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在汉末的动乱之前号称“天府之国”,巴蜀之地的成都平原足够自给自足。
所谓易守难攻正是如此,不过益州的政权和势力想要攻出去,难度系数非常大。
占了益州,就必须要拥有汉中。
拿了汉中,想要东出或北伐就需要关中。
历史上的秦灭六国,刘邦灭项羽皆是如此,巴蜀、汉中、关中三位一体,这是标配。
在秦汉之交,刘邦之所以能够击败项羽,除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以及军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
萧何在关中源源不断的输送,保证刘邦的后方稳定,这才有了后来的两汉四百年。
那时候的汉水还未改道,因此从蜀地运送粮食并非特别的困难。
可到了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汉水改道之后,就不能够通过水路运粮了,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北伐艰难的原因。
在古代,陆路运粮的成本和代价太大,水路成本非常低。
为了运送粮食,从春秋战国开始,各个诸候国和朝代就开始挖掘运河。
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都是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千百年的不断挖掘与完善,这才有了后世的便利。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一一迷人的老祖宗。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老祖宗不能单指某个人,比如秦始皇,更应该是千百年来不懈努力的古人。
何青叹了口气道:“后面季汉割据益州,因为运粮与补给的问题,北伐很难有建树,益州之地外面想轻松的打进来不容易,但里面的想出去也很难。
若是汉水没有改道,或许可以缓解运粮的压力,但汉水的改道是自然因素,人不免不了的,也无力阻止,大自然的力量,对你们而言其实就是天地的力量非常的恐怖,我们人类在天地的面前太渺小了。
我生活的时代,人们依然要面临各类灾害,诸如地震、洪水、暴雨等灾害的折磨与困扰。”
记得穿越之前的前几年,一场罕见的大暴雨,将中原之地城市给淹了,就那不到半天的时间,淹了
后世之人面对自然灾害尚且感到无力,更何况千百年前的古人。
在没有科技的时代,人们面对灾害毫无办法。
刘宏有些难以置信道:“看来并非是我与大汉做了天怒人怨之事,而是根本避免不了的。”
何青勉强的笑道:“是的,世界上是否有鬼神我不知道,我们后世的科技水平也没办法调查清楚,但对鬼神之说报以敬畏之心总没错,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不过:自然灾害并非因为鬼神的怒火。
有些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益州的事情,刘璋在上位之后击退了长安朝廷与刘表的军队,看似稳定了局势,实际上益州依旧风云涌动,当初奉刘焉之命的张鲁瞧不起这个新的益州之主,所以对刘璋态度很恶劣。
刘璋也是要面子的人,果断杀掉了张鲁留在成都的母亲和亲人,直接与张鲁开战,杀人这件事不能说对或错,但可以有更好的办法的,可惜刘璋选了最直接、简单的方法。
接下来刘璋多次派兵进攻张鲁,然而却打不过张鲁,张鲁一下子在汉中成了割据一方的诸候,最要命的是巴蜀之地不少异族支持张鲁,巴蜀之地好鬼神之说,人家张鲁是五斗米道和天师道的领袖。
当时巴都不少地方都归附张鲁,刘璋只能控制一小部分,就把巴郡一分为三,分为巴东郡、巴西都和巴郡,自此益州分成两派,张鲁从益州分离,并且成为了刘璋最大的外敌。
除了外敌张鲁,刘璋内部还有一个赵,赵立刘璋的目的就是要当权臣,刘璋虽然继位了,但是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张鲁和赵都是父亲刘焉生前比较看重和重用的人,如今一个成了内忧,一个成了外患。”
别看刘璋暗弱无能,但人家确实有点本事,不然不可能在益州牧的位子上坐那么久。
况且这家伙性格宽厚,对待蜀地的百姓有说法。
张鲁也是这样,干的事情有些不地道,但对于汉中百姓没得说。
所以看待历史不能只看对错,也要看立场。
张鲁与刘璋对立,真说道的话两人都有过错,张鲁对待上司态度恶劣,上司杀了张鲁家人。
张鲁错在前,刘璋错在后。
两人随后开始交战,甚至打了好久的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操作妥妥的有病,俩人都有大毛病,但两人对百姓可以。
曹操摸了摸胡须,眉头微皱道:“张鲁占据汉中,等于切断了益州与关中的联系,益州相当于被锁在里面了。”
何青点了点头道:“不错,刘备能够入蜀,根本原因就是张鲁与刘璋反目,刘璋又吃不下张鲁,就请刘备作为外援入川讨伐张鲁。”
“引狼入室,驱虎吞狼。”贾翊忍不住摇了摇头。
何青耸了耸肩道:“刘璋没办法,只能请刘备过来,不过这是后话,我们先说当下,刘璋破局的关键就在东州兵身上,东州兵并非真正的军队,而是流民、难民组建的军队。
因为都是外面涌入巴蜀的流民和难民,所以东州兵的纪律很差,就象兵痞一样,经常劫掠蜀地的百姓,刘璋宽厚仁慈,没有威严,根本管不住东州兵,这就让不少蜀地的士人对刘璋产生了不满。
再说赵这个人,从刘焉时期就跟着来到益州,又多次击退外敌,同时有扶持之功,可谓益州真正意义上的大权臣,公元200年,赵按耐不住野心,准备将刘璋端走,关起门来自己坐益州之主的位置。
我刚才说了,东州兵劫掠百姓,引起益州本土势力和士人的不满,赵的这个行为得到了益州势力的支持,然而意外来了,东州兵到处劫掠,刘璋管不住,索性懒得处理,如今赵要是上台,东州兵担心受到清算,选择力挺刘璋。
东州兵的战力很不错,把赵和益州军打的节节败退,赵最终兵败身死,刘璋自此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其实在我看来,刘璋多少有点运气爆棚了。
这时候朝廷和天子在曹操手里,听闻益州的混乱,曹操就征召刘璋入朝当九卿,刘璋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回去,曹操这么做其实就是随便搞一下,万一刘璋是傻子真的受召入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