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陈露阳并不知道本书的悲情男二号,已经在展馆门口达成了“久别重逢”的奖牌成就。
此时的他,正跟着高亚宁他们挤在机械与车辆展区的东厅。
这是整个展馆里最热闹、也最嘈杂的地方。
根据会务安排,上午是各厂布展时间。
各地代表团陆续抵达,样车、机床、发动机、液压设备一件件被推上展台。
吊车轰鸣、铁轮碾地,整个大厅象个临时搭起的巨型工地。
会务组的翻译工作间就设在汽车设备展区旁。
办公桌上,堆满了印刷厂连夜送来的外文资料,每一摞都厚得象砖头,纸边还带着新墨味。
十二人的翻译组分成若干小组,趁着评审之前,先对送来的外文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校。
陈露阳所在小组负责的是“汽车设备区”的资料。
桌上摊开的,是来自五家参展厂的外文说明书与展品铭牌样稿。
除了他之外,同组的还有懂法语的罗倩、懂日语的马斌,以及外贸局派来的英语审校员老杨。
至于陈露阳,则是专盯三语之间的单位换算、术语一致性和版式对齐。
四个人分语种分任务,从进了翻译工作间就没闲过。
“有些翻译材料准备的太粗糙了。”罗倩叹口气,忍不住用铅笔敲了敲手册,“法文版里油温表”写成了燃温计”,意思全歪了。”
“我这边更离谱,”马斌指着日文稿,道:
”
离合器踏板”干脆照搬成制动板”,这要真踩一脚踩下去了,车准得翻。”
“小陈,你那边怎么样?”
“我这边也有问题。”陈露阳皱眉看着面前并排摆着的三份手册。
“这份材料里的法文,把油耗写成了7,2l/100k。”
“逗号是法文惯用的小数点没错,但版式把l/100”和k”撇开了,不就挠间距乱了,后面k还漏了不间断空格。”
“两套口径对不上,这如果摆到广交会上,肯定是要把外商绕晕的。
这话一出,罗倩、马斌和老杨都转过头来。
“这个要定个统一口径才行,要不然是要出乱子的。”老杨急道。
“我去找高组长。”陈露阳说完,将三套版本往中间一拢,起身就奔向了隔壁的翻译工作组。
此时,高亚宁正坐在一张桌前,跟两个法文口的同志对着稿件核数字。
在看到陈露阳递交上来的三份说明书之后,高亚宁眉头一皱:“胡闹!印刷厂怎么能在单位上还能犯错误!”
陈露阳解释道:“高组,不全是印刷的问题。”
“原稿里英文本采用的是出口模板,单位是l/100k;但法文本那边是从上一批轻工车辆的说明书套的版式,印刷厂直接照搬,结果排版软件自动改成了法式小数逗号,还把单位间距拉开了。”
“至于日文本,那是去年出口电机项目的译员留下的旧模板,他们的能源统计口径是k/l,印刷厂没改,照旧印上了。”
他指着三份样页,一边分析一边比划:“这就成了三家口径。”
“对内没人注意,可一到预展评审,专家一对照,连油耗方向都反了。
“一个说百公里耗油,一个说一公里能跑几升,这不闹笑话么?”
