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535章 勾起一段往事

第535章 勾起一段往事(1 / 1)

十月八日,上海联绵多日的雨天,终于云销雨霁。

灰蓝色的天空,带着雨后特有的清爽,湿漉漉的。

某干部大院门口。

一个背着深色帆布包,穿着黑色及膝羊毛大衣,脖颈间系着红色围巾的年轻姑娘从街道转角走了过来。

她腰间的双手勒着书包的带子,踩着轻快的脚步,一蹦一跳的哼着清脆灵动的曲调,脑后乌黑的马尾辫也跟着跳跃起来。

“笃笃!”

行至门口,女孩凑到门卫室的窗户边,屈指敲了敲。

“玉卿回来啦?”

门卫大爷坐在保安室里抽烟喝茶,瞥见陡然出现在眼前的姑娘,先是吓得往回缩了下脑袋,随后才笑呵呵打了个招呼。

“秦大爷,今天周五学校放假呀,大爷你吃了没啊?”

曹玉卿挥了挥手,笑着寒喧道。

“还没呢,蒸了点包子馒头,外面天气冷,你赶紧回去吃饭吧,我看见你妈今天买肉呢,今儿指定做好吃的了!”

秦大爷笑眯眯的摆手道。

“那成,我先走了,大爷你忙。”

曹玉卿清澈灵动的小鹿眼眼前一亮,在玻璃窗外挥了两下手,跟飞似的心急的跑掉了。

“哎!玉卿回来了?”

“干嘛去啊,火急火燎的?”

一路上不少熟悉的叔叔阿姨,这姑娘都只是随口应了声,直到家门口方才停下来大口大口的杵着膝盖喘气,白净的小脸也因气血的上涌变得粉扑扑的。

开门进屋,头顶的围着绿色搪瓷灯盏的电灯将客厅照亮,一个很典型的八十年代干部家庭的房间出现在眼前。

进门口铺着一个鞋垫子,旁边是刷着红漆,有半人高的鞋柜,客厅中间是压着玻璃板和报纸的茶几,对面是盖着白色镂空花纹布罩子的电视机。

门口对面厨房里传来炒菜,锅铲碰撞的动静

“妈!我回来了!”

曹玉卿在门口换了布拖鞋,朝客厅走来,脚下老旧起皮的木地板发出吱呀的轻响。

“回来了?去洗把手换身干净衣裳,准备吃饭了。”

厨房门口的布帘子被掀开,穿着白色毛衣系着格子围裙的母亲探出脑袋喊道。

“知道了,我姥姥呢?”

曹玉卿一边问,将书包搁在茶几上,翻找出一本书出来。

“你姥姥在房里休息呢,你找她老人家干嘛啊?别一回来就闹你姥姥这死丫头!”

母亲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曹玉卿抱着书噔噔噔的往房里跑了,不耐的骂了句,继续回去炒菜。

而另一边,曹玉卿来到姥姥房门口,敲门。

“请进。”

一声中气十足,丝毫不觉老迈的温润声音传出。

曹玉卿推开房门。

光线暗淡的房间里,一个腿上披着毛披肩,穿着浅灰色毛衣的老夫人身姿挺立,坐姿端正优雅的坐在书桌前,对着书桌上的台灯,执笔写着什么。

“不管怎么看,姥姥都是一如既往的优雅知性啊。”

曹玉卿望着不远处的身影,不禁感慨起来,“怎么我妈就没遗传到姥姥的优点呢?”

在她从小到大的印象中,姥姥总是这幅大家小姐一般的优雅从容,知性淡然的模样。

听母亲的说,姥姥的确出身上海的名门望族,据说还是家族里的大小姐。

自幼出身优渥,备受宠爱,年轻时还去往英国留学,在那个时代,绝对是一顶一的高级人才,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

当然嘛,后面的故事就是民国那个战乱时代,很普遍的家道中落。

后来凭借出色的学识和能力,添加到了我党之中,一路走来,做过政府的干部领导,下过乡,还在高校做过教授副校长,到现在已经退休有两年了。

“小丫头又在背后说你妈妈的闲话呢,快进来啊。”

听到外孙女嘴里的碎碎念,老妇人倒是听得一清二楚,不禁轻笑一声,转头过来招呼道。

“嘻嘻!我又不怕她,而且不是还有姥姥您嘛!”

