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真实仿真游戏 > 第177章 捅向苏联的第一把尖刀

第177章 捅向苏联的第一把尖刀(1 / 1)

第179章 捅向苏联的第一把尖刀

安徽国投面对西南开发集团和远东贸易抛出的橄榄枝,内部经历了激烈的讨论和谨慎的评估。

正如赵东来所说的那样,在国产汽车品牌领域,这本就是一个广阔的蓝海。

对于决心寻求产业突破的安徽而言,投资这样一家企业,其对省内、尤其是对芜湖及周边县市的产业拉动效应将是惊人的。

整车制造将带动上下游庞大的产业链——钢铁、橡胶、玻璃、塑料、电子电气、精密加工……

无数工厂将因此获得订单,无数就业岗位将被创造出来。

当然,这一切美好愿景的前提都创建在“这家国产汽车品牌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

能成功吗?

能吗?

詹夏来在深思熟虑后,认为“能”,而且“很有可能成功”。

远东贸易从苏联进口的汽车都能在国内引发抢购潮。

这充分证明了市场对高性价比汽车的渴求程度,远未被满足。

更关键的是,这个项目背后所代表的。

是激活芜湖乃至安徽工业潜能的历史性机会。

是盘活安徽作为中部省份纽带作用的战略举措。

当一汽、二汽、上汽、北汽等“国家队”都在忙着与外国巨头合资,用市场换技术时。

没有传统汽车工业基础的安徽,想要异军突起,只能另辟蹊径,走一条更艰难却也可能更自主的道路。

与远东贸易、以及西南开发集团合作,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投资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决定,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做出来的。

经过几天的研讨。

上报到各级机关,最后终于汇总了一致的意见。

投资!

安徽国投与西南开发集团,远东贸易合作,投资这家全新的汽车制造企业。

没有人才?

不怕!

从全国各大车企高薪挖角。

同时向散落在全国的安徽籍汽车工业人才发出号召:“回家乡,干一番事业!”

没有技术?

引进!

同步从欧美和苏联查找成熟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

缺少零部件基础?

那就合作!

初期从各大配套厂引进,逐步培养本土供应链。

至于车企的名字

“就叫奇瑞吧!”

秦远看向太子带过来的赵东来道:“奇遇祥瑞,我相信我们这群人聚在一起,注定能创造一个奇迹。”

秦远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得信一点“命”。

既然历史绕了一个圈,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孕育自主汽车品牌,那么“奇瑞”这个名字,理应延续它的传奇。

根据赵东来的汇报,他们的团队也去了浙江寻求合作,但对方态度暧昧,并未给予明确支持。

这也不奇怪,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四射。

乡镇企业、个体经济遍地开花。

一个温岭的摩托车厂就能引来外资关注。

这个浙江温岭摩托车就是后来的钱江摩托,更别提还有个吉利李书福在台州虎踞龙盘。

他们不搭理,实属正常。

相比之下,安徽省内缺乏重磅产业,求发展、谋突破的愿望更为迫切。

而远东贸易在国内闯下的赫赫名头,以及其背后隐约展现的打通苏联市场的强大能力,为这个合作方案增添了至关重要的光环和政治筹码。

安徽方面愿意合作,某种程度上也是抱着“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的决心。

“李总,”秦远看向太子李楚泽:“现在招牌有了,政策支持和激活资金也有了着落。”

“但我们几个,说实话,都不懂如何具体造车。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内行,一个能掌舵的帅才。”

李楚泽立刻问道:“你有合适的人选?”

从他与秦远接触看来,他觉得秦远这个人,做每一件事之前,都会想好之后的具体步骤。

造车,创建国产汽车自有品牌这种大事,肯定也会有一番规划。

“人选我有,就在一汽。”

秦远道:“不过,这位大才,可能需要你亲自再跑一趟东北,拿出最大的诚意,三顾茅芦也要把他请出来。”

“没问题,不就是请个人吗?”

李楚泽没有含糊,此刻在他心里造车这件事排在首位。

别说是去东北请大才了,就是让他给对方当一段时间助理学习,他都能干。

李远潮和宋濂完成的史诗级成就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他坚定认为,如果将奇瑞这个牌子立了起来,将其打造为第一家民营企业国产汽车品牌,绝对有资格触发另一个史诗级成就!

有了目标,就有动力。

怕就怕无头苍蝇,没有目标。

以前他就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秦总,那我应该干什么?是回安徽,在当地和安徽国投商议奇瑞的组建吗?”

赵东来也有心做一番事业,在西南开发集团他虽然总揽大局。

但盘子太小了,没有他施展的空间。

哪象造车,像汽车这个行业啊!

