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去往长秋宫一事,当时就有人禀告给刘宏。
刘宏并未太在意,皇后在南宫的势力不小,却也仅限于南宫之内,政令到不了台阁。
意外的是何青主动过来将这件事如实说出。
不放在心上是一回事,何青的态度是另一回事。
刘宏满意何青的作为,故意打趣道:“你替皇后求情?看来你们姐弟情深啊。”
何青轻笑道:“姐弟情深谈不上,如果不是我因为特殊原因得到您的信任,恐怕皇后根本不会把我这个何氏的养子放在心上。”
前身入宫的时间可不短,何皇后真要愿意,前身不可能不升官。
一直当羽林郎,不就是为了监控皇帝的一举一动。
没有这档子事,何皇后永远不会看重“何青”,归根结底就是利益。
刘宏对于何青的回答很认同,当即问道:“她是让你替宦官求情的吧?我想想有谁赵忠和郭胜?”
“是,赵忠和郭胜也在长秋宫,那赵忠真有钱啊,只要我能为他说情,他愿意给我千金。”何青并不意外皇帝能猜到,猜不到才不合格。
一个合格的皇帝,帝王权术不过基本。
连身边的宦官、妃嫔都无法驾驭,如何去驾驭满朝的大臣。
要知道皇帝是继承来的,而朝堂的文武百官,大多数是凭借出色的能力,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袁隗、崔烈、荀爽这些天下名士,哪个没点本事?
如果皇帝是个不懂权术的人,终会被这些老狐狸玩成傻子。
汉灵帝的权术挺优秀的,借助宦官力量夺权,对待桓帝的皇后窦后也没有赶尽杀绝,反而让她住在北宫之中享福。
至于王甫、曹节等老宦官,也是用完了立刻诛杀。
何青笑道:“陛下,御史台的改动和张让被杀恐怕让宦官们感到恐惧,您打算怎么处理赵忠?”
十常侍遗留下来的问题很严重,不妥善处理的话,容易宦官、士人两边不讨好。
别看宦官依附于皇权而生,经过这么久的发展,十常侍的势力遍布各地。
二元君主制不单单在士人中存在,士人与宦官之间同样能够创建。
你汝南袁氏有门生故吏,人家张让也有门生故吏。
士人的体量太庞大,有人投奔清流,自然有人支持宦官。
刘宏想了想道:“赵忠和郭胜暂时不动,既然他愿意给你千金,那你接着就是,先拿高望开刀。”
何青有些无奈道:“以长秋宫在禁中的眼线,皇后那边肯定知晓我来到了云台殿,您不动赵忠,或许会给皇后带来一个错觉,那就是我说服了皇帝,我怕长秋宫以后经常来找我啊。”
“怕什么?有我在,没人能对你怎样,你尽管与长秋宫接触,况且你名义上是何氏的族人,与皇后走动一下对你没坏处,你总要娶妻生子吧?难不成要改回本姓?”刘宏兴致勃勃的看着何青。
何青一想也对,回去基本没戏,留下来总要成家。
何氏树大好乘凉,有这个一尊大佛在,别人不敢动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辩与刘协之间,皇帝更倾向于谁,这点至关重要。
将来刘协继位,何氏定然遭到清洗。
何青摇了摇头,想的太多了,就算汉灵帝在189年死,那也有五年的时间。
到时候是个什么状态,谁都无法预知。
“有陛下的话,那我就放心了。”何青心里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来之前多少有些忐忑,生怕皇帝动怒。
好在皇帝善解人意,认可的同时也理解。
何青长舒一口气道:“那我先回去了。”
“慢着。”刘宏站了起来。
“陛下还有什么事情?”何青疑惑的看着皇帝,心里不禁嘀咕。
不会又想让剧透了吧?
已经大半夜了,千万别问。
刘宏看出何青的心思,不怀好意道:“你就那么不想剧透?”
何青摇头道:“不,剧透的太多了,总得消化一下不是,况且我继续剧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历史已经改变,未来的那些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了。”
“谁说没有意义?未来的事不仅能让我明白一些道理,还能让我看清一些人的本质与品性,诸葛亮、陆逊、周瑜、荀彧,这些人你都重点提及,现在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刘宏笑吟吟的走下台阶,来到何青的面前,重重的拍了拍何青的肩膀。
何青人麻了,真不该来云台殿,就该等明日再来。
这下好了,皇帝显然是好奇心大起。
不满足对方的好奇,今夜恐怕别想睡觉了。
何青叹息道:“好吧,陛下想听谁的?”
