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531章 收获,赎罪(修)

第531章 收获,赎罪(修)(1 / 1)

上海,ja区巨鹿路675号。

如今已是十月中旬初秋。

清晨六点,天空阴沉暗淡,稀薄的乌云在城市上空漂浮。

“哗哗……”

微凉的秋风细雨渐起,悄无声息的笼罩着这座被称之为“爱神花园”的西式庭院。

雨水落在树叶上,发出细碎的雨声。

“嘶,有点冷,早知道出来的时候套件外套了。”

李小林提着公文包,走在林间的鹅卵小径上。

一滴雨水,裹挟着初秋的一丝寂聊萧索,穿过香樟树繁密的树干枝叶,滴落在她的脖颈上。

雨水湿润冰凉,往下缓缓流淌的微妙触感。

令她下意识缩着脖子打了个寒颤,后知后觉抱紧了身上单薄的红白格子衬衣。

随后加快脚步,迈着深棕色的皮靴踩过枯黄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

从林子里走了出来。

眼前是一座透露着岁月沧桑气息的西式庭院,具体风格是什么,李小林也说不太清,反正挺好看的。

大概是什么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吧?

听编辑部的老人说,这座庭院是民国时期的上海实业家刘吉生先生,为了记念夫人陈定真女士的四十岁生日而建造。

当时由匈牙利着名建筑师邬达克操刀设计,据说建造花费的费用,折合白银高达二十万两。

庭院始建于民国1920年,1931年完工落成,距今已有六十一年的历史了。

期间经历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也见证过许多特殊的历史事件,如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里举办过盛大的圣诞晚会,美国将领、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也来这里参加过圣诞晚会。

到现在已过去六十多年,庭院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损,但幸运的是整体保存依旧完好。

“这大概就是物有所值吧?”

李小林举起公文包,遮挡雨水,笑道。

抬眼看去,庭院正中间的普绪赫喷泉,正涌动着清澈的潺潺水花。

喷泉上方的大理石雕像,描绘的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爱神深情托起灵魂女神的画面。

这也是它得名“爱神花园”的原因。

不过这座极具艺术气息的雕像,早已染上幽绿的青笞和灰暗的风化痕迹,手臂,头颅还有腿脚都有破损断裂的痕迹。

这是十多年前,在嗡嗡嗡中遭到的破坏,后来有工匠将其藏匿悄悄修补这才有了现在完好的模样。

喷泉对面是一栋造型古典优雅的穹顶式大楼,南立面采用了爱奥尼柱式的门廊,门柱上雕刻的复杂花纹十分精美,但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已然模糊发暗。

抬头往上则是弧形的阳台,阳台四周镶崁着生着红绣的铸铁雕花栏杆,彩色的玻璃窗在雨天依旧闪亮,大楼顶部则是刻着壁画的圆形穹顶。

“不愧是在民国时期,就花了二十万两白银建造的私人庭院,真漂亮。

若非到了新中国,恐怕很难进来看上一眼。

花了好几个月,编辑部总算是搬完了,以后就要在这里上班,在这里生活了。”

李小林站在原地,任由毛毛细雨落在头发上身上,颇为感慨的望着眼前的一切。

她是《收获》的编辑,最近这两个月《收获》一直忙着搬迁,一部分编辑和工作要搬到这儿来。

他们原来的驻地在延安西路238号,但那里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驻地。

《收获》在79年复刊之后,就一直跟他们挤在一起,很多任务作,很多编辑会议和作家的来往都在那里进行。

不过今年组织上批复了华东作协搬迁的决定,《收获》这个作协的下属单位,也跟着一起重新回到巨鹿路657号来。

为什么说是重新回来呢?

因为在1952年,上海刘氏家族将这座着名的“爱神花园”捐赠给政府。

在1953年又移交给华东作家协会使用,正式成为华东作协的驻地。

不过在十七年时期,作协又被当时的zfp,以私人庭院过于奢华,恐被资本主义思想、享乐主义腐蚀中国文学的理由,把作协赶走了,后来这座院子也被封存了。

直到现在,他们作协才被允许搬回来。

“小林!在雨里面站着干什么呢?赶紧过来,正缺人帮忙整理稿件呢!”

不远处,传来一阵洪亮的呼喊。

李小林抬头看了眼,正是编辑部里处得不错的同事陈锦芳,正在喊自己。

陈锦芳和两三个早起的同事,正站在大楼一楼的大厅里,整理着各种杂物。

由于最近作协和编辑部搬迁,偌大的会客厅里堆满了台灯、桌椅、打字机、书籍、柜子等各种杂物、当然还有一箩筐一箩筐的书信和稿件。

“来了!”