曹玉卿笑嘻嘻的关上门进屋,凑到姥姥身边亲昵的抱着她的手臂,笑嘻嘻的撒娇道。

“小丫头,打小就鬼精鬼精的。”

老妇人失笑一声,有些失神的看着眼前这张年轻稚嫩,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漂亮脸庞。

“对了,姥姥我给您带了书回来,前段时间刚发行的《收获》,我跟您说,这一期的收获真的超级火爆。

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在看,就连老师教授,校长都在看。

听我一个在杂志社实习工作的学姐说,这一期短短七八天卖出了三十多万册。

是因为这一期有程开颜老师的作品,才这么受欢迎的!

我去书店排了好几天的队,才买到的呢!”

曹玉卿像献宝一样将怀里揣着的一本书亮了出来,只见封面上印着收获两个大字,上面还绘制着彩绘画,是秋天的景象,有金黄麦田,红彤彤果实,鸟儿,落叶

姥姥很喜欢看书,因此她也经常带书回来给姥姥。

“这么厉害吗?程开颜我可得好好看看。”

老妇人惊讶的挑了挑眉,伸手接了过来。

这个年轻人的作品,最开始也是外孙女推荐给自己的,内容以及思想都很不错,作品她一个不落的看完了。

一周三十多万册的销量,一个月就是一百二三十万左右,这几乎是《收获》平均销量的一倍了。

这就太夸张了。

这么恐怖的销量,老妇人心里清楚,肯定得归功于程开颜同志。

这个年轻人今年斩获了五座文学大奖,震动了国内文学界,还有前几个月的慈善捐款,时隔将近一年发布新作品

种种因素下,这才造就了当前的盛况。

心中思绪纷飞,老妇人下意识翻开书。

第一篇作品就是程开颜的。

《赎罪》

两个大字映入眼帘,老妇人低头阅读起来。

她看到民国上海,管家之子蒋明正,曹家大小姐曹雅南,看到二人青梅竹马,出国留学,被迫分离,又卷入战火

轰的一声。

老妇人看着这样熟悉的字样,看着书中熟悉的情节,只觉脑中一片空白。

一段段早已经模糊的脸庞与记忆,从心最深处闪过眼前。

那是在一座桥上,她穿着墨绿色的旗袍,撑着油纸伞,身边站着一个身材高大俊朗的年轻男人。

记忆里,对那个他印象最深的是,深邃漆黑的眼睛。

不知不觉间,她的眼框鼻尖已然发红酸涩起来。

“蒋明正,明正君明!我终于找到你了!”

她低声呢喃着,心中某个早已在几十年不曾诉诸于口的名字。

她很想再看看那个人的样子,想再摸摸他的脸庞,想必现在很老了吧?

看看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在一旁躺在床上睡觉小憩的曹玉卿,陡然发觉姥姥的异样,一个扑腾翻身起来,急急忙忙的询问:“姥姥,怎么了您?怎么了?”

“没,没事,故事很感人”

老妇人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哽咽的说道。

“呼,这样啊。”

曹玉卿松了口气,拿出手帕递过去,“程开颜老师的作品中的情感都十分真挚感人,您老人家受不住也很正常。”

“恩。”

老妇人轻轻点头,凝望着书中的文本写着:

亲爱的,我们缘分未尽

她心中隐隐确定一件事,这个故事和自己,和他肯定有关系。

“恩君明,我们的确缘分未尽。”

老妇人心中默默呢喃着。

“吃饭了!”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传来呼喊声。

老妇人整理好个人状态,又重新恢复到平日里平静知性的模样的,带着外孙女出来吃饭。

一家四口人,坐在客厅的四方桌上吃饭。

“妈,你眼睛怎么红了?”

女儿曹葳蕤盛好饭端过来,注意到母亲的异样,关心的问道。

“没事的,奶奶是看书看入迷了,太感动了这才流眼泪的。”

外孙女夹了块排骨,笑着解释道。

“妈,您年纪也大了,情绪波动得控制着,就怕这心脏病又犯了。”

曹葳蕤松了口气,叮嘱起来,随后又瞪了眼女儿,“你也是的,什么书都给你姥姥看。”

“哎呦,这可是程开颜老师的最新作品《赎罪》,大作家大才子,大慈善家听说过没?妈,您真老土!”

