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剧透未来,汉灵帝崩溃了 > 第72章 三省六部的雏形在东汉

第72章 三省六部的雏形在东汉(1 / 1)

刘宏笑吟吟的望着何青,别看这小子说了一大堆,重点却一句没提。

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内容是什么?

诸葛亮如何治理蜀中的?

赤壁之战曹操又是怎么败的?

汉中之战刘备怎么赢的?

关羽进攻襄阳的原因是什么?

刘宏心里一连串的疑惑,他很想问出来,但也明白真说的话,恐怕要到天亮了。

罢了。

刘宏沉默片刻后抬头道:“我打算组建一个新的台阁。”

“信新的台阁?您打算更换尚书台?”何青有些不理解这么做的原因。

尚书台无需改革什么,按部就班即可,削弱掉一部分权柄给别的公卿或官署就行。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其雏形就是两汉的中朝与尚书台、侍中寺等制度。

刘宏摇了摇头道:“尚书台保留,组建一个为我服务的决策机构,既然要改革,那么政令需要多人商议。”

何青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想多找一个人来一起决策。

通俗点讲大家商量着来。

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应该与他剧透的名臣有关。

何青笑道:“陛下是准备组建一个由诸葛亮、荀彧、周瑜、陆逊等人决策的新台阁吧?”

“不错。”刘宏一副朽木可雕的神情。

既然人才这么多,那就全部利用起来。

集合天下有能力者,共同改革大汉,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刘备与诸葛亮能留下君臣如鱼得水的典故。

他刘宏就不能与臣子同样如鱼得水?

放着众多良臣不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刘宏一想到这里,整个人雄心壮志,认为大汉复兴有望,甚至几年之内就可以做到。

将来后世的人称呼他为“千古一帝”,想想就觉得爽哉!

刘宏假装咳嗽了一下道:“你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怎么样?”

何青觉得没问题,点头道:“可以是可以,秦汉用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后世的朝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改与创新,有了三省六部制。”

“你给我说说这三省六部。”刘宏一下子来了兴趣。

何青边走边解释道:“三省六部的雏形是东汉末期的您这里,东汉的尚书台,以及原先成立又废除的秘书监,还有您创建的侍中寺,这就是三省的由来。”

要么说两汉在华夏历史的意义非凡,因为两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上接三代,延续秦的大一统。

下传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由于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以至于西汉没有能够借鉴的朝代,只能自行的摸索与探寻。

这里就不得不提汉武帝了,何青认为这位就是千古一帝,没什么可争议的。

人无完人,汉武帝在某些方面确实很差劲,但对于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这个人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正是在汉武帝手中,皇权达到顶峰。

就这还只是武帝的一部分,对外的扩张,对内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这四位确实是帝王之中的巅峰选手了。

许多人评价赵匡胤也配?

在何青眼中,宋太祖不仅配得上,还胜过了朱元璋。

不管怎么争论,古之帝王前列,必有汉武帝一个席位。

记得有人这么总结过,嬴政开发了一款游戏,但因为各种漏洞,导致游戏很快泯了。。。

李世民吸收前面众多玩家的经验,最终成为这款游戏的天花板玩家。

后续的赵匡胤、朱元璋等人,在某一阶段成为无可争议的天花板,但距离李世民还差了一些。

除了提到的这些人,还有一部分玩家,对游戏也有很大的贡献,比如北魏孝文帝、隋文帝等等。

这些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赋予了华夏历史传奇的色彩。

何青并不崇拜某个皇帝,毕竟皇帝代表的是统治者,但皇帝为华夏带来的功绩,值得人尊敬。

扪心自问,纵使是穿越而来,让何青成为某个皇帝,难道就能做的更好么。

答案是不一定。

不可小看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后世之人真不一定比古人强。

何青深吸一口气道:“三省六部制是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为内核,以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为执行机构的一种官员体系,相当于把丞相的权柄一分为三,也是分化相权的产物。”

“你这么说我明白了。”刘宏一点就透,理解了何为三省六部。

看起来是新的,实际上离不开三公九卿的影子。

刘宏心里美滋滋道:“看来这后面的皇帝用的都是我大汉的老东西,只不过给改了一下。”

“可以这么说。”何青点了点头。

话糙理不糙。

别看大汉自行摸索,后面那么多皇帝,能比大汉皇帝们做得好的就那么几个。

华夏帝王前十,两汉最起码三帝上榜。

“这个三省六部先放一放,我决定征召荀彧入朝,你再给我推荐一些有治国之才的人进来。”刘宏光听六部的命名就理解了大概,索性暂时放一放。

何青摸着下巴沉思道:“徐州的二张可以,鲁肃也行,毛阶、刘晔等等,这些人都可以,哦对了,陛下,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什么?”刘宏疑惑的看着何青。

何青目光微动道:“益州那边有两个道教的分支,类似太平道那种,一个是天师道,一个是五斗米道,这两个道教在益州很有影响力,陛下可以收拢过来为大汉所用。”

东汉末年的混乱,也可以理解为儒道之争。

儒是世家士人、公卿百官。

道是底层之人。

西汉开国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这是重用道家。

汉武帝以后儒家兴盛,虽然不是真的罢黜百家,但儒家显然最尊贵。

张角的崛起,其实就是道家以另一种方式心生。

东汉末年体现的不太直白,后续的朝廷可都明白,尤其佛教传入华夏以后。

刘宏不解道:“怎么突然说这个了?”

何青挑了挑眉道:“因为道教也是一种舆论,一个可以与底层百姓直接接触的舆论,利用太平道对付豪强,利用天师道和五斗米道收拢人心!”

天师道与五斗米道最开始不是一个门派,张道陵在巴蜀创立的是天师道。

第二代天师是张道陵的儿子张衡,不是地动仪那个。

第三代天是张鲁。

这三人是祖孙三代人。

五斗米道的领袖是张修。

你看看,东汉末年不姓张,根本传不了道,于吉是个例外哈。

五斗米道与天师道的合并,就是在张鲁这里,他杀死了张修。天师道吞并了五斗米道,从此合二为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刑部打工:卷死怨种同僚 规则怪谈:龙国守护神是全球唯一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我的99位大佬夫人 总裁,你的前妻又跑了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美利坚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从啃老苏明成开始,画风逐渐沙雕 大周九皇子 夫人她超温柔,厉鬼见了都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