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六。
今天是《世奇》第九集播出的日子。
在整个霓虹,已经有相当多人对此期待一整周了。
但就在这天,一则消息却是从部分小媒体中流出……
《打假〈世奇〉!真正的辰国名编剧痛斥文娱骗子,携正统短剧集〈聊斋〉剑指收视王座》
办公室里,周淮捧着小报津津有味地读着。
而在他的对面,小林泰知则全然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这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我马上就去向法院提交诉状……”
不去理会耳旁的噪音,周淮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看完了小报的整幅主页报道。
两分钟后,他将看完的报纸扔到一旁。
这才不急不缓地抬头,看向桌对面的前任金主。
“这么急着和别人对线干嘛,人家就等着你出手呢。”
此言不差。
无论是“真正的辰国名编剧”,还是写出报道的小报,都在等着他们这边的大动静。
好花最少的钱将事情闹大。
而在周淮看来,这件事虽然有点恶心人。
但只要他们不去管,事情就没有自然发酵的土壤。
原因很简单,昔日里抢着吃人血馒头的所有大型媒体,至今都未下场。
这显然是上头有人刻意控制的结果。
自己之前在辰国的经历并不难查,霓虹上层相关的那几位肯定早就查清楚了。
而眼下他们既然仍站在自己这边,或者说站在《世奇》这边。
那背后耍花招的人就完全闹不起来。
甚至连小报都可能收到来自上层的警告了。
“但是他们恶心人啊!”
小林专务也是老媒体人了,自然知道周淮想到的那些弯弯绕绕。
他现在的表态,其实更象是某种表明立场的行动。
目的更多是在周淮的面前卖个好。
“其他电视台拍出来‘世奇’了没?”
“拍了,有几家小电视台前两周搞出来了类似节目,但是现在风评很差,观众们都在骂,可能会腰斩。”
“东都自家的《外星人妈妈》呢?”
“已经拍了十几集了,但竹中幸大那个混小子,一口咬定了要接《世奇》的档。”
对此,小林泰知也有点头疼。
他原想借这部剧打击一下竹中派的势力的,但对方却来了一手延期。
偏偏对方的理由还很正当:
《外妈》是新式霓虹剧。
电视台可以以这点为理由,提升四大台考核中的“新技术新业态”这一项成绩。
甚至他们都考虑花钱给这部剧出海,搏一搏“海外输出”的200分。
听到这里,周淮并不怎么在意地耸耸肩:
“那不是正好,《世奇》、你、我不是都缺一个有实力的对手来证明含金量?”
原先这个对手的名额,是留给《外妈》,或者其他三大电视台自制的“世奇”。
现在两者均未出场,《聊斋》出现的就是时候了。
“可那边也是……您难道觉得对方拍的《聊斋》会失败?”
话未讲明,但未说出口的几个字是什么,却不言自明——
辰国编剧。
小林专务在见识了周淮的能力与《世奇》的诞生后,已经对“辰国编剧”的身份颇为迷信了。
“不可能超越《世奇》的。”
周淮直接摇头表示了否定。
在蓝星,并未有《倩女幽魂》这类的影视作品出现。
《聊斋》也就只是一部普通的前人经典而已。
他估计看在“辰国编剧”、“历史名篇”、“大型制作”这三重条件下,对方也能收获到不错的收视率。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放在辰国,《聊斋》或许能胜,但在霓虹——
这已经不是场公平的较量了。
……
东海放送电视台大楼。
演播室内,剧组正在紧张拍摄着一场古装戏。
此时的场地内,古装屠夫扮相的高井龙一正往身后丢骨头,两只狼狗则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接住。
然后将骨头吐到地上。
“停!”
看到场内的情形,钱文成眉头一皱,高喝一声打断了剧组的拍摄。
此时的他,在剧组中的地位不只是编剧,还兼任了监督和导演的活。
原本东海放送是想要就“监督”、“导演”身份再谈谈的,却被他一句话直接堵死:
“区区监督而已,冒牌货做得,我做不得?”
电视台代表又想问“导演”身份,却又被他一个白眼将话憋回了肚子里。
说回剧组。
面色不善的钱文成扭过头,看向身旁的河井清志:
“去和狗主人说一声,让那两条狗真吃骨头,不要接住了又吐出来。”
闻言,河井点点头应承下来,径直离开找狗主人去了。
而他刚一离开,穿着古装戏服的高井龙一却是抓住机会,连忙凑了过来。
“钱编剧,您拍《聊斋》的想法实在是太天才了。
“这么多年还从未有人想到过,从这种历史名篇上拍短故事集的!”
他说话间的言语颇为兴奋,已经完全没有了几天前那股子颓废。
自从他知道自己还能回到“演员”这个身份后,便完全化身成为了钱文成麾下第一狗腿。
拍完开头一波马屁后,他又连忙接上另一番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这次就不是直接夸人了,而是从各个角度将《聊斋》吹上了天,吹成了千古第一奇书。
“你倒是有点眼光。”钱文成的脸上逐渐露出笑容,“你知道我为什么开篇要拍《狼三则》吗?”
“不知道,还请钱编剧不吝赐教。”
“《聊斋》已经是名篇了,《狼》更是其中的经典。这都是上了辰国学生教材的故事,背后的影响力不用我多说了吧。”
在辰国有影响力关霓虹什么事?
听完解答,高井龙一的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但他已经不是两个月前的自己了,现在的他可堪称《情商》的代表,直接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状。
另一边。
听到本国的《聊斋》被外国人如此高度评价,钱文成的心底也不由生出一个念头来:
既然这故事真行,而且短故事集模式在霓虹这边也可行——
那要不要把这个模式复制回辰国去?
思绪已经到此,他顺着思路继续深想一步,再伴随着耳边的夸耀,竟是越想便越觉得可行。
不过到底是在辰国干过编剧的行内老人,他最终还是决定先看看首播的成绩再做决定。
只不过念头已经产生,他的心思却在另一个方面有了些想法:
如果要回辰国拍,那某些故事就要留下来了,不能浪费在霓虹这片废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