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厂亏损原因(1 / 1)

“正在分析1979年海峰市及周边地区收音机市场状况……”

“分析完成:当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国营商场渠道单一,排队购买现象严重。可考虑与百货大楼创建直供关系,绕过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林涛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详细的市场分布图,密密麻麻的数据在脑海中闪过。

这个年代的收音机还是稀罕物。

但正是因为稀缺,市场潜力才更加巨大。

第二天上午,销售科的会议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

刘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总是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表情。

他手里夹着一支阿诗玛香烟,不时的抽上一口。

“林厂长,你要开拓销售渠道,这个想法是好的。”

刘科长弹了弹烟灰。

“但是咱们现在的产量摆在那里,每个月就那么一点儿,根本不够分配的。”

“产量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林涛在会议桌的另一头坐下。

“我想知道的是,除了计划分配,咱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

“林厂长,这个我们还真没试过。按照规定,咱们的产品都得上报到轻工局,由他们统一分配给各个商店。”

刘科长愣了一下。

林涛点了点头,这个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的产品销售都是由上级部门统一安排,自主销售的空间很小。

但他也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僵化的体制正在悄悄松动。

“我听说,现在有些厂子开始试行直销,就是绕过中间环节,直接把产品卖给消费者。”

林涛试探性的说道。

“这个风险太大了,万一被上面知道了,咱们吃不了兜着走。”

刘科长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去。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林涛的语气很平静,但透着一股坚定。

“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已经上来了,如果还按照老办法销售,那就是浪费资源。”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通过玻璃看着外面的街道。

几个推着自行车的工人正在路边修车,一个戴着蓝色帽子的售货员正在清点商品,远处的烟囱冒着白烟,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

既然销售渠道上的问题并不是很严重,那为什么他们的厂子会亏损?

“你知道咱们厂现在每台收音机的成本是多少吗?”

林涛转过身,看着刘科长。

刘科长摇了摇头,烟灰掉在了会议桌上。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财务科那边的帐目我也看不懂。”

林涛走回座位,心里默默呼唤着红星。

“分析海峰市收音机厂的成本构成,找出亏损的根本原因。”

“正在调取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分析完成。海峰市收音机厂亏损原因如下:原材料成本占产品价格的58,人工成本占27,设备折旧及管理费用占23,总成本超出销售价格8。”

“主要问题在于:一、原材料采购价格偏高,缺乏议价能力;””

“三、设备老化导致电力消耗过大,单台产品电费成本比同类厂家高出35。”

林涛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详细的成本分析表,每一项数据都清淅可见。

这些数字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难怪厂子连年亏损。

“刘科长,麻烦你去财务科拿一份上个月的成本核算表。”

林涛的语气很平静,但刘科长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半个小时后,林涛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摞厚厚的帐本。

黄色的纸张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有些地方还有修改的痕迹。

财务科的小王站在一旁,不时的擦着额头的汗珠。

“林厂长,您看这些帐目,有什么问题吗?”

小王的声音有些颤斗。

林涛仔细翻看着帐本,每一页都认真阅读。

原材料采购单价、人员工资明细、设备维护费用、电费水费,每一项支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小王,咱们厂现在有多少人?”

林涛突然问道。

“三百一十二人。”

小王回答得很快,显然对这个数字很熟悉。

“其中生产工人多少人?”

“一百八十人。”

“那其他的一百三十二人都在做什么?”

小王的脸色有些发白。

“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还有一些辅助工种。”

林涛放下帐本,站起身走到窗边。

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几只麻雀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跳跃。

他想起了红星的分析,生产工人与管理人员的比例严重失调。

“红星,给我一个人员优化方案。”

他在心里无声的询问。

“建议实施岗位责任制,精简管理层级,将部分管理人员转为生产岗位,预计可减少人工成本15,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详细人员调配方案已生成。”

林涛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张组织架构图,每个部门的人员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源,也看到了解决的方向。

“小王,麻烦你再去一趟库房,把上个月的进货清单拿来。”

“好的,林厂长。”

小王急忙跑了出去。

十分钟后,林涛的桌上又多了一份进货清单。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供应商信息。

他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关键数字上,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价格比他记忆中的市场价格要高出不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的采购渠道都是固定的,很难有议价的空间。

“红星,分析这些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

“价格分析完成:当前采购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15-25。建议查找质量相当的替代供应商,或与现有供应商重新议价。”

林涛轻轻敲击着桌面,思考着对策。

原材料成本占了产品价格的一大半,如果能在这方面节省成本,厂子的盈利能力就会大幅提升。

夜深了,办公室里只有林涛一个人。

他面前摆着各种帐本和报表,一支钢笔在手中不停的转动。

窗外的街道上偶尔传来自行车的铃声,远处的钟楼敲响了十一点的钟声。

“红星,综合分析所有数据,给出一个完整的扭亏为盈方案。”

“方案生成中,请稍候……”

“综合方案已生成:一、人员优化,精简管理层级,预计节省人工成本80万元/年;”

“二、采购优化,查找新供应商或重新议价,预计节省原材料成本4万元/年;”

“三、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预计增加产值16万元/年;”

“四、开拓销售渠道,提高产品溢价,预计增加收入10万元/年。”

“综合实施后,预计年度盈利26万元。”

林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个方案不仅能让厂子扭亏为盈,还能实现可观的盈利。

但他也知道,要实施这些改革,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王红林推门走了进来。

“涛哥,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红林,正好你来了。”

林涛合上帐本,

“明天早上你帮我通知各科室主任,下午两点在会议室开会。”

“又要开会?”

王红林有些疑惑。

“是技术方面的会吗?”

“不是技术会,是改革会。”

林涛的语气很平静,但王红林从中听出了一丝决绝的味道。

“我们要对整个厂子进行全面的改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繁花传 花少五赴一场神奇的冒险 四合院:我的秘密藏不住了 我的白富美女友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官场:婚姻做线,我被生活提着走 抗日系统激活:烽火双魂 胜者即是正义,分奴圣骑怎么你了 羽仙情落都市间 毕业后打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