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狮子大开口
“我接受技术顾问这个职务。”
林涛最终点了点头。
赵副领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陆院长也长舒了一口气。
几个工程师相视而笑,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很好,很好,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相信这种合作对双都有好处。“
赵副领导拍了拍手。
“在技术交流,我希望能够真正做到互惠互利。
林涛继续说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
陆院长立刻表态。
“小林顾问,欢迎你添加我们的技术团队,相信在你的帮助下,我们的研究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聘书很快就准备好了,陆院长亲自在上面盖上了研究院的公章。
红色的印章在白纸上显得格外醒目,正式确立了林涛的技术顾问身份。
等到会议结束,林涛也算是和研究院达成了合作协议。
林涛回到公司后,立刻找到了秦思源。
她正在技术部的办公室里整理着一堆设计图纸,桌上摆放着各种规格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你抓紧列一个设备清单,把我们现在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各种精密仪器和测试设备都写下来。”
林涛的语气带着一种特殊的兴奋。
“越详细越好,包括型号、规格、用途,全部写清楚。”
秦思源有些疑惑的看着林涛,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要这样一份清单。
但她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笔和纸。
第二天上午九点,林涛拿着秦思源连夜整理的设备清单,再次来到省电子研究院。
清单足足有三页纸,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种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从德国进口的蔡司显微镜,到日本的横河示波器,从美国的惠普频谱分析仪,到瑞士的精密测量仪器。
每一样设备都标注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和用途说明。
陆院长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的翻看着林涛递过来的清单。
眉头越皱越紧。
“林同志,这个清单上的设备有点多啊。”
陆院长摘下眼镜,用手绢擦了擦镜片。
他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为难。
办公室外面传来脚步声,有研究人员在走廊里讨论着技术问题。
虽然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淅。
“陆院长,这些设备对我们公司的技术发展确实很重要。”
林涛的语气很诚恳。
“当然,我们也不是白要。”
陆院长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在清单上游移。
他是搞技术出身的人,对于人情世故确实不太擅长。
昨天在会议上,他确实说过要互相帮助,现在林涛提出具体要求,他又不太好直接拒绝。
看着陆院长略带难色的表情,林涛决定给他加把火。
林涛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卷图纸,慢慢展开放在陆院长的办公桌上。
图纸上绘制着复杂的机械结构图,每一个零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陆院长,您看看这个。”
林涛用手指着图纸上的内核部分。
“这是我设计的光栅码盘数字伺服系统,可以将传统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三倍以上。”
陆院长的注意力瞬间被图纸吸引。
他的身体略微前倾,仔细观察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搞技术出身的人,他能够看出这套设计的先进性。
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这种精度在1980年的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是进口设备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且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闭环控制,自动补偿机床的热变形和机械误差。”
林涛继续解释着技术细节。
“理论上可以让普通机床达到精密机床的加工平。”
陆院长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和震撼,这种技术如果能够实现,对整个机械加工行业都将是革命性的突破。
“林同志,这套系统的内核技术是什么?”
陆院长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声音里带着颤斗。
“光栅刻线技术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林涛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分。
“光栅的精度决定了测量精度,而数字处理算法决定了响应速度。“
陆院长重新坐下,目光在图纸和设备清单之间游移。
他的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边是研究院有限的预算,一边是这个诱人的技术方案。
“陆院长,张他们在实验室等您,说是关于昨天那个项目的后续测试。”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陆院长的助理小王推门进来。
“告诉他们我一会儿就过去。”
陆院长挥了挥手,示意小王先出去。
小王退出办公室后,陆院长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林涛身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纠结和尤豫,显然心里在进行着艰难的决策。
“林同志,您说的这套系统,技术难度有多大?”
陆院长问道。
“主要难点在于光栅的刻线精度和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
林涛拿起桌上的钢笔,在图纸的空白处画了几个简单的示意图。
“但是有了合适的设备,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什么技术难点?只不过是林涛的借口而已。
这东西早已经被林涛,应用在满大街都是的水月录像机上了。
他就赌这位老院长根本不会去关心,作为娱乐设施的录像机。
“特别是这台车床,它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是制作精度光栅的关键。”
他的笔尖指向设备清单上的西铁城f12自动车床。
这才是林涛的真正目的,纸上其他的东西,都是在给这台车床打掩护。
西铁城f12自动车床,可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车床之一了。
不仅精度极高,而且工件加工速度也很快。
如果林涛想用红星从无到有,设计这样一台自动车床,估计他的脑袋都得烧冒烟。
陆院长的目光在图纸和清单之间反复游移,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话语中的自信,但同时也担心研究院的预算承受能力。
“陆院长,我们公司愿意自己承担自动车床的费用,只需要研究院帮忙办理一下手续就行。”
林涛利用的就是人的心理,开始先提出一个看似完全不能实现的要求。
再给出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好处。
最后再把自己的要求降到最低。
林涛不相信,这样还不能让陆院长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