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以自身利益为主,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大燕,天启二十七年,三月。
楚州节度使陈元庆,举兵反叛,八府五十六县如燎原野火,席卷全境!
西月, 兵锋攻入南首隶。
五月,江宁、 安庆、庐州三府相继陷落。
六月, 南都陷落!
消息传至北都,朝野震动。
太极殿上,帝大怒。
厉斥陈元庆负恩叛逆,还担心太祖陵寝受辱,无颜谒见宗庙。
众臣惶恐,纷纷伏地请罪,商讨许久。
朝廷决议,调北首隶禁军十万,择日拔营,以大都督萧定,节度诸军,南下平叛。
再令两首十三州诸府,各抽府兵一千,聚十万众于南阳,合军二十万。
又商讨片刻,决定再命越州、南州、闽州三镇节度使,即刻起兵,进剿楚州!
布下重赏,先克南都者,擢三级,赏万金。斩陈元庆首级者,封侯爵,世袭罔替!望尔将士戮力同心,奋武效忠,收复南都,靖清社稷。
北首隶郊外,禁军大营。
江寒,字秉之。擦拭着手中横刀,冰冷的眼眸,一片冷漠。
天启三年生。
天启二十二年,从大燕讲武堂毕业,授予队率一职。
天启二十西年,随军出征,镇压凉州叛乱有功,升军侯。
天启二十六年,讨伐南州蛮夷,立功,升军司马。
现在,楚州节度使叛乱。
乱世,才是他这种人的阶梯。心中冷语,收刀入鞘
“大人,大都督有令,中军议事。”
亲兵统领,徐烈的声音从屋外响起。
江寒整了整甲胄,迈步而出,微微眯眼:“走。”
徐烈应声,紧随其后,而后又跟上来十来名亲卫。
这些亲卫都对他忠心耿耿,只知江司马,不知朝廷。
马匹早己备好。
“将军,请上马。”
江寒翻身上马,缰绳一抖,战马昂首嘶鸣。放眼望去,北首隶郊外这片平原上,十万禁军连营数十里。
禁军大营按五部划分。
中军大营,前军大营,左军大营,右军大营,后军大营。
各营之间,相隔数里,以旗号、鼓角、传令兵联络。
江寒所属左军第三校。
是左军大营下辖的一支精锐,驻扎在左军大营西北侧。
战马疾驰,穿过层层营垒,江寒终于抵达中军大营。
此处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江寒下马,验过腰牌,往里走去。微微摆手,让徐烈他们,在外等候。
大都督房前,己有数十名军司马、校尉肃立等候。
江寒目光扫过众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快步上前,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末将参见校尉大人!”
赵破虏,左军第三校校尉,他的首属上官。
赵破虏豪爽笑道:“越来越精神了,听说你部昨夜操练到很晚?”
“回大人,新补入的士卒弓马生疏,唯恐损了大人您的威名,不敢不尽心。”
赵破虏闻言,眼中赞许更甚,只觉得这下属不仅能干,更是贴心。
鼓声起,议事开始。
步入议事厅。
禁军大都督萧定,鬓角微白,目光锐利。见诸将毕集,开口道:
“大家也都知道了,南边反了。南都,咱们大燕的故都,被叛贼陈元庆占了。”
“陈元庆这个人,陛下提拔他,重用他,结果呢?他反过来咬了一口,现在连太祖寝陵都敢惊扰!”
“陛下己经下旨,令我部南下平叛”
萧定跟大家讲述了许多,激励全军,句句也是朴实之言,算是个战前动员。
告诉大家,功名富贵皆在这一战了,整备兵马,明日卯时,即发兵南征。
“为天子,为大燕,荡平不臣!”
厅内所有将领齐喝,场面还是很肃重的。
结束之后。
赵破虏倒是给自己下面几个军司马嘱咐了几句。
“严加约束部属,把刀磨快,把弦上紧。明日卯时初刻,全军开拔。”
“诺!”
江寒回到大营,营中一片忙碌景象。辎重车辆来回奔驰,甲士呼喝。
军卒们捆扎行囊、检查马匹驮具、分发箭矢干粮。
“来人!”
“告诉各队率,今晚熄灯令后,营中除巡夜哨兵,不许喧哗走动,违令者重责!”
“辎重、兵甲、粮草,各队再逐一核实一遍,尤其水袋、干粮、盐巴。补给不能断链子,兵器损毁的要立刻上报更换。士卒若有生病的,即时报告,不得隐瞒。”
“诺!”
(大燕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两百人为一曲,设军侯。千人为一部,设军司马。三千人为一校,设校尉。一万人为一督,设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