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长叹一声道:“王邑不想回许昌,但架不住曹操多次催促,曹操还命令在关西的杜畿顶替王邑河东太守的职位,而钟也不断写信催促王邑,王邑最后没办法,只得前往许昌,曹操没有怪罪王邑,反而让王邑担任大司农。
杜畿前往河东郡上任,遭到了不少人的抵抗,杜畿一边请求曹操出兵支持,一边绕到去了河东郡,对于杜畿的突然到来,当时河东郡的范先与卫固都很意外,不过杜畿主动交出太守的权力,算是让范先和卫固没有杀杜畿。
杜畿利用计策逐步在河东郡笼络人心,同时让范先和卫固手下的心腹将领们分离,等两人反应过来打算杀杜畿的时候,杜畿已经带着人跑了。
此时高干的军队已经进入了河东郡,范先和卫固想要响应高干,曹操那边也有所动作,派遣张既调动马腾、韩遂的等人前往河东郡平定叛乱,高干的军队被击退,而范先等人被杀死,河东与弘农郡的叛乱被平定。
不过曹军在攻打高干军队的时候遭到了顽强的抵抗,高干依靠壶关进行防守,而同一时间,张辽在青州击退了公孙康的势力,也平息了青州的叛乱,青州正式成为曹操的领地。
到了公元206年的一月,曹操亲率大军来到壶关,高干清楚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请求南匈奴单于的帮助,结果匈奴单于拒绝了高干,高干只得死守壶关。
高干自知大势已去,带着信任偷偷从并州逃离,打算南下荆州投奔刘表,在路过京兆尹的时候被人抓住并杀死,并州的叛乱到此为止,曹操这下彻底搞定了河北四地。”
看到了吧?
杜畿:张既、甚至在高干死后曹操安排的并州刺史梁习,这些人在三国圈子里不怎么出名,甚至不熟悉历史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人。
实际上正是因为曹魏存在这些中上层的人物,才能够将河北、中原稳定下来。
这些人不一定忠诚于曹操,也可能是效忠于天子,毕竟当时曹操代表的就是朝廷和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一代的人不会效忠曹操,不代表他们的后代不效忠曹不。
大汉真的不缺人才,如果使用这些人才才是重点。
就说那个郭图,这人典型的小人,但也确实有才能,否则袁绍、袁谭不会重用。
皇帝用人可以不看品行,但一定要对大汉忠心。
刘宏看了眼曹操道:“从官渡之战开始,一直到206年,曹操这么久的时间才拿下袁绍的地盘。”
何青摸了摸下巴道:“是,这个时间很长了,就是这个情况,袁熙和袁尚还活着呢,袁氏只是死了一个袁谭。”
“河北之地被袁绍掌控了那么久,能打下来就已经不错了。”曹操乐悠悠的回应了一句。
刘宏冷哼一声,直勾勾的盯着曹操。
总觉得曹操很欠揍!
何青笑了出来道:“北方的叛乱结束了以后,东海郡的昌稀第三次反叛了曹操,曹操派遣于禁、臧霸前往平叛,结果于禁和臧霸一时间拿不下昌。
206年的八月份,北海国的管承起兵作乱,曹操派遣乐进、李典前去平叛,管承最后逃亡到海上,而昌稀那边曹操又派遣夏侯渊去支持,最后昌眼看不敌,率军向于禁投降。
注意,这里昌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降于禁个人,于禁没办法,只能含泪斩杀昌稀,解决了叛乱,曹操率军返回邮城一—”
“等等,返回邮城?曹操没有去许昌了?”刘宏突然注意到邮城。
曹操的大本营在充州,后来重心转移到了许昌,如今又经常出现在邺城。
结合之前何青说过曹操内部也存在士人争斗,一下子就清楚了许多。
还有一件事,即汉献帝的衣带诏!
何青点头道:“对,曹操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将自己的重心与大本营转移到了邺城,邺城经过袁氏父子的经营,其繁华程度超过了中原的大城,再加之曹操也需要冀州的士人来牵制颖川的土人。
郭嘉、荀或、荀攸等人皆为颖川人,在曹操身边非常重要,快要形成一家独大的情况了,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曹操后续提拔了不少冀州的士人。
再加之献帝对曹操有了一些行动,曹操也害怕献帝干掉自己,这可不是胡说,大汉历史上少帝干掉外戚权臣的例子彼彼皆是,曹操索性直接躲在邺城算了。”
和帝借助宦官之手,铲除了窦氏外戚。
桓帝在厕所密谋,除掉了外戚、大将军梁冀。
这些例子可就在眼前发生,曹操能不怕么。
衣带诏才过去了几年:
皇帝点了点头,动了动手示意继续讲。
何青点头道:“207年,曹操那边不断的壮大,任何人都清楚曹操已经成为了最强大的势力,而这一年的新野县,刘备在徐庶的提议下拜访诸葛亮,刘备前后共三次拜访诸葛亮,这是我们后世三顾茅芦的典故。
三顾茅芦成为了后世王朝诸多文人心目中的最高礼遇,一位士人被君主三请才出山,这份荣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备询问诸葛亮天下大势,同时询问对策,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局势,首先是不可与曹操争强,因为曹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其次是孙权只能作为盟友,不可图谋江东,而荆州、益州是最后的机会。
当然了,我这么说是简略的说了一下,历史上的诸葛亮可是刘备分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策略,这也就是着名的隆中对,刘备听完隆中对,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自此得到了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臣,而诸葛亮也遇到了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明主。”
三国演义对这一段加了一些戏份,水镜先生说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此话虽然是加的,却也说的没问题。
诸葛亮逆天而行,向后世的人展现了什么是理想主义。
“终于要到诸葛亮了?”刘宏顿时有些兴奋。
何青点了点头道:“在此之前,刘备没有势力,但从这一刻开始,刘备即将迎来人生的巅峰。”
“诸葛亮:”曹操目露精光,同样对诸葛亮很感兴趣。
究竟是怎样的人,能够让何青称其为后世人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