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诡山低语,道果痕迹
现世,溟霞山。
静室之中,陈清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竟有阵阵白雾涌动。
但几息之后,他才平息了眼中异样,定住了心中跃动不休的念头。
他此番的梦中经历时间虽短,却波谲云诡,信息量巨大,远超以往。
便在这时,零零散散的灵气反馈已然到来,但却无从波动他的心境。
陈清的心思,都落在此番梦醒之前,所得的诸多信息上。
“两次非自然梦醒,第一次,是被那太景道人的时光神通影响,尚可理解。这第二次,却是因我强行吞纳、运用那‘白雾’,提前耗尽了此次入梦的时限”
他念头转动,隐隐触摸到关窍。
“这白雾,莫非便是支撑我梦游仙朝的‘资粮’?平日定额,关键时刻可‘贷款’透支,那反过来,能否平时可以积蓄,以待长久之用?”
此念一生,他便觉得这入梦之事,或许还有更多的运用手段。若他能掌控入梦时限,无论是关键时刻借“顿悟”破局,还是依靠缺省执念达成目标,都将更具主动性。
然而,这梦醒掌控之事,于此刻而言,并非当务之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那魔佛道果!
所以,在略做梳理之后,陈清的思路,很快就转变回来。
“依那青衣人所言,魔佛之道果若能得之,不仅能解脱梦中身,还有机会一步登天,窥见大道终极,现在的关键,其实在于,那梦中身与魔佛有了因果牵扯,我这本体是否也被牵连了?若是被牵连,则本体也有机会于这几万年后,去找寻道果嗯?!”
就在他念头聚焦于“魔佛道果”之时,体内异变陡生!
“嗡——”
泥丸宫剧震,紫府翻腾!
一尊佛陀虚影,竟毫无征兆地自心底浮现!
这佛陀盘坐于虚空,周身缭绕着扭曲的梵光,面容在慈悲与狰狞间不断变幻,正是他之前于泥犁之底,惊鸿一瞥那星云中央的诡异佛陀后,于心境内滋生的虚影!
当时,那虚影念头就已被他强行镇压、斩断联系,没想到此刻竟再度显化,而且比之前还要凝实、强烈!
就在那佛陀之影出现的同时,缕缕似有若无的梵唱随之响起,但其韵律,并无庄严之意,反令人心烦意乱,四周点点虚幻的金色婆罗花,在静室凭空显现,绽放、旋落,异香弥漫,却透着腐朽气息。
“怎么回事?!”陈清心头一凛,“这佛影不仅重现,还引动了灵气异象?难道那尊魔佛,已经在这个时代回归了?所以,我一现世,便被影响?”
他悚然一惊,若是如此,那可非同小可!
惊疑中,陈清正待压制心底意念,但神念一触,这才发觉,这心中佛影有如空壳,虽有诡异与玄妙,内里却是空荡荡!
“还是说,这便是那青衣人所言的‘因果纠缠’,我既为启劫之人,便注定要与那佛魔道果产生感应?这心中佛,就是契机?”
一念至此,他强定心神,三昧真火符于识海大放光明,灼烧那妄图扎根的佛影,如来符清辉流转,抵御着靡靡梵音。
就在这对抗与感知中,忽有一点冥冥之感落下,骤然映入他的“眼前”!
陈清心念一动,凝神感应。
那是一座山!
一座笼罩在朦胧迷雾中的孤绝雪山!
此山,山势奇崛,直插苍穹,散发着苍凉的气息。
山顶之处,悬着一轮模糊的金色日轮。
山腰往上,雪线之下,却布满了大片大片深沉暗斑,蠕动扭曲,似是一张张痛苦、扭曲、哀嚎的面孔凝结而成,与山顶的祥和金光形成强烈对比。
山脚则被浓得化不开的灰雾笼罩,那雾缓缓流动、旋转,内里蕴藏着维系气息。
“这是?”
陈清感应此山之景,竟生心惊肉跳之感,随即耳边又有异动!
“阿维罗提诃,无间净土藏”
“山在雾中见如来”
断断续续、重迭扭曲的低语,宛如梦呓,骤然响起!
字句晦涩难明,却似也有着言灵之力,乃是活的,试图自耳中钻入陈清的识海。
他闷哼一声,收敛心神!
顿时,那山中之景、耳边低语,尽数消散!
但在陈清的泥丸宫中,却还有一片杂乱意念在跃动,好一会才被他平息。
“呼——”
他长吐一口气,这才恢复如常。
“这座山,还有这些低语,莫非是在指引道果之所在?又或者是某种陷阱?山在雾中见如来,是机锋,还是直指其地?那座山,山上有日轮,山腰有诡物,山脚乃是灰雾,可以说特征十分明显,或许可以从残卷阁,或者其他人口中问得详细信息”
一念至此,他猛地站起身,跟着身子一震,一阵疾风吹过四周,那静室内的虚幻金花与异香顿时被涤荡一空,心底的佛陀虚影也被暂时压下。
“无论此山是虚是实,位于何方,这感应既在现世出现,意味着魔佛之道果,或许存有变量,放任不管,于今日而言,也是隐患!”
