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福有双至(1 / 1)

全国直营店的事情,林涛已经定下了大框架,剩下的事情交给王红林去办就可以了。

王红林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表格和地图,密密麻麻的红色圆圈标记着即将开业的连锁店位置。

他拿着一支红色圆珠笔,在bj的地图上又圈出了两个地点。

“张小丽,你觉得这个位置怎么样?”

王红林指着地图上王府并附近的一个标记

张小丽从海峰店赶过来,正站在办公桌旁边仔细研究着各城市的选址方案。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过,眼神专注而认真。

“王府并人流量大,但租金肯定贵得要命。”

张小丽皱了皱眉头。

“咱们在海峰的经验告诉我,还是得找那种居民区边上的位置,既有人气又不会把成本推得太高。”

王红林点了点头,用橡皮擦掉了那个标记,重新在地图上查找更合适的位置。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在办公室里回荡。

“喂,海峰电子。”

王红林抓起话筒。

“王经理,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陈先生熟悉的声音,但语调比平时更加兴奋。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陈先生,您说。”

王红林立刻挺直了腰板,示意张小丽安静下来。

“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欧美市场做推广,水月录像机的反响非常好,德国那边的经销商说,你们的机器质量比日本货还稳定,价格却便宜一大截。”

王红林的心跳开始加速,他能感觉到一个重大机会正在到来。

“现在欧洲那边的订单排队都排到三个月后了,美国市场也刚刚打开局面。”

陈先生的声音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需要你们接下来半年生产的所有水月1型录像机,有一台我要一台。”

王红林差点没握住话筒。

他快速在纸上写下几个数字,按照现在的产能计算,半年的产量至少是三、四千台。

“陈先生,您说的是全部?”

王红林的声音有些颤斗。

“就是全部。”

张小丽看着王红林瞬间涨红的脸色,虽然听不清电话内容,但从他的表情就能猜到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个,陈先生,我们现在的月产能大概是五百多台,半年就是三、四千台左右。”

王红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不够,这可远远不够。”

陈先生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欧美市场的须求量比你们想象的大得多,我希望你们尽快把月产能提升到一千台以上。”

王红林在纸上快速计算着。

月产能一千台,按照每台1800元的价格,这是一笔一千八百万的巨额订单。

“陈先生,这个产能提升需要时间,我们得扩建厂房,增加生产线,还需要招聘更多任务人。”

“时间我给你们,但你们必须保证质量不能下降。我在欧美市场好不容易创建起来的口碑,可不能砸在质量问题上。”

挂断电话后,王红林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手里的圆珠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张小丽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总,是不是有大订单了?”

“大订单?”

王红林苦笑了一下。

“这哪是大订单,这简直是要把咱们厂子撑爆了。”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步。

一千台的月产能,意味着现有的生产规模要扩大一倍。

不光是生产线,连厂房都不够用了。

“我得赶紧去找涛哥。”

王红林抓起桌上的外套。

“小丽,连锁店的事情你先看着,这两天我可能顾不上了。”

工厂的一号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工人们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的操作着。

流水在线,一台台的录像机正在缓缓移动,每经过一个工位,就会被安装上一个新的零件。

林涛站在车间的过道上,目光扫过每一个工作岗位。

他的大脑在快速计算着各种数据。

“红星,分析当前生产线的瓶颈环节。”

“分析完成。当前瓶颈主要集中在机芯组装环节,该工序需要较高的技术精度,熟练工人不足,建议增加该环节的工位数量,并加强技术培训。”

一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调试一台新到的冲压机床,汗水从他的额头滴落在机器的绿色外壳上。

这台机床是从上海机床厂买来的二手货,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精度还算不错。

王红林气喘吁吁的跑进车间,脸上写满了兴奋和紧张。

他看到林涛后,快步走了过去。

“涛哥,天大的好消息!”

“慢慢说。”

林涛转过身,看着王红林满头大汗的样子。

“陈先生刚才来电话,说要我们接下来半年生产的所有水月1型录像机。”

王红林一口气说完,然后大口的喘看气。

车间里几个离得近的工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眼神里闪铄着兴奋的光芒。

林涛边走边说自己对发展的看法。

“那资金方面呢?”

王红林掏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记录林涛的每一个要求。

“先用现有的流动资金激活扩建,等货款到帐后再追加投资。”

林涛转过身,目光落在车间里那些忙碌的工人身上。

“最关键的是人员培训,产能可以快速扩大,但工人的技术水平需要时间积累。”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质检员正在测试台前检查刚刚下线的录像机。

他将一盒测试用的录像带插入机器,仔细观察着电视屏幕上的画面质量。

画面清淅稳定,色彩饱和度也很好。

秦思源从三楼走下来,手里拿着一份技术改进方案。

她听到了王红林和林涛的对话,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么大的订单,对我们的技术储备是个巨大考验。”

秦思源走到他们身边。

“我建议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研发,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王红林在本子上又记下了一笔开支。

实验室扩建、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厂房建设,每一项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王经理,门卫打电话说门口来了省电视台的人,要和咱们谈点儿业务—”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86:死刑犯的身世之谜 鬼谷玄医戏花都 歌土怎么了?就说好不好听吧!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重生1985,少年大有可为 最强兵种?百倍光环农民申请出战 重生高考,我捡漏985大学 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 都市修仙传,从大一图书馆开始 砚田风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