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
——
刘虞作为汉室宗亲,德高望重,在幽州的声望很高。
鲜卑、乌桓人对他敬佩有加,他治理下的幽州民生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因其出色的政绩,最终调回京师任职。
前阵子皇帝提拔刘虞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台事务。
有刘虞在尚书台,尚书台的事务几乎不会堆积,再加之皇帝每日都来,这一众尚书的工作减轻了许多。
关于何青是何人,刘虞没有心思猜测,反正陛下封何青为侯,定然不是心血来潮。
“令君,您是不是知道何青?”还是有人忍不住好奇发问。
刘虞眉头微皱道:“不该问的别问,昨夜陛下处置了中常侍赵忠,你们抓紧时间草拟诏令。”
那位尚书缩了缩脖子,招呼众人开始工作。
刘虞深沉的看着众人,不由得摇了摇头。
好奇心人皆有之,他心里面自然对何青很好奇,可他的理智能够压制好奇,所以不该问的从来不问。
脚踏实地的做事才是王道!
刘虞喃喃自语道:“这何青到底是何人?怎么以前从未听说过?”
理智归理智,但突然出现的何青,身份着实令人猜不透。
正当他思绪连篇之时,皇帝的声音从尚书台外传来。
“这个何青在两个月前救了朕,朕先前未曾封赏,此次他检举张让、赵忠有功,朕自当要封他侯。”
刘虞心里一惊,立马到外面迎接。
其馀的尚书赶忙发下手头的事务,一齐到外面列队恭迎。
“臣刘虞拜见陛下。”
刘虞牵头,众人行礼。
“都免礼吧。”刘宏乐悠悠的抬了抬手。
刘虞起身,看到了皇帝身后的卢植,再次行礼道:“卢公。”
“令君。”卢植不敢托大,赶忙回礼。
刘虞的德行毋庸置疑,再加之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对幽州的治理出色,他打心底里敬佩不已。
卢植就是幽州人,对幽州的情况一清二楚。
能把幽州治理到那般的程度,可见刘虞的能力很出众,至少卢植自认为不如。
“伯安呐,这段时间在尚书台可觉得枯燥?”刘宏走进尚书台,左右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
比起之前的尚书令,刘虞在任期间管理的井井有序,这才是尚书台该有的样子。
宗室之中能有刘伯安这样的人,皇帝非常的欣慰。
“臣不觉得枯燥,能够为陛下处理国事、朝政,臣从中学到很多,也接触到一些此前从未了解过的事务,臣感激陛下给臣这个机会。”刘虞态度谦卑,眼中流露着感激。
世人都说皇帝昏庸无道,可在他看来皇帝绝非昏君。
至少他任尚书令这一时期,皇帝不说每日都来,基本也两天来一次,甚至在夜间偶尔也来尚书台检查工作。
此等亲政的皇帝,怎会是无道的昏君!?
早些年的刘虞对于人生很迷茫,因为朝堂上过于黑暗,不过他并未放弃心中的理想,从县吏一步一步做起,成功晋升为名满天下的大士人。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刘宏心里舒坦,开心道:“你能有这样的觉悟,朕很欣慰,你在尚书台也不断了,朕打算调任你到扬州,你觉得如何?”
此来尚书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刘虞调到扬州。
扬州那片地方山林众多,大量的越人居住在那里,导致之前的朝代不怎么发展。
何青曾说过,扬州在后世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把扬州发展起来,开垦荒地,一来能够为北方、中原的蝗灾作为补给,二来可以打破北方、中原制霸资源和经济的局面。
原本皇帝打算在几年之后发展扬州,这几日慎重考虑之后,决定立即派人过去。
刘虞品行俱佳,又能与异族相处和睦,显然为最合适的人选。
别挑个州牧过去,还没开始发展,三天两头跟越人打来打去的。
“扬州?”刘虞愣住了。
刘宏点了点头道:“不错,那个地方与幽州的情况差不多,你可有信心呐?”
“臣有信心。”刘虞反应很快,立马表态。
皇帝既然当众说出这件事,想来提前就定好了人选。
没得选
刘宏满意道:“有信心就好,朕会给你派一个帮手的。”
刘虞疑惑道:“谁?”