静室石门无声打开。
陈清迈步而出,心念一动,气合天地,气息与整个溟霞山相连,灵门震动之间,滚滚灵气涌出,让整座大山倒映于心中。
半年闭关,他不仅将那碑林外景彻底炼化入紫府,更隐隐触摸到一丝虚实变幻的玄妙。
此刻,心中映山,纤毫毕现,心念一动,就有消息传出去。
很快,白少游便匆匆而至。
“见过师父。”
白少游执礼甚恭,再抬头悄悄打量,见陈清气息渊深如海,比半年前更添几分莫测高深,心中不由凛然,暗道:师父这般进境,简直闻所未闻,结合之前的异相,莫非真象那君长老所言,已触及元婴玄关?这也太快了!有违常理!
“少游,”陈清不知他心中念头,目光落在他身上,想到这弟子的身份背景,也是消息灵通,于是直接问道:“你可知一座山?其势孤绝,直插苍穹,山顶悬有金色日轮,山腰遍布扭曲暗斑,山脚则被灰色浓雾笼罩。”
白少游一听,凝神细思片刻,摇头道:“弟子孤陋,未曾听闻此山。不过,弟子可立刻发动家中关系,命人详查各地山川志异,或能寻得线索。”
陈清微微颔首,连道辛苦,想着若实在不行,再去残卷阁询问于印,但此事牵扯“道果”,过于敏感,频繁探问,恐引人生疑。
白少游观其神色,忽道:“师尊若急于寻此山,眼下倒有一契机。近日,东灵洲各方俊杰云集南滨,其中不乏见识广博、出身名门者,就连曾来访的安宁道友、柳指挥使,此番也搀和其中,他们背靠朝廷,有特殊的消息渠道,可做参考。”
“哦?”陈清目光一闪,“所为何事?”
“遗迹试炼!”白少游声音微沉,“说是位于虚空与人间之间的一处残墟,据传与太阴教、月华府有关的行宫遗迹,似乎还牵扯着一点魔道痕迹,不日即将抵达南滨海域。朝廷已颁下诏令,凡有推举者,年岁不过百之人,便可参与此次试炼。如今,各方势力汇聚,龙蛇混杂,正是打探消息的绝佳时机。”
他顿了顿,补充道:“据说,连一些隐世宗门的传人,乃至中州古族的子弟,都已现身。”说罢,他看着陈清,“师父是否有意一探?我可为你安排名额。”
“不探。”陈清摇摇头,他哪有那闲工夫,“不过我可以过去问问人,看是否有人认得那山。”
陈清此番一闭关,就是半年。
他久不现身,盟主之名渐渐隐没,大小宗门心思各异,更有外来机缘再次抵临这边陲之地,因此暗流涌动。
当下,那各方的目光,都聚焦于望海城外。
海天之间。
海面之上,云气翻涌,一座庞大虚影若隐若现,如海市蜃楼。
若是细细探查,能看出是一片悬浮于虚无中的漆黑岛屿,其上宫阙倾颓,满是死气。
临海的断崖之上,有数道身影迎风而立,个个气度非凡,有的灵光内蕴,有的眼中精光闪动,有的风姿卓约,都在遥望那天上蜃景。
“这太阴遗宫飘移数载,终在此处停滞,看来开启之期就近了。”
其中一名身着赤袍的青年负手而立,淡淡道:“听闻此宫内封存着太阴教的部分真传,还有三条极品灵脉,更蕴含着元婴道场的真缔意境,若能得其认可,元婴之境可期!罗仙子,你我这几年明争暗斗,在星罗榜上名次来回,不就是为了那凝婴丹材吗?此番,或许能真正分出高下。”
旁侧,身姿曼妙、面覆轻纱的女子轻声接口:“烈师兄所言不差,小女子已得师尊推算,说是此次南下,有大机缘,应当就应在这太阴遗迹,只是这等遗藏,必有强大禁制守护,非大机缘、大法力者不可得,况且,你我虽是宿敌,但天下英雄何其多,你也不要小看了他人,说不定最后有人异军突起!”
那赤袍烈师兄一听,哈哈大笑:“若真有这等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正好用来做磨刀石,铸就元婴路!只可惜,若有如此人物,岂能无名至今?若有,那早该被吾等知晓了。”
几人后方,亦有一群人,其中有一男一女闻言那对视。
那男子似是想起什么,开口道:“说起来,吾与师姐初至此地时,倒是听闻过一人,名为陈清,乃南滨诸宗盟主,颇有名望。”
那曾在黑水城目睹陈清结丹的女子冲身旁男子摇摇头,随即道:“此人确有本事,结丹九转,吾二人曾想去拜访,可惜失之交臂。”
“结丹九转?”先前那烈焰袍青年闻言,摇头失笑:“边陲之地,到底不知道天地玄机,什么话都敢说,如今这灵潮之局,如我这般结丹三转,已是罕见,四转便是通天!更何况,历史上,又有几人结丹九转?仙朝之时,就已不见!”
他见那女子神色冷淡,就道:“不是我不信你们二人,实是这天地之局就是如此,徒呼奈何?”
旁边,又有一淡漠男子,白袍长发,闻言就道:“遗宫异动明显,机缘将至,何必谈些无关之人?此番你二人固要决出高下,吾亦要斩出机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到时,各凭手段,入内一探便知!”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天际那庞大的海市蜃楼陡然一震!
虚幻的影象竟凝实了数分,宫阙轮廓愈发清淅!
众人一见,顿时来了精神,只道遗迹将开!
没想到,那遗迹却倏地一震,朝着内陆某个方向偏移了少许,接着便渐渐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众人这才皱眉,掐算探查,顺着那方向看去。
望海城中,柳双儿立于城墙之上,见着遗迹变化,顺着方向一看,心中一跳。
“溟霞山似在这遗迹的行进路在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