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度陈仓(1 / 1)

十二月的海峰市,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

街道上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碾压成灰黑色的泥浆,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工业废气混合的味道。

林涛站在二机厂四号车间的门口,看着工人们正在安装最后一台精密注塑机。

这台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价值十五万元,是他用尽关系才搞到的。

机器银色的外壳在车间昏黄的灯光下反射着冷峻的光芒

“涛哥,这玩意儿真能行?”

王红林蹲在一堆黑色塑料颗粒旁边,用手抓起一把让它们从指缝中滑落。

“咱们花这么多钱搞这个,万一砸手里怎么办?”

李明华从技术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设计图纸。

图纸上画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长方形设备,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参数。

“红林,你看看这个。”

李明华将图纸摊开在工作台上。

“厂长说这个叫随身听,可以戴着耳机听音乐,比咱们的录音机方便多了。”

王红林凑过去仔细看着图纸,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么小的东西,能装下录音机的所有零件?”

“不是录音机,是放音机。”

林涛走到工作台前,用手指点着图纸上的一个部件。

“只能放磁带,不能录音,但是体积可以做得很小,而且音质不会差。”

车间里的温度很低,工人们哈出的气都能看见白雾。

几台大功率的电暖器在角落里工作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但对于这么大的车间来说,作用微乎其微。

“红星,预测随身听产品的市场前景。”

林涛在心中默念。

“分析完成:随身听将在1980-1985年间成为全球热销产品,市场容量预计超过5000万台。中国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长潜力巨大。以新阳厂的技术实力,可占据国内市场15-20份额。”

注塑机的试运行开始了,操作工小心翼翼的调节着温度和压力参数。

熔化的塑料在高温下变成粘稠的液体,通过精密的模具被注入到预定的型状中。

第一个塑料外壳缓缓成型,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一丝遐疵。

“成了!”

李明华兴奋的拿起还带着馀温的塑料件,在灯光下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尺寸精度完全符合要求,表面质量也很好。”

车间外面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随后是脚步声和说话声。

林涛通过车间的小窗户看到,几个穿着厚重棉袄的陌生人正在厂区里四处张望。

“涛哥,有人来了。”

王红林也注意到了外面的动静,声音压得很低。

林涛走到车间门口,通过门缝向外看去。

来的是三个中年男人,其中一个他认识,是原来新阳厂人事科的马科长。

现在他摇身一变,已经是安明市机械厂的副厂长了。

另外两个看起来象是技术人员,手里都拿着笔记本。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李明华走到林涛身边,声音中带着担忧。

“看来咱们的保密工作还不够严密。”

林涛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明华,你马上让工人们停止作业,把所有的图纸和样品都收起来。”

车间里立刻忙碌起来,工人们迅速关闭设备,将图纸塞进铁皮文档柜,刚刚生产出来的塑料外壳也被装进了木箱里。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车间里就恢复了平静,看起来就象一个普通的塑料制品加工车间。

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林涛整理了一下衣服,推开车间的门走了出去。

“几位同志,有什么事吗?”

林涛的声音平静而礼貌,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表情。

“林厂长,真是巧啊。”

老马笑着走上前来,但笑容显得有些勉强。

“我们路过这里,看到有新厂房,就想进来参观一下。”

“参观?”

林涛看了看他身后的两个人,他们正在用眼睛扫视着车间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只是个普通的塑料制品车间,没什么好看的。”

其中一个技术人员走到注塑机前,用手摸了摸机器的表面。

“这台设备不错啊,是进口的吧?”

“是从国外买的二手货,便宜处理的。”

林涛不动声色的回答。

“主要是生产一些塑料配件,给录音机做外壳。”

老马的眼睛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最终停在了那个装着塑料外壳的木箱上。

“林厂长,能看看你们生产的产品吗?”

“当然可以。”

林涛走到木箱前,打开盖子,里面装着各种型状的塑料件。

“都是些常规产品,没什么特别的。”

“做工很精细啊,林厂长的技术水平确实高。”

老马拿起一个塑料件仔细端详,这是一个录音机的播放按键。

“过奖了。”

林涛重新盖上木箱盖子。

“时间不早了,几位如果没别的事,我还要安排工人下班。”

三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还是离开了车间。

他们的脚步声在厂区里渐渐远去,汽车引擎声也慢慢消失在夜色中。

“涛哥,他们肯定是来打探消息的。”

王红林等人走远后才敢大声说话。

“咱们的保密措施得加强了。”

“从明天开始,四号车间实行封闭管理。”

林涛重新走进车间,看着那台价值不菲的注塑机。

“除了内核技术人员,任何人都不能进入。”

夜色降临,二机厂的大部分局域都陷入了黑暗,只有四号车间里还亮着灯。

林涛、王红林和李明华围坐在工作台前,桌上摆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随身听外壳。

“按照这个进度,春节前我们能生产出第一批样机。”

李明华翻着手中的生产计划表。

“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三月就能正式投产。”

林涛拿起一个外壳,在灯光下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塑料表面光滑如镜,边角处理得圆润自然,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红星,对比安明厂录音机项目的进度。”

“分析完成:根据公开信息推测,安明厂的录音机项目预计在明年四月投产,比我方随身听项目晚一个月。但他们的技术来源存在问题,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有限。”

“涛哥,咱们这随身听要是成功了,那些想打咱们主意的人可就傻眼了。”

王红林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整个工业区都被白雪复盖。

这才仅仅是个开始,林涛的后手会让他的对手付出惨痛的代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经营农家乐,开局吕布上门喝酒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我真没想霍霍娱乐圈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重生开局90天赚十亿 快穿从魂穿六零开始 开门就是犯罪现场,罪犯想弄死我 替嫁婚宠:顾少宠妻花样多 都重生了谁还忍啊,猎枪怼村霸 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