说完,陈露阳摊出了一本会务资料,将其中一页翻开道:“高组,工业部去年下发的《出口车辆计量单位换算表》里就明确规定,面向英联邦及港澳市场的技术资料,主用l/100k,括注pg(ip)。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07228的燃油消耗单位也是l/100k,法文本和日文本都采用同样写法。”
“英文本后括pg(ip)方便港澳比对,法文本保留小数逗号,日文本去掉k/l,改成l/100k并脚注旧制换算。”
他又翻到说明书的封底:“此外,汽车合格证页脚也沿用l/100k,这样三语统一,既对齐技术备案,又方便广交会资料汇总。”
高亚宁拿着那三份说明书,盯着陈露阳的批注看了好一会儿。
“行,照你的版统一。”
“照你这版定。你去把统一模板抄到那份总册上,盖章后复印三份,立刻送去资料处备案。”
“明白。”
说完,陈露阳迅速回到工作室,把三语说明的修正版并排铺开。
先在英文本上标出标准行距,再依次抄录到那份厚厚的总册上,写完最后一行“l/100k”,陈露阳又仔细对照了一遍页脚的合格证模板,确认三语格式完全统一,这才跑到旁边的复印台复印,随后把文档夹夹在臂弯里,转身一路小跑出了翻译组办公室。
整整一上午,陈露阳就好象是一个陀螺,从这边奔到那边,再从那边奔回到这边。
一上午没喝口水,只忙乎着“统一模版”这一件事。
等到中午的布展铃声响起,上午的工作终于算是告一段落。
陈露阳和白黎累的坐在会务休息区,一人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凉茶水。
“总算把上午的活儿赶完了,下午该轮到专家挑刺儿了。”
陈露阳喉结上下滚动,额头的汗珠顺着鬓角流下。
白黎瘫靠在椅子上:“这哪是翻译啊,简直是机动部队。”
陈露阳苦中作乐:“翻译也是部队嘛,只不过打的,是语言仗。”
午饭时间,大会堂后楼的临时食堂早就排起了长队。
白搪瓷碗碰撞的声音、汤勺敲锅的声音、餐盘摩擦的声音,混在一片热气里,杂糅成一片热闹而嘈杂的回声。
——
长长的队伍在食堂分岔处分成两股。
左边的门牌写着“代表团餐厅”,右边是“会务组食堂”。
左边那边有布帘子遮着,偶尔有人端盘进出,还能看见那头的饭菜比这边精致不少。
蒋晓华拿着饭盒,沉默地跟着同组的同事们,沿着“会务组信道”慢慢往前挪。
刚进食堂,就听锅炉边的师傅正大声吆喝着:“别挤!肉菜没了啊!再等半小时!”
前面队伍里有人不愿意喊道:“怎么才十二点出头就没了?”
大师傅回答:“代表团那边先加的餐,会务组得往后排!”
队伍里的人更不满了:“咱会务组比代表团上班早、下班晚,怎么还吃不上肉!”
“那谁让人家是代表团呢?”另一个人接话,“人家那边有专供口。我刚刚看他们窗口有红烧肉、排骨,还有炒鸡蛋呢!”
“人家是代表团嘛,我们是会务组,差着一档。”
队伍前移一寸一寸,鞋底粘着地面发出“吱吱”的声响。
有人用搪瓷缸接了点稀饭,有人抱怨碗里的白菜太多。
眼看要排到自己,同伴回头问道:“晓华,你要米饭还是馒头?”
“米饭吧。”她下意识答。
“那得快点,听说这锅米饭也快没了。”
蒋晓华点了点头,机械地跟着往前挪,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等打完了饭菜,她端着搪瓷盘,跟同伴们一起在靠墙的一排木桌坐下。
靠旁边那桌,坐着一群跟她们一样从各司局、各办事处临时借调来的年轻人。
————
他们年纪相仿,说话又熟稔,饭还没吃几口,就唠开了嗓子。
“,小林!”
一个卷着袖口的青年笑着喊,“我在电气馆那边看见你原来干过的变压器厂来参展了!”
“真的?!?”
被称作小林的青年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兴奋道:“那我下午可得去打个招呼!没准还能看见我师傅呢!!”
“我跟你一块去!”旁边一个戴着花海牌手表的男青年接茬:“我之前呆过的轴承厂也派代表来了,正好去看看!”
“嘿,那这回可真成返城大会师”喽!”
“可不嘛,我还看见我原来的纺织厂摊位,展板都还是我当年用花格子纸糊的!”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热气腾腾地聊成一团。
“下午要是没任务,咱干脆组个返城代表团”过去串个门儿得了。
“行啊,我都想他们了!”
“老朋友见一面不容易,我看看能不能借个相机,咱们合个影也好!”
“走起!!!!”
