多少能够接受一些,偏偏攻城的时候死于流矢,这是最不能接受的死亡方式。
刘备身边的谋士,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死在雒城
太可惜了!
曹操也诧异的看着何青,这庞统才跟了刘备几年,也算遇到了明主,才能没能尽数施展,如此潦草的死亡。
何青叹息道:“庞统的死对于刘备集团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得刘备方面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谋士,本来刘备麾下的谋士就不多,不是没有,只是能力不够顶级,庞统算很顶级的了,可惜就这么死了。”
刘宏颇为无奈道:“何止是可惜,这是断了一条臂膀。”
何青点了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庞统死了以后,刘备痛惜不已,甚至提到庞统的名字就会痛哭,不过庞统虽死,但益州还是要继续进攻,打下了雒城,刘备围困成都。
诸葛亮、张飞等人也与刘备在成都合兵,就在这个时期,马超跑回到了汉中郡,由于张鲁手底下的人不断陷害马超,使得马超整日提心吊胆,有了离开的打算,刘备听闻马超在汉中,派遣刚刚投靠不久的李恢去游说马超。
本来马超就打算离开汉中郡,面对李恢的到来,马超二话不说归顺了刘备,到了这一步,后世俗称的五虎上将全部集结完毕,而刘备也即将迎来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五虎上将的最后一块拼图归为,不久之后便是汉中之战,除去关羽镇守荆州外,刘备麾下的大将几乎都参与到了汉中之战。
可以说汉中之战就是刘备的人生最高光,也是刘备集团的顶峰。
比较遗撼的是这个高光和顶峰,并未持续太久的时间。
曹操咂舌道:“这刘备麾下的人才倒是令人羡慕啊。”
前有卧龙凤雏,后有五虎上将。
徜若这样的配置给曹操,恐怕做梦都能够笑醒。
不说关张马黄赵的统率能力到底如何,单就勇猛程度,这五人往那里一站,谁看了都要发怵。
何青笑道:“刘备得到了马超以后立刻给了马超一支兵马,让他威慑成都,然而马超麾下的一员大将庞德并没有跟着马超投奔刘备,反而是留在了汉中,将来曹操拿下汉中,庞德就归顺了曹魏,这也算比较可惜的了。
被围困的刘璋势力,面对马超和张飞两位当世万人敌,许多人都很恐惧,蜀郡的太守许靖见此情景便想翻墙逃跑,许靖的意图最后被人察觉到,被抓了起来。
刘璋并未杀死许靖,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成都抵抗不了多长的时间,许靖的行为是人之常情,其实成都有三万的精兵,粮草也可以支撑差不多一年,刘璋麾下不少人想要誓死抵抗,但刘璋不忍心百姓受到苦难,所以开城投降。
刘备就这样得到了成都,也象征得到了益州,刘备并未杀死刘璋,而是给刘璋官职和财务,将他送到了荆州的公安县,刘璋毕竟在益州执政多年,不把他送出益州,刘备别想安。
益州的治所成都投降,益州其它还在抵抗的郡县纷纷投降,刘备彻底占据益州除汉中郡外的其它地方,再加之手中拥有荆南四郡和南郡,势力瞬间庞大了起来。”
这里所谓的势力庞大,指的并不是国力,而是单纯的实力。
刘备此时已经有实力与曹操正面掰掰手腕了,以前是真没有这个资本。
益州的地盘很大,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大汉的领土。
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大多为无效局域,人口根本不够看。
益州作为边地,不少地区存在西南夷和羌人,汉人的人口本就不多,再加之发展过于落后,国力完全不够看。
说白了,益州具备战略意义,负责后续的北伐。
“这刘璋真是不错。”刘宏对刘璋的印象彻底发生了改变。
难得对待百姓比较好的人,算是没有愧对益州的百姓。
皇帝心里面已经有了打算,准备等几年安排刘璋到外面的郡县历练一下。
刘备、刘璋、刘虞三人,这是皇帝心中要重点培养的宗亲。
何青点了点头道:“是挺不错,可惜不是明主,刘备得到益州以后开始了大封赏,这也是刘备手下荆州人、益州人都希望看到的一幕,刘备集团的元老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马超、黄忠、孙乾、简雍等人全部加官、封赏,而益州的士人,诸如法正、刘巴、黄权、李恢、李严、吴懿、董和、费观、庞羲,甚至连刘璋的长子刘循也被重。
之前打算从成都逃跑,投奔刘备的蜀郡太守许靖反而不受重用,刘备正因为他背叛刘璋的行径,对他产生了鄙视,法正便劝说刘备,刘备最后还是启用了许靖。
好,到了这里,天下三分的局势正式形成,而除了曹孙刘三家以外,从董卓入京以后,那些割据一方的诸候,唯有汉中郡的张鲁和辽东王公孙康幸存。”
从公元189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14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势才初步形成。
真正意义上的三国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