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沈二叔沈二婶怎么推辞都没用,只好作罢。
分开前,沈二婶想起什么,连忙叫住村长:\"对了村长,有件事得跟您说,珍珍叫我们去帮忙看孩子的事,您别告诉我大哥大嫂他们\"
说到后面,沈二婶都有些不好意思。
她心里明白,林珍珍叫他们去京市,除了确实需要人帮忙带孩子,何尝不是想带他们享福?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不是沈予明和沈予欢的亲生父母,林珍珍越过沈父沈母叫他们去,他们总归有些不好意思,怕人说他们抢了沈父沈母该享的福。
不过沈二叔沈二婶也没傻到因为不是亲公婆就拒绝这个机会,更不会把这事告诉沈父沈母。
沈父沈母对沈予明、林珍珍和沈予欢都不好,他们也不希望沈父沈母过去闹得大家不愉快。
更何况沈父沈母现在可能也没时间去京市,与其让他们知道了闹起来,不如先瞒着。
村长是除了沈家人外最清楚沈家关系的人,听沈二婶这么说,一口答应:\"你放心,我们绝对不告诉他们。
沈二叔沈二婶回到家,简单做了饭,洗漱完上床睡觉。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到了深夜十二点多,依然睡不着的沈二婶,听到沈二叔又一次翻身,忍不住推了推他:\"老伴,你是不是还在想去京市帮忙照顾孩子的事?
毕竟他们年过半百,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小地方,已经习惯了家里的生活,对于出远门,总有种说不出的恐惧。
沈二叔这样,沈二婶也这样。
两人又沉默了半晌。
沈二叔正想着心事,听到沈二婶的话,诧异地转过身:\"你这么快就决定了?
沈二叔沉默了,他们这辈人大多以家庭为重,而他们只有沈予粮一个儿子,几乎全部的寄托都在沈予粮身上。
沈予粮去了京市半年,而他们当成半个儿子儿媳女儿的沈予明、林珍珍和沈予欢也都不在家,他们说不空虚是假的。
之前沈予明他们打电话写信回来,都提过跟邻居相处得不错。
夫妻俩就这么做了决定。
第二天遇到村长,他们就把要去京市的消息告诉了村长,说找个时间打电话告诉沈予欢。
村长为他们高兴极了。
当天晚上就陪他们去大队部给沈予欢打了电话,告诉沈予欢沈二叔沈二婶的决定。
而陈丫妮和陈三柱当天早上就去帮沈二叔沈二婶干活了,之后连续好几天都去帮忙。
在众目睽睽之下帮忙,村民们自然都看见了。
大家不由得疑惑起来,陈丫妮和陈三柱为什么要帮沈二叔沈二婶干活?
大家纷纷议论开来。
大家都是种地的,都没什么钱,能自己干就自己干了,顶多辛苦点,多花点时间把粮食收上来。
沈二叔沈二婶家的粮食又没到非要立刻收不可的地步,何至于请人?
众人连忙朝村长看去,见他神情严肃,都讪讪地笑起来。
村长的目光在大柱媳妇和二柱媳妇脸上扫过,然后说道:\"我们家丫妮跟三柱去帮忙,可不是因为什么挣不挣钱的,是予欢知道我们家困难,跟我们说如果丫妮跟三柱上大学缺钱,可以先借给我们,等丫妮跟三柱毕业工作挣钱了,再还给她,我们家丫妮跟三柱感激予欢,这才想着去给予欢二叔二婶帮忙的。
这话一出,村民们顿时哗然。
他们想过各种陈丫妮和陈三柱为什么要给沈二叔沈二婶干活的原因,万万没想到竟是这一种。
这个大家倒是认同的。
村里人都知道,沈予欢除了跟她二哥二嫂、二叔二婶两家关系密切外,在村里来往最多的就是村长一家了。
沈予欢得知村长家两个孩子要考大学,主动提出资助他们,这不是没有可能,是非常可能的事!
大家甚至都没有质疑,直接就信了。
这事再次在村里掀起一阵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