李小林应了声,顶着公文包冒着雨水小跑过去。

“小林吃饭了没?”

陈锦芳将手里装满书信的箩筐递过去,随口问。

“刚吃完。”

李小林被迫将箩筐接了过来,其重量让她手中陡然一坠,惊讶道:“芳姐,这些都是这个月的稿件啊?这么多?”

“可不是吗,最近忙着搬家,大家伙都没怎么看稿件,于是一天天的堆积起来,你看还有整整五个箩筐的稿件没审,全都在这儿。”

“五个箩筐?这恐怕都快有好几百封稿件了吧?”

“没数,反正这个月咱们有得忙了!”

“啧啧,我感觉主编一会儿要是知道,肯定得发火了。”

李小林摇摇头,笑道。

“就你笑得出来。”

陈锦芳想到李小林的身份,不由怼了她一句,“走吧,别磨蹭了,赶紧都送上去!”

二人一人一个,吃力的抱着堆满书信稿件的箩筐走上大厅深处的旋转楼梯。

这栋大楼主楼是作协的,里面设有不少作家书房和创作室,巴金老先生就经常在创作室创作休息,《随想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东边是《收获》杂志社的,西边是《上海文学》和今年刚刚复刊的《萌芽》。

李小林和陈锦芳二人上上下下,搬了三趟,才把稿件搬完。

“呼呼……总算搞定了,累死了。”

李小林坐在自己工位上,喝了口热茶,喘息道。

“年纪轻轻就这么虚了,多锻炼锻炼身体吧。”

陈锦芳白了她一眼,趁着办公室的编辑们大多还没有来上班,蹲在箩筐前开始挑选稿件。

“哎哎哎!你真鸡贼啊!”

李小林见状也意识到这是个挑稿件的好机会,连忙凑过去翻找起来。

《收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赫赫有名的杂志社,和《人民文学》并列。

因此不管是文学新人,还是文学名家都会给收获寄来稿件。

但这对新人编辑来说,不是个好事,因为好的稿件轮不到他们。

“馀桦?这谁啊?没听说过……一边去!”

李小林深吸一口气,在稿件堆里飞快的翻找起来,没听说过的统统丢到一边。

一连翻了几十封,最终在最底下,被一封厚得象大部头的稿件所吸引。

李小林将其抱起,视线扫过信件上记载的信息,暗道:“京城校尉胡同梧桐院,程开颜……”

“程开颜?!!”

李小林眼睛瞪圆,立马惊呼出声来,但又连忙捂住嘴。

又凑近仔细检查了一遍,这个地址和姓名就是她想的那个人。

就是那个捐款二十五万美金的大慈善家,大作家,大才子,大学者程开颜!

“你说什么?”

陈锦芳诧异的抬头。

“没,没什么。”

李小林连忙否认,眼神有些躲闪。

“我都听见了!程开颜,你说了程开颜!”

陈锦芳起身质问道:“让我看看!还是不是朋友了?”

“不给。”

“让我看看嘛!小林,你知道的我是小程老师的书迷,他都快一年没出新作品了,快让我看看吧,这肯定是小程老师的新书。”

“求求你了。”

“不给!我先找到的。”

一个祈求,一个坚决不给,两人拉拉扯扯起来。

“干什么呢?一大早上吵吵闹闹的。”

一道严肃沉着的声音传来。

“主编?”

“爸!”

二人齐刷刷的转头,就看到一个头发花白,带着黑框眼镜的老人。

正是巴金老师提着公文包走了进来,看到二人争抢吵闹的画面不满的皱起了眉,“你们俩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呢。”

李小林警剔的摇头,同时将怀里的稿件紧了紧。

“让我看看是什么人的稿子让你们俩争成这样。”

巴金老先生走了过来,伸手道。

“是……是程开颜老师的作品。”

李小林迟疑了下,才坦白,她有点担心父亲抢走稿件。

毕竟这可是程开颜老师的新作品,全中国估计都没几个编辑听了不心动的。

“恩?程开颜的作品?”

巴金老先生不由挑了挑眉。

这个小家伙怎么忽然想到给《收获》投稿来了?

他不是跟《人民文学》老张还有老王他们是一伙的吗?

“让我看看!”