曹玉卿无语的撇撇嘴,小声嘟囔道。

“程开颜?那的确很有名了,我们单位的同事领导都在看呢,葳蕤你也别生气了,这个年轻的作品可不简单,就连巴金老先生的都看得感动落泪呢。”

这时对面半天没出声的中年男人开口了。

显然这是曹玉卿的父亲,曹葳蕤的丈夫,老妇人的女婿。

上门女婿。

因此曹玉卿姓曹。

“就你们有理行了吧。”

曹葳蕤瞪了丈夫一眼,后者很快缩了缩脖子。

随后女人又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老妇人看着女儿女婿恩爱的模样,心中一阵恍惚,思绪也跟着纷飞,回到过去。

记得自己跟他,好象也是如此恩爱的。

“恩?妈您发什么呆啊?吃饭啊,天气冷一会儿凉了对胃不好。”

过了一会儿,曹葳蕤注意到母亲的异样,关心道。

“没,没什么。”

老妇人轻轻摇头,低头吃饭。

不只是老太太情绪不太好,大家吃饭热闹的气氛也黯淡下来了。

几分钟后,老太太忽得抬头,扫了大家一圈,开口道:“有个事情我跟你们说一下。”

“什么事啊?”

其馀三人齐齐看过来。

“葳蕤”

老太太望着女儿那双熟悉的,深邃的漆黑眼睛,又想到故事中男主人公的结局,心中说不出的慌乱和难受。

应该不会的。

“葳蕤你父亲的下落,我可能有些眉目了”

“我爸?”“姥爷?我有姥爷吗?”

曹葳蕤与曹玉卿母女二人齐齐开口。

“恩,应该和这本书有关,准确来说这本书的作者,程开颜同志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老太太拿起手边的那本《收获》,翻到《赎罪》这一页,沉声开口道。

“什么?!”

此话一出,全家人都站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那本书。

“原来,如此”

女儿曹葳蕤听完母亲的讲述,失魂落魄的点头,面色看似平静,可嘴唇已然颤斗不止。

她曾经苦苦追问母亲,但得到的回答是去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追问细节得到的回答也是母亲的摇头。

幼年时的父亲的缺失,让她早已将这个称呼埋进心里。

而现在,过了四十多年,才知道自己原来真的还有个父亲。

也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

那年日本人打进上海,父亲母亲还只是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

二人在战火中走散,父亲在部队里任职上了战场,保家卫国。

而母亲去往后方安全的城市避难,可她一边照顾自己,一边苦苦等待前在线的来信,却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已然怀有身孕,

淞沪会战的战败,仓皇的大撤退,外加日寇的猛烈进攻,多个城市沦陷,在逃难和战斗中。

二人彻底失去了联系,彻底走散。

餐桌上,一家人早已被老太太口中的真相,震慑心神。

“我早就不怨他了,可要是他您怎么办?”

曹葳蕤看向母亲,颤声问道。

“这么多年了,不过是为了一个了结心愿罢了,这么多年都是靠着这个虚无缥缈的希望过下来的。”

老太太叹了口气,轻声道:“就象小说中的曹雅南一样,将自己活成了一座灯塔,固执地、沉默地亮着,只为他一人指引归航的方向”

她并未将剩下的那话道出,可众人心中却陡然想起一句话——

即使她并不知道,那艘船是否早已沉没在黑暗的海底。

一家人沉默许久,最终点头。

“我们都支持您去找父亲!”

“恩。”

老太太终于露出欣慰满足的微笑。

“可是您仅凭一部作品里的剧情吗?就能确定那位程开颜同志能知道他的下落吗?

就算程开颜同志,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吧?至于父亲,那更是大海捞针吧?”

女儿曹葳蕤则对查找父亲,不抱什么期望。

“先找找看吧,用我馀生的时间”

老太太笑了笑,转头看向窗外。(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就炒个股,怎么成世界股神了? 狂龙出山-百尺杆头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早知天下事,买尽世间田 末世:我有一座怪物园 谍战不站队,孤狼搅动上海滩风云 混元医仙 大宋宠妃陈三娘 上交系统后我和统子混上了铁饭碗 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