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十二点,王虎家今日少见的热闹了些。
王虎家的三个孩子加之队长家的鼻涕娃在院里疯跑,跑一会就会冲着大灶那边望一眼,然后几人嘿嘿发笑。
今天是个好日子,过年一样的日子。
大灶上炖着的猪头发出阵阵肉香,连院里聊天的孙林几人也有些抵挡不住。
孙林马上就走了,想着中午请队长一家吃个饭。
队长家大儿子王小龙自从孙林不借钱后现在也不耷拉着脸了,在那嗑着瓜子和几人聊的起劲。
“林子,你这是准备出去吗?”王虎问道
在他想来,现在什么地方不遭灾的?
在家起码还有口饭吃,有口水喝,他们听说冀省、徽省很多地方吃水都困难了。
“对,舅,我准备去城里,那户口的事还得先麻烦叔了,我后面再回来拿。”孙林点点头,对几人也没有隐瞒。
“这倒没事,你去四九城?”王双宝好奇问道
“对!”孙林点点头
“那得多开个户口证明才行,以防后面用的上!”
“好的,谢谢叔!”
几人听后一阵惊奇。
他们通县是属于四九城,距离也不远,三十公里不到。
可别说王虎,连王双宝都没去看过传说中的升旗仪式、看过天安门。
去的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公社主街吧。
这个年代的交通方式并不多,农村并没有到城中心的汽车,骑自行车倒是可以去,但农村又有几家有自行车呢?
通县这时候也有个通州站,一天倒是有两对客运列车,但农村人没事哪儿会坐那玩意。
“你去那干啥呢?在家还能赚个工分,去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想帮也帮不上!”王虎劝道
“舅,你放心,我不做没把握的事。”
听到这话王虎也不再说啥,现在的孙林别说他、就是李大花也劝不动。
王小龙听到孙林要去城里那叫一个羡慕啊,要是他去一趟回来不得和朋友吹一辈子?
咱也是看过天安门、爬过长城的人啊!
旁边的队长媳妇姜梅推了推王双宝,王双宝回头看了一眼媳妇点点头。
“小林子,在外面不容易,那么远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穷家富路嘛,这三十块钱你拿着用。”说着掏出一叠钱递给孙林。
这些钱有零有整,最大的是一张大黑十,其他的全是几块、几毛、几分凑的。
“对,家里还有十块钱,一会我让你舅妈给你带上。”说着话的时候王虎都有些脸红。
一家子就这十块钱,亲舅舅还比不上外人。
“不用,不用,我这还完帐还留着馀钱呢,用不上!”孙林连连摆手。
对于队长能借出三十块很是意外,看情况还是队长他媳妇同意的,也是很感动。
舅舅这一家就更不用提了,他借10块是因为全家就这10块钱啊。
自己家都没的吃了还担心马上出门在外的外甥。
“真的?”
“真的!你们等等啊,我给你们留了些东西。”孙林说着便出了院子门。
也没走多远,拐了个弯看着没人便掏出几麻袋红薯,这是孙林留给几家的粮食。
舅舅家一份,两个外嫁到别村的小姨也有,给队长家一份是为了让队长帮衬着点舅舅家。
这年月农村家里人不多的家庭就是容易受欺负,两个小姨不在身旁,以前还有孙家这个亲家,现在闹成这样,孙家是肯定靠不上了。
有队长帮着说话肯定会好很多,孙林他离的远,这个村子他唯一会挂念的也就只有舅舅一家了。
“舅,队长叔,你们过来帮帮忙!”
昨天他买了些麻袋,现在红薯全用麻袋装着堆在角落,麻袋上他还装样子铺了些石、土在上面。
“来了!”
几人出了门,拐弯便看到孙林一旁的麻袋。
“这是啥?”王双宝问道
“先搬进去再说吧,可不能让人看到!”孙林神秘兮兮的说道
东西不轻,一袋至少一百五六十斤以上,一共三麻袋,但对这年月的汉子真不算什么。
王虎和王双宝拖着就走。
屋内,孙林打开了麻袋。
“我的娘嘞!”王双宝直接爆出粗口。
旁边几人全都惊呆了,红薯!
孙林把三个麻袋都解了开来。
李大花看着三袋满满当当的红薯也是一阵口干舌燥,这得吃到什么时候?
“小林子,这些红薯?”王双宝喘着粗气问道
旁边众人也是一脸的问号,现在这个时候竟然能弄到这么多粮食,他们大队队长都没有这本事!
“我昨晚回来的晚,让人帮我一起送回来的。”
“我这趟去城里可能很长时间不会回来了,这些红薯舅你和队长叔分分,给两个小姨记得也留一份。”
在前身的记忆中,两个小姨对他还是很好的。
以前只要过来就给他带好吃的,身上这件袄子还是几年前小姨买的,只是现在有些小了。
至于现在为什么少了来往?
穷闹的呗!
现在这年月都穷,想去探亲都得自己带着口粮才行,都不容易,总不能去白吃吧?
所以这来往才渐渐少了些。
但孙林还记是得俩人的好,就冲这身上这件破袄子自己也得承这份情。
几人看了看红薯,都默默的没有继续问孙林具体情况
“我家就算了,留给你舅舅家吧。”王双宝有心想要可还是摆摆手。
他给孙林帮的忙不值这份情。
旁边的姜梅和王小龙听到这话都急了,也不顾上别人了,纷纷上手拉王双宝,至于最小的王小云?
已经和王虎家三个小不点拿了个红薯去洗着吃了。
“队长叔,红薯你就安心拿着,这后面的世道还不知道咋样,粮食可不好买的。”
看着王双宝还想说些啥,孙林继续说道:
“我后面不在村里了,也麻烦叔照应一下我舅家。”
本想拒绝的王双宝听到这话也就没再拒绝。
孙林他说的对,眼前这光景后面粮食肯定更不好弄,现在拒绝了以后呢?还能留给他?
“那行,叔欠你一个大人情!”
听到这话众人才高兴起来,王虎和李大花也没有不高兴。
他们都知道孙林这是在帮他们。
一个村子别人家都饿的面黄肌瘦的就你家好过,人家能甘心?
很快蒸红薯上了桌,桌上一盆猪头肉、一个炒青菜、一个白菜烧肉。
菜不算多,但一般家庭过年也吃不上这么好的伙食。
饭桌上众人围坐一团,王双宝特地回了趟家拿来小半壶白酒。
这年月女人也好酒,李大花和姜梅碗里也倒上了酒。
孙林没喝酒,手里拿着红薯逗弄着怀里的小表弟,看着推杯换盏、脸上笑容藏不住的众人,脸上也露出笑容。
“哥,要是能天天吃红薯和猪头肉就好了。”小表弟王三路说出期盼,身上奶气还没脱。
“会的,以后肯定会的!”
下午,村口!
孙林带着舅妈煮的鸡蛋出了村口,回头看了眼摆摆手。
“回去吧!我走了!”
突然舅妈的声音传来。
“林子!”
“哎!”孙林应了声没敢回头。
“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要按时吃饭,别亏待了自己!”
“实在不行就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