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旁人不知。
绿竹自己心里最清楚。
她这当家大娘子的位子,不过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侥幸得来的。
身后并无强大的母族,也不是陆羽的糟糠之妻,所依仗的不过只是一份运气而已。
“即日起,家里面该立的规矩都立起来。谁若是损害陆家利益,先逐出府去,待夫君归来,自会告知,届时再行下一步处置。”
“可明白了?”
对着眼前的一众姐妹,绿竹神情淡漠,目光如刀扫过,竟真有了几分营帐之内女将军独掌乾坤的魄力。
身边还有胡娇娘和云容这一文一武的助力。
在这陆家的后宅之内,想必定能有一番安稳局面。
从倭国之处驶入海域,沿着既定航线前往美洲,路途甚是乏味无聊,不过陆羽早有准备。
船舱之内。
他或看小说话本,时不时也有一些创作的心思、奇思妙想,乃至对实学之道有一些全新的见解;若是再有闲暇,也可进一步整理实学课程教材的素材。
如今大明的国家大学虽已能自主制作素材,可陆羽的建议依旧有用,天马行空的想法能让那些教材的内容丰富许多。
只是海域之上,并非每次航行都能风平浪静。
这一日,天地忽然暗了下来,四周的狂风卷起一道道海浪,悄无声息地就从半个时辰前的平静,慢慢变为如今的狂风暴雨。
啪嗒啪嗒啪嗒。
雨点砸落,好似老天爷也生了气。
拿着大号的木盆不停地往海面倾倒,不一会儿的功夫,航行的军舰海船之上便积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水滩。
船上的工匠还有士卒早已整装待发,不断忙碌着;桅杆高高竖起,迎着狂风,船员们顺着风速水流,不断在船身各处找寻合适的支撑平衡点,全力稳住船只。
陆羽走出船舱,抬眼望了望外面的天地。
对于航海之事。
他在倭国的一年半载里也已有所了解,此刻感受着四周呼啸的狂风,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当即开口大喊:“改变方向,由西往东。”
方才正朝着北边调整船帆的工匠们闻声迅速停手。
这便是陆羽的威信。
他虽在船上无任何职位,也无匹配的权力。
可他的话一出口,工匠们下意识便选择听从。
这艘军舰的航海师、船长以及军中武将见是陆羽发话,原本因突发风浪而紧绷的脸色立刻缓和。
三人迅速聚到一块儿,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便商讨出结果:“听先生的。”
甲板上,船长高声传令:“所有人听从陆羽先生的命令。桅杆、船帆紧急调转,立刻转变航向。”
船帆迅速调整方向。
可刚稳定没多久,一缕缕更猛烈的飓风再度袭来,巨浪几乎要将整艘海船掀翻,浪头一浪接着一浪,在海面疯狂翻滚。
“是海啸,是海啸。”
有人惊呼,“这天变得也太快了,幸好我们及时转向,不然这浪头下来,咱们这船能不能撑住都不好说。”
“不愧是先生。先生这未卜先知的本事,可比我们厉害太多了。”
工匠们眼神狂热,一边朝陆羽投去敬佩的目光,一边在船长和航海师的指挥下继续忙碌。
此刻他们不过是避开了最初的浪头,要想彻底远离海啸,还需继续航行一段距离。
不知过了多久,海船在船长的操控下持续调整方向,身后的海啸离得越来越远,天地间虽仍一片混乱,浪花不断冲击着船身,好在船只骨架坚固,船体并未受到太大损伤。
望着数里之外渐渐平息的海啸,船上所有人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海船的控制室里,船长面色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旁边的航海师立刻掏出随身的小本本,开始记录方才的险情与应对措施。
等到了南美洲北部,这些都是能传承下去的航海宝贵经验,还能减少大秦航海时的伤亡。
每人随身携带小本本记录经验,这是大秦海关衙门最高统领马和定下的规矩,久而久之便成了所有航海师的习惯。
在变幻莫测的汪洋之上,经验便是保命的良药,许多时候真能救命。
待船驶入平静海域,众人没再贸然继续行驶。
万一在大海上迷了方向,反倒麻烦。
航海师拿着记录册走到陆羽身前。
刚要开口,却瞥见陆羽手中也拿着一本册子,上面详细记录着从海啸爆发到现在船只行驶的方向、经纬度,比他的记录精准太多。
这一刻,航海师心中彻底生出臣服之意,连忙上前与陆羽对照记录。
可就在这时,船舱方向突然传来尖锐的叫喊声:“副船长。不好了。船舱漏水了。”
“快用甲板木板和防水布堵上。”
船长迅速下令,全船人立刻行动起来。
好在漏水不算严重,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船只便修补完毕。
事情尘埃落定后,船长快步走到陆羽面前,脸上满是感激:“这次多亏了先生。若非先生及时下令转向,恐怕我们这艘船的人要全军覆没了。在汪洋大海上,方向一旦判断失误,必然会被海灾吞噬。
刚才若是没先生开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都在同一艘船上,不必如此。”
陆羽摆了摆手,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航程中,海域一直平静,没再发生意外。
而远在南美洲之处,陆羽即将抵达的消息早已先一步传开。
并非只有秦王朱樉知晓,一直注视着陆羽行踪的代王朱桂、燕王朱棣二人,早早就打探好了消息。
从陆羽离开倭国的那一刻起。
他们便做好了准备,甚至毫无惧色地深入“敌境”,直接跑到了秦王朱樉的驻地。
三兄弟难得会面,却没有像上次那般定下盟约,反而一见面就大吵起来。
“二哥,做事得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此前先生在你们秦国待了一年半载,如今怎么也该轮到我们了?”
