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洛阳的新鲜事物(1 / 1)

“江淮地区?”

太极殿内,房玄龄等众臣精神一振,目光随之聚焦。

杨勇沉声道:“江淮富庶,乃天下财赋重地。然如今杜伏威、辅公祏等辈割据其间,相互攻伐,民不聊生。取其地,既可获得巨大钱粮物资,以充军国之用;又可打通南北,对李唐形成战略包围之势;更可解救江淮百姓于倒悬!此乃一举数得!”

他看向兵部官员的方向:“传朕旨意给李靖!令其总领河北、山东诸军事,全权负责巩固地方,整训兵马。朕予他临机决断之权,务必在年内,最迟明年春,做好万全准备,给朕拿下江淮!”

“陛下圣明!”房玄龄、魏征等人闻言,纷纷躬身赞同。

此策稳扎稳打,先巩固自身,再择弱敌击之,以战养战,确是老成谋国之道。

既能避免与李唐过早决战,又能实实在在扩大地盘和实力。

“臣等遵旨!”众将也齐声领命。

虽然暂时不能西进与李唐一较高下有些遗憾,但又有新的仗可打,还是富得流油的江淮之地,同样让人摩拳擦掌。

朝会散去,应对李唐扩张的战略方针已然确定。

整个大隋的战争机器,再次调整了方向,开始为下一步经略江淮而高速运转起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自杨勇下定决心并投入海量资源后,短短三个月,扩建后的将作监已然模样大变。

昔日相对松散的区域被三丈高的青砖围墙严格划分开来,朱漆大门前立着披甲持戟的卫兵,内部道路以青石铺就,宽阔平整可容四辆马车并行。

一座座崭新的工坊拔地而起,红墙黑瓦间竖起数丈高的水车,齿轮咬合的轧轧声与水锤轰鸣昼夜不息,白烟从陶制烟囱滚滚升腾,仿佛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在吞吐云雾。

工匠数量增加了何止数倍!

留着花白胡子的老匠人穿着新发的靛蓝工服,胸襟上绣着象征等级的银线纹样;

十四五岁的学徒们推着料车小跑穿梭,额角汗珠在炉火映照下亮晶晶的闪。

分工精细得令人称奇:铸剑坊里有人专管淬火,有人只打磨剑格;琉璃坊中少女们戴着棉布手套,将熔化的玻璃液蘸到铁管上吹制,动作整齐得像军营操练。

穿短褐的脚夫王五刚卸完货,揪着汗湿的衣襟嘀咕:\"这胰子真邪门,搓两下沫子比皂角多三倍!

斜对过玻璃器皿店外人头攒动,梳双鬟的小娘踮脚惊呼:\"快看那鱼缸!琉璃竟透得能数清金鳞片!

茶棚下几个帮闲汉子的议论更实在。

众人顿时噤声,只剩说书先生醒木一拍:\"所以说圣天子造化玄机——旧行业倒下去,新行当立起来!诸位可知现在洛阳城里多少新营生?

暮色渐浓时,城东陈五嫂推着改良餐车出摊。

这车子装着轴承铁轮,上层蒸着用新式模具压出的莲花馒头,下层小炉煨着羊骨高汤——燃料正是碎煤渣拌黄土制成的廉价煤饼。

更夫老赵巡街路过,举着新配的玻璃防风灯笑道:\"五嫂如今使的可是宫里的灯油?

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玻璃窗透出的光晕比以前更璀璨,煤炉烟囱的白雾与炊烟交织升腾。

那歌声掠过售卖标准化铁钉的货摊,飘过挂着\"瓷釉独家经销\"旗号的商号,融进这座正在蜕变的千年古都的脉动里。

而这一切变化的根源和最大的保障,依旧来自于军事科技的飞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 凡骨丹尊 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