桌子的这一面笑声一片,而对桌,却安静得出奇。
蒋晓华坐在那一排,身边坐着几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干部子女。
几个人闷头吃着饭,筷子在碗里的动静都小心翼翼。
“小林”那群人聊到兴头上,忽然,有人笑着转头冲蒋晓华打趣:“晓华,我记得你以前不是在东北呆过吗?”
“听说工业机械馆那边好几家厂子都是那片儿的,要不要下午我们一块去看
看?”
话音刚落,蒋晓华还没等回答,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便冷冷插了话。
“我劝你们几个,最好都别乱跑。”
“你们是不是都忘了上个月机关家属科下发的简报了???”
“《外经贸部机关后勤管理简报》第十二期写得清清楚楚:有个别干部家属未经登记寄外地信件,被退回重寄,须附简要说明。”
“还有,《国家机关工委通报》上个月刚通报过一起私自通信事件”。某处干部子女擅自寄信给地方青年,被认为违反组织纪律,影响机关形象”。
那人不乐意道:“我们这是去打个招呼,又不是寄信。”
女生“啪”地放下筷子,冷冷道:“打招呼?”
“你以为这种事能随便吗?”
“展会期间所有代表团、厂矿单位都是地方接待”,咱们属于中中机关借调干部。”
“没有报备、擅自去接触外单位人员,一样要写检查。”
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压得更低:“再说了,你口口声声老领导”,可文档上写没写原属某厂职工”?”
“没写。那就是社会关系不明”。”
“要真被人问一句你怎么认识的”、怎么联系上的”,答不清楚,够你喝一壶的。”
那几个人面面相觑,笑意全没了。
蒋晓华垂着眼,筷子在碗里慢慢拨弄着,仿佛饭粒都被她搅碎。
女生又道:“别忘了,咱们这批借调来的,全都还没转正,文档还在审。”
“你们都在家属科签过保证书的吧?”
,不与地方单位人员发生非工作接触”,白纸黑字,谁都跑不了。”
那几个原本兴奋的年轻人顿时噎住,笑声嘎然而止。
有人尴尬地笑了笑,挠挠头:“别这么紧张————咱这又不是干坏事。”
“坏事?”女生冷笑。
“去年那个被点名批评的,也觉得自己没干坏事”。
”
“最后还不是挨了处分,他爸的职务都差点保不住。”
桌上彻底静了。
这话一出,桌边顿时安静了。
女生冷静道:“咱们还在思想审查期,这点纪律心得有点数。”
“转正不转正,无所谓,别给家里添麻烦!”
蒋晓华捏着筷子的手,紧了又紧。
最后,只是低下头,将一口饭轻轻咽了下去。
下午,评审正式开始。
第一评审组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周秉然带队,身旁是全国机电总公司总工罗启民,秘书高斌在前引导,几位技术专家和材料专家依次跟进,陈露阳作为大会会务组技术口翻译兼资料连络员,被安排在评审组一侧随行。
负责随时提供外文资料、对照技术说明书,并记录专家的审查意见。
七人一行沿着展区的红绳缓缓往前走。
两侧展台上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展品:
机床、拖拉机、压缩机、电焊机、柴油发动机,还有各省汽车厂送来的样车。
机器的金属外壳被擦得程亮,标识牌上挂着统一编号;
不少展台上还摆着外文说明书和出口样册,隐隐透出一股“走向国际”的昂扬气息。
高斌一边走,一边翻着手里的评审单:“按照组委会安排,下午第一家是省机械厂的小汽车。”
正说着,周秉然馀光一瞥,指着前方一辆小汽车问道:“这是谁家的?”
众人顺着他指着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展台上,一辆小汽车静静停放在展台上。
亮银色的车身在灯光下闪着细微的光泽,金属漆折射出淡淡的蓝晕,连门缝都反得笔直,流线型的轮廓在明亮的展厅里,显得格外漂亮。
一瞬间,评审组众人眼睛几乎同时亮了。
高斌忙答道:“报告领导,这就是省机械厂参展的小汽车。”
周秉然毫不客气的迈着脚步:“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