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100吨压力(1 / 1)

三月底的海峰市,乍暖还寒。

二机厂的机械加工车间里,空气中混杂着机油、铁屑和焊接过后特有的焦糊味。

巨大的钢结构厂房顶棚上,几缕阳光通过蒙尘的玻璃窗,在弥漫着金属粉尘的空气中形成一道道光柱。

车间中央,一个半人高的钢铁框架已经初具雏形。

几名技术工人正围着这个笨重的家伙忙碌,乙炔切割枪喷出蓝白色的火焰,将厚重的钢板切开,火星四溅,在水泥地面上瞬间熄灭。

林涛站在一旁,手里没有拿烟,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正在焊接的框架上。

他的眉头微皱,脑海中,红星的虚拟界面正在飞速运转。

“红星,仿真当前焊接框架在100吨压力下的应力分布。”

“仿真开始…应力分析完成。框架a、c两个焊接点为应力集中局域,在100吨压力下存在超过5的形变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金属疲劳断裂。”。”

“老张师傅。”

林涛走到车间主任身旁,指着图纸上那两个刚刚被红星标记出的薄弱点。

“这两个地方,用角钢加两块三角板做加强筋,不然压力上来,这整个架子都得废掉。”

“没错,林厂长,您看得真准!”

车间主任老张拿起图纸,凑到昏暗的灯光下仔细看了看,又用卡尺在钢架上比量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

“这两个点确实是受力的关键,我光想着按图施工,差点忽略了。”

车间里的噪音震耳欲聋。

一台老式牛头刨床正在加工液压缸的底座,沉重的刨刀每一次往复,都会带下一长条卷曲的金属屑。

金属摩擦发出的尖锐啸叫声,几乎盖过了所有的声音。

李明华戴着一副厚厚的护目镜,正趴在一台车床前,亲自操作着一个关键部件的精加工。

他手中的控制手轮转动得极为缓慢,眼睛则一眨不眨的盯着游标卡尺上的刻度。

这是层压机加热板的内核部件,温度控制的精度全靠它。

“红星,分析国产电阻丝在不同电压下的热衰变曲线。”

林涛的思绪再次沉入脑海。

“数据分析中…国产镍铬电阻丝在220v电压下连续工作超过500小时后,电阻值将出现不可逆的3衰减,导致温度控制精度下降。建议采用分组并联设计,并增加温度补偿电路。”

一串复杂的电路图和参数表在林涛的脑海中浮现。

他走到李明华身边,等他完成手上的工序,才在一张油污的草稿纸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电路补偿方案。

“明华,加热部分用这个方案,把电阻丝分成三组,用继电器控制。再加一个热敏电阻做反馈,这样温度能更稳定。”

李明华扶了扶护目镜,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立刻明白了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用简单的元器件组合,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绕开了进口控制器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结构。

“涛哥,这法子太妙了!”

李明华拿起图纸,像捧着宝贝一样。

“这样一来,咱们的成本至少能省下不少钱,性能还不比进口的差!”

夜幕降临,车间里依然灯火通明。

工人们换了一班,机器的轰鸣声却没有停歇。

食堂送来了热腾腾的包子和小米粥,工人们就在机器旁席地而坐,狼吞虎咽。

林涛没有离开,他靠在车间的墙柱上,看着那台层压机的雏形在工人们手中一点点变得完整。

液压泵被安装到位,粗大的油管连接着压力缸,加热板也被小心翼翼的嵌入框架中。

整个设备看起来粗糙而笨重,焊接的缝隙也远不如进口设备那样平滑工整。

但它的每一个零件,都凝聚着新阳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心血。

这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设备。

“涛哥,大连港那边回电报了,出口仓库已经租好。广交会的外商也来了消息,一家德国公司想要订购五万台随身听,但要求我们必须提供产品通过西德vde认证的证明。”

王红林匆匆走进车间,他的呢子大衣上沾着外面的寒气。

“vde认证?”

林涛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电器安全认证之一。

“红星,检索vde认证标准,并与随身听现有设计进行比对。”

“检索完成。vde认证内核要求包括:绝缘强度、防火阻燃等级、电磁兼容性。当前设计在绝缘强度上满足要求,但外壳塑料的阻燃等级为hb级,未达到v-0级标准。电源部分缺少ei滤波电路,无法通过电磁兼容测试。”

“提供解决方案。”

“方案一:更换外壳材料为添加溴化阻燃剂的abs塑料。方案二:在电源输入端增加由x电容、y电容和共模电感组成的滤波器,预计总成本增加8。”

“你回电报,告诉德国人,新阳厂有信心在两个月内通过vde认证。第一批订单,我们可以先签意向合同。”

林涛心中有了底,他转头对王红林说。

王红林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凌晨两点,车间里的人渐渐少了。

层压机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只剩下最后的电路连接和调试。

李明华打着哈欠,眼圈通红,但精神依然亢奋。

他亲自拿着万用表,检查着每一条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合闸!”

随着李明华一声令下,控制台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发出柔和的红光。

加热板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液压泵也发出了低沉的嗡嗡声。

压力表的指针开始颤动,然后稳步攀升。

十吨,三十吨,八十吨,一百吨!

指针稳稳的停在了刻度盘的红色局域,整个钢结构框架在巨大的压力下发出了轻微的呻吟,但没有丝毫的变形。

“成功了!”

李明华激动的挥了一下拳头。

林涛走到设备前,用手感受着加热板传来的均匀热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设备,将成为新阳厂撬动未来的又一个支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濒死时绑定老祖宗账号 重生后,我娶了未来的县委书记 回到现代世界的始祖巫师 知青入赘寡妇家 Z世代艺术家 娱乐:我的系统专克天命 死后才知,我是京圈女王的未婚夫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 狩猎82:从做弹弓开始养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