“即丘长臧洪。”刘宏嘴角上扬。
臧洪是何青点过名的人,虽说没有诸葛亮、荀彧那般重点提及,但也表露出了肯定。
刘宏早就命蹇硕调查臧洪的仕途,十五岁拜为童子郎,进入太学学习,之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部下琅琊郡即丘县的县长。
此时的臧洪就在即丘县任职,并且还很年轻,二十出头而已。
既然要重点培养,那就需要给臧洪一个平台。
扬州就很不错,再加之有刘虞这位德高望重的人带着,要不了多久,这个臧洪绝对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国之栋梁。
况且臧洪是徐州广陵郡人,与扬州非常近,对扬州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做起事来不会太麻烦。
刘虞想了想道:“臧洪可是故扬州刺史臧旻之子?”
“不错,就是臧旻的儿子。”刘宏见一众尚书拘束的站在那,便走出了尚书台。
刘虞和卢植一起跟着出来。
“陛下,可否告知臣扬州是打算”刘虞尤豫了一下,还是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
刘宏头也不回道:“朕打算发展扬州,你到了扬州以后先与越人打好关系,让他们不要搞事情,后续开垦荒地,朕会将一部分流民、难民送到扬州,这批人就是扬州的第一批外来农户。”
“发展?臣明白了,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不辱命。”刘虞深吸一口气,了解了皇帝的心思。
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他擅长的,结交异族,稳定局势,发展农桑与经济。
全都是拿手和在行的!
刘虞这下心里有谱了,也不再忧虑和顾忌。
刘宏语重心长道:“朕会直接任命你为扬州刺史,故扬州刺史调回雒阳,臧洪给你打下手,你二人一定要配合好,另外你可以多多指点臧洪,朕希望臧洪在将来能够接替你成为镇守一方的贤良。”
“臣明白。”刘虞点了点头。
刘宏转过身道:“你的儿子刘和,朕会安排他进入御史台历练一番,等时机成熟以后朕会将他派到幽州。”
“臣替和儿叩谢陛下天恩。”刘虞欣喜若狂,连忙跪地磕头。
刘宏朝卢植使了个眼色,卢植上前阻止了刘虞的跪拜。
“你为大汉做了许多,朕也要回报你,你到了扬州以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向扬州当地的寒门子弟宣传一下朕开办的科举,另外朕会给你一笔钱,你要在那里创建纺织厂,生产蔡侯纸。”刘宏迈着步子向前。
刘虞紧随其后,思考着皇帝的这些话。
科举、蔡侯纸,包括没有提及的医疗改革,这些都是皇帝在意的事物。
之前的几次朝会,皇帝或多或少提到了这几件事。
刘宏继续道:“朕给你十年的时间,把扬州彻底发展起来,让扬州成脱离不毛之地,成为南方的重地,同时让那里的寒门子弟与士人接纳科举,推行蔡侯纸,朕后续还会派遣医者过去。
十年之内朕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扬州,一个崭新的扬州,一个不亚于中原的扬州!”
既然要做,那就不能畏手畏脚,大张旗鼓的去干。
有他在刘虞身后站着,但凡敢阻止的人,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
刘宏哼道:“如果扬州的世家、豪强不愿意,朕许你特权,可先斩后奏,将这些人诛杀,但记住了,不可一次性杀完,这些世家对你而言有很大的帮助。
你在幽州做过这些事情,不用朕教导你怎么做,总之一句话,谁阻拦你,你就杀谁,朕会给你最大的支持,军队你不用担心,朕会给你找一个榜手。”
“帮手?”刘虞再一次愣住了。
一个臧洪还不够,又要找一个帮手?
谁?
哪个人能入皇帝的法眼?
刘宏见刘虞好奇,忍不住笑道:“别猜了,你猜不到的,这个人是董卓,朕会给董卓一万军队,由他为你保驾护航。”
是的。
皇帝打算用董卓!
何青所讲述的董卓,那是在他驾崩之后。
至少在这个时期的董卓,并没有完全的产生野心,反而还想着凭借军功升迁。
此时董卓为河东郡太守,手下正好有一批追随他的凉州军队。
你董卓不是想升迁么?
