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发工资(1 / 1)

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厂区里的气氛和往常有些不同。

平时总是踩点上班的工人们,今天早上七点半就陆续到齐了。

车间里的机器声比平时更加有力,连那台老旧的冲床都仿佛年轻了几岁。

“王师傅,听说这个月工资真的按新标准发?”

年轻的小李一边组装收音机,一边压低声音问道。

“应该是真的,昨天财务科的小王都在算帐呢。”

王师傅手上的活没停,但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上个月焊了八百二十块电路板,按新标准算,能拿到七十多块钱。”

车间里的其他工人听到这话,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平时需要两个人抬的材料,现在一个人就扛起来了。

质检员小刘发现,这几天送过来的半成品,合格率比以前高了整整一成。

办公楼里,财务科的小王正在埋头计算工资表。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厚厚的帐本翻得哗哗作响。

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时用袖子擦一擦。

“小王,算得怎么样了?”

林涛推门走进财务科。

“林厂长,您来了。”

小王连忙站起身,将手中的计算器放在一边。

“工资表基本算完了,按照新标准,这个月工人们的平均工资比上个月高了十八块钱。”

林涛走到小王身边,仔细看着工资表上的数字。

密密麻麻的名单,每个人后面都跟着一串数字。

王红旗,72元;李建国,69元;刘志勇,58元。

这些数字在1979年的春天里,显得格外亮眼。

“帐上的钱够吗?”

林涛问道。

“勉强够,不过馀额就不多了。”

小王翻开帐本,指着最后一行数字。

“发完这个月的工资,帐上只剩下不到三万块钱了。”

林涛点点头,心里在默默计算着。

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三万块钱最多能撑两个月。

如果不能尽快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厂子很快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红星,分析当前市场上收音机的销售渠道有哪些?”

林涛在心里无声询问。

“分析完成:当前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国营百货商场、供销社、电器专卖店,以及少量私人经销商。建议重点开拓百货商场直供渠道,可绕过中间商,提高利润空间35。”

下午两点,林涛带着王红林走出了厂门。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市里最大的百货大楼,那里是整个海峰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春日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几个推着自行车的售货员匆匆走过,车筐里装着各种商品。

远处的钟楼传来整点的钟声,几只燕子从屋檐下飞过。

百货大楼是一座四层的砖混结构建筑,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楼前的广场上停着几辆解放牌卡车,工人们正在卸货。

“林厂长,您好。”

电器柜台的柜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梳着齐耳短发,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

“听说您要来谈合作的事?”

“张组长,久仰大名。”

林涛和她握了握手。

“我们厂想和百货大楼创建直接的供货关系。”

张柜长领着他们到了柜台后面的小办公室。

办公室很小,只有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墙上贴着各种商品的价格表,角落里摆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样板戏。

“林厂长,说实话,我们这里不缺收音机。”

张柜长给他们倒了茶,坐在对面。

“光是天津、上海的厂家,就有十几家在供货。”

“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呢?”

王红林有些急躁。

“质量。”

林涛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台收音机,放在桌上。

“这是我们最新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6以上。”

张柜长半信半疑的打开收音机,旋转着调谐旋钮。

清淅的广播声立刻填满了整个办公室,没有一丝杂音。

她又试了试音量旋钮和波段开关,每个功能都运转正常。

“确实不错。”

张柜长点点头。

“不过价格呢?”

“出厂价二十五元,比其他厂家低三块钱。”

林涛说道。

张柜长的眼睛亮了一下。

在这个年代,三块钱的差价足以决定一个产品的市场前景。

“林厂长,您这个条件确实很有吸引力。”

张柜长放下收音机。

“不过我们这里有个规矩,新产品要先试销一个月,如果销量好,才能正式合作。”

“试销没问题,我们先供应五十台。”

林涛很干脆的答应了。

“那就这么定了。”

张柜长站起身,和林涛又握了一次手。

“明天您就可以送货过来。”

走出百货大楼,林涛心里松了一口气。

虽然只是五十台的小订单,但这是开拓新销售渠道的重要一步。

如果试销成功,后续的订单量将会几倍增长。

“涛哥,咱们接下来去哪里?”

王红林问道。

“供销社。”

林涛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三点半。

“趁着还有时间,多跑几个地方。”

傍晚时分,两人回到厂里。

夕阳西下,厂区里一片寂静。

车间里的工人们已经下班,只有几扇办公室的窗户还亮着灯。

“涛哥,今天跑了四个地方,有三个都有意向合作。”

王红林在办公室里总结着今天的收获。

“如果都谈成了,每个月至少能多销售两百台收音机。”

林涛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开始算帐。

两百台收音机,按照每台净利润八元计算,一个月就是一千六百元的额外收入。

虽然不多,但足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红星,分析扩大销售规模后的资金流状况。”

林涛在心里询问。

“分析完成:按照当前销售增长趋势,预计两个月后可实现正向现金流,六个月后累计盈利可达十二万元。建议继续扩大销售网络,同时控制生产成本。”

夜深了,厂区里已经没有了人声。

林涛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摆着一摞厚厚的销售合同。

通过百叶窗的缝隙,他看到远处的街灯发出昏黄的光芒。

几只野猫在垃圾箱旁觅食,偶尔传来汽车远去的声音。

明天就是发工资的日子,工人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

产量在稳步上升,质量也在持续改善。

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要想让厂子真正摆脱困境,必须在销售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林涛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下个月的销售目标:五百台。

这个数字在昏暗的灯光下,既是希望,也是挑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 重返1994:草莽人生 穿越东京,我为大天师 高武:开局俘获校花,我靠装杯杀疯了 艺术?深度?扯淡!我只想搞钱! 谁说这邪祟凶?我专治大凶之物! 都市穿越:让你修道你修仙 我只会发波,但一指射穿星辰 重生不嫁高门后,高冷权臣追疯了! 败犬女主请自重,我只想当男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