“你说诸葛亮是后世人臣的典范,就从诸葛亮说起吧。”刘宏转过身走回台阶,将刚才手写的东西拿起来。
让何青继续剧透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把何青重点提到的人都记了下来。
只不过何青恰好这个点过来,索性就问一问诸葛亮等人的事迹。
用何青的话来说,诸葛亮、陆逊、周瑜这些人在董卓入京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天下大势并非他们的舞台。
何青缓缓点头道:“在讲述诸葛亮之前,我给陛下念一下诸葛亮所写的一篇表文吧,这表文在我们后世被列入了课本之中,要求学生们背下来。”
“哦?什么表文?”刘宏好奇心上来了。
何青讲道:“表文是出师表,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我简单的说一下,当时已经三分天下了,曹操、刘备先后离世,曹丕篡汉自立建国称魏,季汉蜀国经过几年的恢复与发展,国力慢慢有了一定的提升。
诸葛亮为了完成先主刘备匡扶汉室的遗愿,决定发动北伐,在临行之前他写下出师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与态度,出师表的内容并非单一的诛贼、讨逆,还有对皇帝刘禅的担忧与不放心。”
《出师表》其实可以看作一个老父亲对孩子的寄托,里面参杂的情绪是复杂的。
刘禅是公元207年出生,而诸葛亮就在这一年与刘备相识。
这么说吧,诸葛亮是看着刘禅长大的,并且在刘备死后就是由诸葛亮来教导刘禅。
《出师表》分为前与后两篇,为人熟知的是前篇。
何青蕴酿了一下,缓缓开口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云台殿内响起了何青端庄的声音。
殿外的蹇硕能零星的听到何青的声音,他疑惑的来到门边去听。
《出师表》的内容不算多,何青记得很清楚,上学背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
等长大了以后再去看,不需要死记硬背了。
刘宏静静的坐在主位上,双目失神,好似失去了魂魄一般。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何青说完之后长舒一口气,这应当是他背的最流畅的一次。
皇帝依旧沉浸其中,口中不断的重复出师表的内容。
何青没有打搅,而是盘膝而坐,等待皇帝结束感悟。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左右,还是蹇硕那厮开门进来,将皇帝的思绪拉了回来。
“陛下,快子时了。”蹇硕紧张的提醒。
刘宏缓缓睁开眼睛,喃喃道:“好一个诸葛亮,好一篇出师表!”
何青起身,示意蹇硕关门,笑了笑道:“南宋诗人陆游作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郡人,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他是历史上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等等,也是历史上着名的名相。”
“了不起,真了不起,这样的人能生在我大汉,当真是天佑大汉啊。”刘宏欣慰的笑了笑。
何青点头道:“诸葛亮的家族琅琊诸葛氏并不是世家,顶多算豪强,在曹操屠徐州期间,诸葛家为了避祸便逃亡扬州投奔袁术,后来诸葛玄与朱俊的儿子朱皓争夺,诸葛亮最终去了荆州南阳郡隐居。
他与当地的士人、学子结交,很快就有了名声,并且诸葛亮也和荆州的四大世家联姻,创建起了关系,可以说诸葛亮是士人的代表,而他在将来也会成为荆州世家、豪强等士人的领袖。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了许久,一直没有出仕,他不会投奔曹操,因为曹操残忍无比,而他更不会去投奔孙氏,所以就留在南阳等,等那个能给他提供舞台的人出现,这个人在公元207还是出现了,他就是刘备。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堪称古今典范,君臣二人如鱼得水,成为了一段假话。
刘备丢了徐州以后先投奔袁绍,后来又南下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收纳了刘备,命他在南阳郡抵御曹操,在刘备之前,原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也投奔过刘表,刘表也是将张绣安排在南阳。
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北方以后,把目光放在了荆州,于是派军进攻荆州,刘备作为第一道屏障,自然挡不住曹操的大军,正是在此期间,他从徐庶的口中得知诸葛亮的存在。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请了足足三次,这是后世的三顾茅芦典故,两人在草庐之中商议天下大事,诸葛亮为刘备进行了规划,这是后世着名的隆中对。
之后刘备军携民渡江到了江夏郡,而刘表的次子刘琮果断投降曹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备想要度过难关,唯有联合江东的孙权。
于是赤壁之战就爆发了,曹操大败而归,刘备凭借赤壁的一把火,迅速占领荆南四郡,而后向孙权借用南郡,以此为基础打开了通往益州的门户。
此时的刘备就如同蛟龙入海,猛虎下山,一改十多年的颓废与失败,成功迈向了人生的巅峰,刘备手持三分之一的荆州与整个益州,又在汉中郡正面击败曹操,一时间声势浩大,直到这个时候,如果按部就班的执行隆中对,不说五成的可能,起码有三成的可能匡扶汉室。
但终究是大汉的气数尽了,关于坐镇南郡,在看到汉中之战刘备获胜之后,他趁势北伐,发动了着名的襄樊之战,这一战关羽斩庞德,擒于禁,围曹仁,退徐晃,水淹七军,史书称之为威震华夏!
然而曹操与孙权联合,共同对付关羽,孙权背弃盟约,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南郡,致使关羽大败,最终遭到吕蒙的杀害。
刘备听闻此噩耗,或许是为报关羽之仇,也或许是因为手下许多人的故乡以及士卒的家属都在荆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选择进攻孙权,然而又是一把大火,浇灭了刘备的希望与理想。
成也一把火,败也一把火再往后就是诸葛亮一个人撑起季汉的国力,他治理蜀地,平定南中,开启了北伐之路,在公元234年讨伐曹魏的途中,病逝于五丈原,终年53岁。”
何青这次是一口气讲完了诸葛亮的人生,当然了,比较简短。
皇帝从始至终都在认真的倾听,没有打断他的讲述。
看诸葛亮的一生,那就离不开刘备,君臣二人是绑定的。
其实从最开始的时候,刘备匡扶汉室的希望都是缈茫的,诸葛亮的隆中对成功的概率很大。
首先是中原与北方被曹操平定,偶尔有一些小的叛乱,但掀不起大风浪。
隆中对的待天下有变,这个变化只能说曹操死了。
最后曹操确实死了,但你刘备也死了不是,临死前还把季汉的家底一次性白给了。
好不容易出现的希望,就这么复灭了。
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局势,也不可能不知道益州一地对付中原和北方多州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就跟刘备讨伐孙权一样,难道刘备不知道这么做的代价么,他肯定知道的,可他还是那么选择了。
所以说啊,蜀汉的一群人的确挺浪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