市场庞大,工业全产业链。

而且还和他的专业有一些相关性。

但秦远对于他,却另有大用。

“赵经理,安徽那边,现在安徽国投比我们还着急奇瑞落地。”

“常规的筹建工作,我们派一个精干的团队配合他们就行,办理各项手续、证件,他们比我们在行。”

秦远目光炯炯地看着他:“至于你,我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想交给你,就看你愿不愿意接下这个挑战。”

“秦总您说!”赵东来神情一怔。

“我想派你去一趟欧洲,德国、法国,你愿意去吗?”秦远缓缓说道。

“欧洲?”

赵东来瞪大了眼,有些错愕。

太子也是一脸疑惑的向他看来。

“没错,欧洲。”

秦远走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前,手指点向德国和法国。

“正如我之前所说,造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简单在于,它本质上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壳子。但困难之处在于其内核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

“这些内核技术,一汽、上汽他们为了获取,不得不拿出巨大的市场去和外资交换。”

“我们要得到自然千难万难。”

“不过”秦远目中锋锐无比,“这倒也不是没有空子可钻。”

“在欧洲,尤其是在汽车工业底蕴深厚的德国和法国,除了那些声名显赫、技术壁垒高筑的大集团,还存在着大量中小型汽车公司或者独立设计公司、工程公司。”

“这些公司可能规模不大,品牌不响,但它们往往掌握着一些特色技术、成熟平台或者优秀的设计能力,并且在经营上可能遇到困难,更有合作或出售技术的意愿。”

“你这趟欧洲之行,目标就是这些‘小而美’或者陷入困境的企业。”

“去接触他们,谈判,尽可能买断或者授权引进他们的发动机技术、底盘平台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乃至整车设计!”

“咱们造的车,首先要有名头,其次才是能跑。”

“奇瑞与欧洲车企合作,引进关键技术,就是我们对外宣传的名头。”

赵东来和李楚泽都不是愚钝之人,立刻明白了秦远的深意。

这是典型的“借壳生蛋”、“借船出海”策略!

用相对较小的代价,获取欧洲的技术背书和部分内核资源,快速搭建起奇瑞的技术框架和品牌形象,避开与巨头的正面专利和技术壁垒冲突!

“我明白了!”赵东来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兴奋道:“秦总,这个任务我接了。”

“我一定尽我所能,从欧洲给您带回我们需要的东西!”

而李楚泽则同样兴奋。

从东北挖顶尖人才负责生产制造和质量管控。

从全国车企挖角成熟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从欧洲获取技术设计和内核部件支持。

再有安徽举全省之力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奇瑞,这家新成立的汽车公司,就在秦远这三言两语间,走上正轨了啊!

等到他们两人走去。

一直在办公室站着的武卫国忍不住问道:“远哥,咱们……真要大张旗鼓地造车吗?”

“我打听过,这造车可不是卖衣服罐头,从建厂到研发再到出车,没个五六年根本见不到成效。”

“您……等得了那么久吗?《纵横商海》这个副本,您不打算尽快通关了?”

在他看来,以秦远如今火箭般的崛起速度,通关应该是这一两年内的事情,何必再去折腾一个周期如此之长、投入如此之巨的实业项目?

“造车是肯定要造的”秦远笑了声,转而:“国产汽车品牌,这么大的名头摆在这里,咱们不占,其他人也会占。”

“更何况,我们能通过这个招牌,撬动起更加庞大的资本。”

在资本的世界里,最经典、最暴利的操作是什么?

是画一个足够大、足够诱人、足够代表未来的“饼”,然后用这个“饼”,去撬动投资人、银行、乃至地方政府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

现如今,造车,就是秦远要给苏联画的又一张大饼。

没错,不是内地。

而是苏联。

在内地,这样的操作需要谨小慎微,严守规则。

但是,在另一个即将发生剧变的地方——苏联。

那里的玩法,可就完全不同了。

如何在那只即将轰然倒下的北方巨熊身上,割下最肥美、最丰厚的那几块肉?

首先,你需要一把足够锋利、足够坚硬、并且名正言顺的“餐刀”。

此前,无论是格瓦斯还是真维斯,都不过是开胃的甜点,是小试牛刀。

而“造车”,这个看似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实业计划。

它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带来的光环效应,才是秦远精心打磨,准备用来割向苏联庞大遗产的……

第一把尖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小人参被流放,全家造反了 我是特种兵血色狼牙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一人之下:debuff太多了! 入夜,宠她入骨 疯书生无敌剑 山河鉴:隋鼎 神雕尹志平,从神雕开始的长生 王爷好纯情,洞房都是我教的 仙子且慢,我只想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