巴金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向女儿伸手道。

“行吧……那您记得一会儿还给我。”

李小林见状无可奈何的将稿子递出去。

“我还能骗你不成?”

巴金老师没好气的瞪了眼女儿,接过来一看,还真是。

只不过看到寄信时间,他不禁皱起了眉,质问道:“怎么是九月份的?这封稿件都寄过来快一个月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程开颜同志肯定都等急了!”

“还不是最近搬家嘛,稿件堆积下来了……”

李小林和陈锦芳相视一眼,连忙解释缘由。

“行吧,这稿件我先拿走,赶紧看完给程开颜同志写封信回去,免得他等急了,回头再给你们俩再看。”

“哎!爸!您怎么这样啊!”

“主编!明明是我先来的!”

二人瞪大眼睛,看着转身就走的巴金伸出手,惊呼出声。

……

“这应该就是之前雁冰跟圣陶两个人,赞不绝口的那篇作品。这估计有十来万字吧?难怪这大半年程开颜都没出书。”

回到单独的办公室。

巴金老师坐在办公椅子上,掂量着手里的稿件的分量,思索了会儿,这才郑重的拆开牛皮纸信封。

装订齐整的明黄色稿纸堆在面前,几乎有半根小拇指这么厚了。

映入眼帘的主页是一张空白的纸,上面只有两个大气隽永的蓝色字迹:

《赎罪》

“赎罪?”

巴金老师轻声念出口。

这个书名就很直白,不难理解这部作品,就是讲述一个人赎罪的故事,其中大概还兼有成长等元素。

他翻开第一页,一句话出现在眼前:

既然我可以制造痛苦,也就可以创造幸福。

“制造痛苦,创造幸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主人公赎罪的方式是创造幸福,又如何创造幸福?”

巴金托着下巴凝望着这句话,顺着文本含义往下拆解。

这番话肯定是主旨,看着也挺简单,没什么惊奇罕见,也没什么深意。

但搭上这个书名,却自然而然的引申出许多引人思考的问题来。

简单中透露出一种不简单的感觉。

巴金喝了口热气腾腾的茶水,挪动身子坐正,捻动书页,垂眸翻阅起来。

故事开始于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乡下,炎热的夏季。

一个十五岁正在上高中,出身书香门第曹家的少女曹含玉抱着腿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执笔创作一个爱情剧本。

为了给她回家的姐姐曹雅南,还有哥哥准备惊喜。

同时还有她最期待的心上人蒋明正。

蒋明正是曹家的管家之子,身为仆从的蒋明正却和曹家大小姐曹雅南相互暗恋。

他们是青梅竹马,自幼玩得好,十七岁后还一起去英国留学。

回国后,却有些生疏了。

曹家老爷和大少爷相中了一个湘南的富商,想要将大女儿许配给她,维持门第和财富。

身份卑微的,留学归来的奴仆;

两位身份高贵,美丽动人的大家小姐;

在这个乱世战火纷飞,国民水深火热的年代,由此展开了一段恩怨纠葛,生死爱情,战争残酷的故事……

巴金老师渐渐沉入其中。

他看到一个出身卑微的青年,即便学识出众,从英国留学归来,但仍然陷在阶级和时代的枷锁和压迫之中,最后和心爱之人双双死在惨烈的战争之中。

也看到一个生长在中产阶级的大家庭,被母亲宠坏了的天真而爱幻想的少女,不免会犯意气用事、武断的错误,因而有终生赎罪的苦难历程。

“滴答滴答……”

办公室内,时钟秒针滴答作响。

窗外阴郁的秋雨,悄然笼罩整个世界,四周因此阴暗下来。

不知过去多久,房门被轻轻推开。

李小林端着一碗盒饭,走了进来。

她看到坐在办公桌后,沉浸其中,无可自拔的老者,下意识轻喊道:

“爸?都中午了,您还在看啊?要不先吃饭吧?”

巴金老师面对女儿的轻喊,没有理会。

“小程老师的作品这么好看吗?这都一点多了。”

李小林无奈的摇摇头,一边嘀咕,一边走近。

却看到父亲通红的眼睛和湿润的手背,以及颤斗的嘴唇不停念叨着什么话。

“呼……”

李小林心中陡然一震,深吸一口气。(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长安日记 明艳知青遇上偏执痞汉 我的极品女房客们 共存法则 摆摊开饭馆,她惊动全京城 觉醒华夏神明脸谱,我变脸谁敢应 东京文豪,从被大小姐追求开始 双异能学生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治好总裁夫人,你就是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