“二哥,做人要知足,才能长治久安。”
燕王朱棣和代王朱桂一上来便教训起朱樉。
朱樉听后冷冷一笑:“先生想去何处、留何处,是他自己的意愿。
你我都是先生的学生,难不成还要替先生做决定?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
我们大秦在美洲北部的密西西比河一带风景极好,先生来此处欣赏风景、休养生息,有何不可?”
“虽说倭国受先生重视,可我们大秦在美洲的地盘也不差,先生来了,自然要公平竞争。”
他面不改色,一字一句说得理直气壮。
朱棣听后一声冷笑,旁边的朱桂更是双目圆睁:“二哥,我真没料到你为了留住先生,居然能这么没下限。”
“我看错你了。”
目送朱桂哼哼唧唧地离开,朱樉懒得搭理,转身便与朱棣对上,语气带着挑衅:“老四,怎么?也要跟二哥抢人?”
朱棣丝毫不惧,同样冷笑回应:“二哥别太得意,小心翻船。这次先生绝不会再久留秦国,哪怕留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方才朱桂看不出来,二哥难道以为我也看不出来?”
说罢,燕王朱棣仰起头,放声大笑。
朱棣离去后,朱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难看。
他知道自家老四说的是实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怎会允许先生独宠秦国?
虽说他这段时日与陆羽相处甚多,可在朱家兄弟中,除了太子朱标,与陆羽关系最密切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如今朱棡还未打下大片疆土,不过小打小闹,真正的对手便只剩下朱棣。
“朱棣,你这是铁了心要跟我争先生?”
朱樉攥紧拳头,恶狠狠地开口,“老四,可别怪二哥心狠了。”
当天下午,朱樉派人打算将他的好四弟朱棣暂时囚禁起来,想让整个燕国在接下来的美洲之处暂时隐身消失一段时间,为秦国的发展再添一波助力。
可他刚派平安去朱棣的暂住之处,平安到了地方,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回来禀报时,平安满脸苦笑,朱樉听后目中闪过一丝失望。
“我并非要自家老四的命,不过是想让他安稳而已,逃了便逃了,想来这也是天命如此。
至少先生要途经密西西比河进入我秦国,好歹也能留下几道方略。”
“这样也该知足了。”
朱樉缓缓开口,同时也将接待陆羽的众多事宜全都交给了面前的平安。
做出这种事。
他可没什么脸再去见陆羽。
见了之后少不得要被骂一顿,还不如乖乖消失不见,对陆羽、对秦国、对他这个秦国天子而言,倒都是件好事。
“是,陛下。”
平安目光一凝,面色凝重,语气却温和。
打心眼里。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难办的差事。
平安在大明时便对陆羽极为久仰,如今能得偿所愿见上一面,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有了燕王朱棣逃走的先例,没几日的工夫,朱桂也提前脚底抹油先走了一步。
事后被朱樉知晓,他只是撇了撇嘴。
对于朱桂的印加古国,朱樉向来不怎么瞧得上眼。
只因印加古国虽说名义上国家大权都在朱桂手里,可隐患不少,也就是靠着宗教信仰才暂时将国内各阶层的人控制住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小规模的叛乱。
而在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这些朱家子孙眼里,这种叛乱便是王朝末年的景象,也就是有他们兄弟俩的秦国、燕国在旁边震慑,才能将这乱象压制住。
朱桂这模样,根本不像个开国君主该有的中央集权的样子。
朱樉也只是低看了一眼。
“先生,快要到秦国地界了。”
甲板之上,船长憨厚地笑道,手里还钓着条咸鱼。
陆羽颔首点头,淡淡看了一眼远方。
已然收到号令的秦国海关之处,开始调用海船、军舰朝他们前来接应,还要核对文书、互相验照,确认无误后,才可让陆羽这艘海船顺顺利利进入秦国的海域。
在这海上,虽说大体都被秦国掌控,可依旧有小股海盗作乱,还是要多防范些,若是有朝一日偌大的秦国海域被这些海盗搅得民不聊生,秦王朱樉也得成个大笑话。
美洲北部密西西比河之处,陆羽登上海岸。
目的地也快到了。
放眼望去,美洲北部原始气息浓郁:参天的树木、蛮荒的树林、周围清新的空气,四处茂盛的树叶透着浓郁的生机,带着露珠的小草随处可见。
这美洲北部的原始风貌,确实要比大明那边完好太多。
可惜,落后便要挨打,这般原始虽有几分美感,可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贫瘠,否则又岂会那般轻易被秦王朱樉打下来?
这里的人也不会那般轻易被秦国统领。
“倒可以做个旅游胜地、避暑山庄。”
陆羽毫无边际地胡乱想着。
“末将平安,见过先生。”
平安领着一队人马前来接应。
在这美洲北部,虽说已是秦国疆域,可也要以防万一。
美洲之地野生动物数量庞大,除了秦国修建的高墙之内,四处皆是密林,密林之内便如同中原的群山深处一般危险。
由于美洲地广人稀,这些野生动物泛滥,在大秦、大明之人没来之前,还真难说这片土地上究竟人类是主宰,还是这些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平安他们前来护卫,还是有必要的。
“未曾想你居然到了秦王殿下的麾下。”
看着面前的平安,陆羽目中闪过一丝怅然。
史书记载,平安乃是建文一朝被朱允炆重用的大军主将,之后更是数次将燕王朱棣逼到绝路,还曾和长兴侯耿炳文并肩作战。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明国运昌盛,时局变幻,平安在大明军校的安排下,最终来到秦王朱樉麾下,倒也不算稀奇。
好歹在大明境内,官员体系早已成型,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们这些年轻的武将想要出头,难度何其之大。
再加上海外封国大有可为,哪怕平安也算是武将勋贵派系里的重要一员,也是朱元璋看重的人。
可总有乐意在外领兵、开疆拓土的人,所以也就有了他当下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