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只是刚刚简单了说了一下公孙度的情况,皇帝便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开骂。
这可把曹操看呆了,他哪里见过皇帝这么失态的场景?
之所以如此恼怒,其实是因为公孙度这个人,早些年担任过郎中:
郎中为两汉郎官体系的一部分,相当于预备队了。
公孙度在建宁二年担任郎中,建宁是汉灵帝的第一个年号,也就是在汉灵帝继位不久之后。
何青不管皇帝如何发怒,接着讲述道:“凭借公孙域的帮助,公孙度很快就回到了故乡辽东郡,并担任了辽东郡太守,这里我要说一下幽州的情况了。
幽州是大汉的边地,属于北部屏障,而幽州太大了,使得朝廷或者中原大乱的时候,许多人根本无法顾及这里,辽东郡西边是辽东属国,东边又有高句丽,面对异族的包围,辽东的百姓其实水深火热。
公孙度虽然后面割据辽东,可他为辽东的百姓带来了一缕曙光,公孙度很有才华,后面被举荐为郎官,没多久又升任冀州刺史,可惜因为谣言的缘故,最终被朝廷罢免官职。
直到公元189年,当时董卓入主朝廷,幽州人徐荣就在董卓魔下,并向董卓推荐让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公孙度就这样成为了辽东郡的太守,在他任辽东太守期间,征伐高句丽,也击退了乌桓的入侵,在辽东打出了名望。
凭借自身的实力与名望,公孙度很快控制了辽东郡、玄郡、乐浪郡等幽州东北地区,同时与异族创建联系,阻止异族的扩张,算是保护了辽东地区的百姓。”
通过公孙度的人生来看,简直是顺风顺水,时刻有贵人相助。
果然啊,怀才不遇的人多的是,真正能够得到援助的少之又少。
这在后世也很常见,许多人认为自己很可以,缺少的就是机会。
而宕机会真正来临,能不能抓住就是另一回事。
“这里面还有董卓的事情?”刘宏有些咬牙切齿。
这个董卓真是好样的,把天下搞得混乱,让天子失去了威力,如今又把辽东拱手送给了公孙度。
好样的!
皇帝真想杀了董卓,要不是董卓有统军的能力,此刻恐怕早就成了尸体。
何青点头道:“董卓把持朝政期间为了得到世家、豪强的支持,封了许多人,公孙度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我知道,你当时说了一连串的名字,但为什么没提到公孙度?”刘宏顿时有些无力。
何青莫明其妙道:“因为公孙度影响不了中原的局势啊,我这么说吧,公孙度在中原大乱的时候还渡海占据了青州一部分领土,我觉得这没什么。”
皇帝人麻了
曹操皱眉道:“陛下在意的不是公孙度怎样,而是公孙度在辽东割据,辽东那地方虽然偏远,但却是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公孙度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割据:”
后面的话用不着说出来,在场的人都明白含义。
何青一想是这个道理,曹操说的没错,换做他是皇帝,看到祖宗留下来的江山丢了,心里同样会很难受。
这里就要点名表扬汉武帝了,这个男人穷兵默武,致使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可人家配得上千古一帝,说白了,赢政的大一统之所以顺利的进行了下去,需要好好的感谢刘邦、刘彻二人。
没这两个人,华夏大地不一定什么状态。
后世华夏王朝的版图,都是以汉武帝时期的版图为内核。
西域、辽东、西南,这三个局域很重要!
何青点了点头道:“我理解,祖宗留下的故土给外人夺走,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在一千多年以后,我们后世的人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曹操惊道:“后世也有?”
“不仅有,还很多,这些都是耻辱。”何青抬头看着曹操。
“好吧:”曹操本想问一问,见此情况只能闭嘴。
何青继续讲道:“后来曹操把持朝政,便加封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当时曹操与袁绍相争,就想用这样的手段联合公孙度夹击袁绍,但公孙度并没有答应曹操。
朝廷对辽东失去了控制,人家公孙度就是真正的王,何须你朝廷加封?公孙度与刘焉一样,可不是想着割据一方那么简单,这是想当天子!
可惜的是公孙度最终没能如愿,他的寿命到了尽头,这就是公孙康继位辽东王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这里我先暂时放下公孙氏的情况,回到曹操征讨袁谭的那段历史。
我刚才说了牵招找到了乌桓王,公孙康同样派人来找到乌桓王,牵招与公孙康的人爆发了冲突,差点杀了人,乌桓王最终听从牵招的劝说,放弃出兵支持袁谭。
而曹操围困南皮的同时,派兵夺取了冀州的不少地区,当时就有人劝说曹操恢复古九州制,荀彧听说了以后立刻写信劝说曹操不可这么做,一旦恢复九州制度,那么关中、并州等地都将划入冀州的范围。
袁谭、袁尚先后被击破,许多人虽然投降了,但一直是观望的态度,若是恢复九州制,会让那些观望的人产生恐惧,尤其是关中地区,马腾、韩遂等人很可能反叛。
这些人一旦反叛,将牵制一部分兵力,使得征伐袁谭、袁尚就会拖后,这就给了袁氏喘息的机会,若是袁氏东山再起,对曹操而言将是巨大的麻烦,曹操听了荀或的建议,暂时放弃了恢复九州制。”
荀或担得起“王佐之才”的称呼,没有荀或的话,曹操不知道要做出多少错误的决定荀氏家族对于曹操的帮助很大,虽说最后荀或与曹操出现了不愉快,但这并不会影响什么。
“这个荀或眼光长远,在下佩服。”贾翊对荀或心服口服。
何青笑道:“这是自然,荀或的王佐之才可不是吹出来的,人家是真的有本事,作为颍川士人的者,如果没有荀或,曹操指不定在哪呆着呢,称霸天下就更别想了。”
曹操的成功离不开许多人的辅佐,而没有这些人的支持,就曹操那时不时得意的性子,或许能够割据一方,但想要称霸河北与中原,想都别想。
一个袁绍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早期的曹操需要荀,等到了中期,荀慢慢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曹操已经稳定了中原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