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有时候怀疑,黑刘邦的人是不是与黑刘备、诸葛亮的人是同一批人。
说刘备诸葛亮军事不行,何青也就认了,要黑人品的话,真的忍不了。
合著当时的人们都认可,后续朝代的皇帝、臣子都认可,就你不认可呗。
项羽、曹操屠城就是真英雄。
刘邦、刘备约法三章和携民渡江就是真小人?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是假的?
何青不懂,也理解不了。
刘宏笑眯眯的看着何青,刚才何青说到情不自禁处流露出的激动,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货真价实的情绪。
这小子看来是打心底里佩服太祖皇帝。
好!
“好了,不说这个事情了,后世之人看不到历史,任凭他们去说吧。”刘宏主动跳过了这个话题。
何青点点头道:“通透!”
刘宏淡淡道:“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之前说过除了我东汉存在宦官乱政的现象,后世还有唐朝和明朝也有这个现象?给我仔细说说。”
前面没提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不打算对张让等人动手。
如今张让和赵忠被杀,宦官乱政就得仔细说说了。
何青可是将宦官乱政,总结为东汉亡国的原因之一。
蹇硕有些紧张,皇帝突然问起宦官之事,加之张让和赵忠的遭遇。
皇帝该不会打算对所有的宦官动手吧?
先前何青给他讲了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不知道皇帝听了以后是什么样的反应。
何青意外的问道:“陛下怎么问到宦官上面了?”
“世家、军阀、天灾、异族都说过了,就剩下宦官与后宫了,我一个一个问。”刘宏颇为得意的笑了笑。
何青捏了捏下巴道:“行吧,那我就说了,华夏历史上宦官乱政最严重的就是东汉、唐朝与明朝了,其中唐朝宦官乱政现象最严重,其次为东汉,明朝最后。”
唐朝的宦官掌握禁军、兵权,在某一阶段俨然从皇权的依附进化为皇权的主导。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李隆基那里,不得不说李隆基后期真的一言难尽啊。
大唐在李隆基的手里面走向了盛世,然而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谁能想到盛世过后大唐就步入了下坡的道路。
节度使以及宦官乱政的现象,都是从他李隆基这里开始的。
东汉复灭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宦官,后面的魏晋南北朝等朝代都借鉴了东汉的教训,对宦官严加防范,偶尔会跳出来一个宦官,但掀不起什么大浪。
隋朝的时候创建了专门的内侍省,相当于将东汉的大长秋与中常侍合并在一起。
大长秋隶属于皇后体系,中常侍为皇帝体系。
到了大唐之后,宦官只负责宫廷之事,政事想都别想。
直到李隆基中后期,他开始任用宦官,最着名的就是高力士。
后面的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等皇帝,使得宦官逐步掌握禁军,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唐朝宦官的经典杰作——甘露之变!
有了兵权的宦官,与军阀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
东汉的宦官说是没有兵权,实际上掌握了一些武装力量。
况且封侯者众多,且在与士人的斗争中全胜,甚至能够挟持太后、天子。
从汉和帝开始,宦官登上历史舞台,一直持续到少帝刘辩,也够夸张的了。
至于大明的宦官,厉害是厉害,名气也是真大,但对于皇权和朝廷的危害程度,远不及汉唐。
说来也是很有意思,华夏历史上三大巅峰朝代,汉、唐、明,都有宦官乱政的现象。
何青清了清嗓子道:“唐朝的宦手里可是有兵权,他们掌握了禁军,慢慢的就能控制皇帝了,宦官是皇权的衍生品,依附皇权而生,但有了兵权,性质就变了。
宦官能够废立皇帝,甚至杀死皇帝,挑选一个容易控制的皇帝登基,这就导致唐朝中后期的皇帝都活在宦官的阴影下,跟唐宦比起来,东汉的宦官就显得那么乖巧了。”
刘宏不由自主的看了眼蹇硕,他在未来创建西园军,任命蹇硕为统率。
这不就是将兵权交付给了宦官!?
蹇硕也有杀死何进的打算,仔细想想的话,一旦蹇硕成功杀死何进,那么刘辩也好,刘协也罢,岂不是都成了蹇硕的傀儡。
何进死后,蹇硕势必要吞并、吸收何进的军队。
等同于最后换了个人当权臣
蹇硕对刘宏忠诚不假,但也仅仅只忠诚刘宏,刘辩和刘协年幼,不可能压制住蹇硕。
刘宏越想越觉得恐怖,以至于看着蹇硕的眼神变得阴森。
“陛下,奴婢对陛下忠心耿耿啊。”蹇硕快哭了,慌张的跪在地上表忠。
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做事,稍不留神就会没命。
王甫、曹节、张让、赵忠,四位大宦官就是前车之鉴。
刘宏冷哼道:“最好是这样,起来吧。”
何青笑了笑道:“蹇硕以前问过我唐朝和明朝宦官的问题,我给他讲了讲,他应当不会有那种心思。”
“看来禁军不管是掌握在士人还是宦官的手里,都是不安全的。”刘宏深沉的叹了口气。
士人与皇权处于对立,双方互相吞噬对方。
宦官依附于皇权,可一旦权力膨胀,反而容易反噬皇权。
既然宦官与士人都不行,那么宗室呢?
刘宏问道:“如果用宗室来掌控禁军,你觉得如何?”
“不行,宗室一样,这与谁掌握禁军没关系,因为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产生变化。”刘宏缓缓摇头。
权力这个东西但凡握在手里,带来的爽感就是无限大的。
试想一下,人人见了你都要行礼、跪拜,人人见了你都要谄媚,那样的场景多么的令人愉悦。
刘宏想了想道:“有道理,那么唐朝的宦官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唐朝的皇帝们就没有反制的手段吗?”
何青叹道:“有,作为一个皇帝,怎么可能愿意让宦官欺压自己,后期的唐皇想收回皇权,除掉宦官,甚至与朝臣联合,结果都失败了,就如同东汉的情况一样,仿佛宦官与士人、臣子斗争,从来都是胜利者一样,明朝也是宦官占据上风。”
说来也是奇怪,汉、唐、明三个朝代的宦官,都是占据上风,甚至保持不败。
本质原因就是宦官与皇权一体,得到皇帝的授意,这些宦官从最开始就处于优势。
再加之宦官稍微有点脑子,对付朝臣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