你董卓不是想结交士人么?
你董卓不是在凉州的威望很高么?
行。
我把你调到扬州,给你升迁的机会。
再把你送到刘虞身边,让你结交士人,刘虞可是天下名士。
凉州对于大汉很重要,董卓留在那边是个威胁,索性远离凉州,把你从大西北送到大东南。
如此一来,一石二鸟。
既解决了董卓的隐患,又能发展扬州,何乐而不为。
相信以董卓的性格,扬州的那些世家、豪强恐怕要喝上一壶了。
别说刘虞想不到是董卓,卢植怎么也想不到。
卢植忧心忡忡的开口道:“陛下,这董卓是恶狼,而且您今日将要在城中诛杀李傕、郭汜,这么做会不会有隐患?”
“朕会告诉董卓怎么做,你们不需要询问理由,按照朕说的做即可。”刘宏微微侧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两人见此也只好不再质疑。
馀下的时间刘宏又交代了一些事,便让卢植和刘虞尽快完成对赵忠罪行诏书的起草。
赵忠和张让的罪行要公布天下!
从尚书台离开,刘宏直奔玉堂殿,兴奋的想要将他的任命告诉何青。
何青知道以后一定会夸赞他的?
一定会!
到了玉堂殿,蹇硕等人正在忙活着运送金子。
众人见皇帝过来,丢下金子去迎接。
何青听闻动静,从殿里走了出来。
“何青啊,你猜我刚才干什么了?”刘宏兴高采烈,象极了一个孩童。
何青挠头道:“您干什么了?”
今儿个是抽了哪门子的风?
平常不这样啊!
何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总觉得皇帝是不是发神经了。
这也正常,男人嘛,一个月总得有那么几天不正常。
刘宏拉着何青进殿。
蹇硕看着这一幕,尤豫了一下,将手里的金子交给方纮,匆匆的跑进去。
刘宏大笑道:“我刚才任命刘虞为扬州刺史,让臧洪与董卓跟着他一起去扬州,你不说要发展扬州么,我把这三个人派过去,你觉得怎么样?”
何青嘴角抽搐了一下,合著是为了这事啊
他刚想说安排的不怎样,发展扬州光是这三人远远不够
但转念一想,皇帝这般的高兴,这么说岂不是扫兴。
何青伸出大拇指,赞叹道:“陛下的任命当真英明啊。”
“这应该是我这几年来最英明的一次任命了。”刘宏得到了何青的夸赞,心满意足的摸了摸肚子。
何青问道:“陛下能不能告诉我,刘虞和臧洪去我可以理解,安排董卓过去又是什么意思?”
刘宏将安排董卓去的理由讲了一遍。
何青听完以后没办法评价,这么做看起来也很不错,但董卓这个人吧
终究是个隐患。
怕就怕扬州的世家、豪强拉拢董卓,万一把董卓给策反了,一万的凉州军可不是说镇压就能轻松镇压的。
不过皇帝已经下达了指令,并且看起来胸有成竹,何青就不扫兴了。
“安排董卓我不评价,不过让刘虞去确实挺合适的,他这个人最擅长调和各方的关系。”何青对于刘虞还是很肯定的。
幽州比扬州乱多了,人家能得到各方势力的尊重与认可,光有声明可做不到。
历史上的刘虞先任幽州刺史,这时期幽州很稳定。
待刘虞回到雒阳,幽州的混乱又开始了。
直到刘虞出任幽州牧,乌桓、鲜卑等异族又老实了下来。
这群异族人谁都不认,只认刘虞这么一个人。
至于以后让刘和去幽州历练,恐怕也是皇帝看重了刘虞的名号。
刘和怎么说都是刘虞的儿子,那些异族应当会卖给刘虞一个面子。
何青点了点头道:“总体来说可以,说实话我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决定发展扬州了。”
“一开始我也想等等,毕竟天下还不稳定,但扬州又不是中原,况且发展起来需要许多的时间,尽早开始吧。”刘宏也有自己的考量。
何青舔了舔嘴唇道:“行,您是皇帝,怎么样都行,只要您开始了改变,就不枉我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