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翟达:即将参与真理探索工作
秘书“小林同学”带来的改变,融入在了日常中,配合也渐渐有了默契。
她没有改变翟达工作的步调和方向,最多只改变了效率。
翟达反而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在工作中。
今年对研究院来说,将会是收获的一年。
发布会对全球宣告的各个项目,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斩获名为“发展”的果实。
常理上来说,研究院应该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变现”上。
这也是许多技术起家公司的常规路径:因技术领先而一炮成名,之后逐渐转移精力摄取营收。
毕竟开公司嘛,不就图个钱?
摄取“营收”同样需要大量投入精力。
销售丶渠道丶营销都得搞,在日积月累中,难免比重增加,使得整个企业的风格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
甚至开始金融化,沉迷股价增长不可自拔,毕竟市场玩出花来,也比不上股市一个涨停板,至少对老板和投资人来说是这样的,资金套出来一点,比卖东西强多了!
技术研发渐渐成了“小部分内容”,优势一点点丧失。
随便点名几个知名企业,就会发现类似的剧本在一遍遍上演。
诺基亚同学麻烦站起来,说的就是你。
苹果苹果同学暂时不用站,毕竟老乔还没走。
联翔!你跪着听。
这时候研究院的“纯粹性”理念,就发挥了价值,在翟达的有意干预下,“商业属性”偏多的部分,都被尽可能的剥离了。
举个例子:无人机已经在发售前夕了,但内核团队并没有太过关注销售问题,反而已经投入了下一代机型的研发中。
销售工作由“乌托邦集团”成立了一个专项分公司,来承担与各个渠道的对接丶拓展。
在沪上和京北,将会有两家线下体验店,目前已经在装修。
在官网上,有直销系统,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有官方店铺。
甚至客服团队也在东阳县城区预备了一栋写字楼,根据工作量逐渐填充。
乌托邦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不盈利,只是保证收支平衡,顺便养活一大帮新员工,给本地创造更多岗位,但未来会有它许多盈利的机会。
研究院和乌托邦,担任着“源头”与“承载”的关系。
没有企业可以只考虑研发,不考虑商业。
除非老板有两家公司::
类似的例子也将会在其他板块出现,比如“鸿图0s团队”也会逐渐剥离客服工作。
只有那些btob业务,因为需要专业性而自己处理。
而今天,研究院就来了这么一个特殊的顾客。
3月3日,东阳的气温已经恢复到了零上,不过体感依旧清冷。
自然庭院内,被大家喜爱的“俞小白”开始抽出新的枝条,金黄的树冠渐渐染上了一些嫩绿。
一行特殊的顾客,乘坐最早一班的航班抵达,上午10点时,已经来到了蔚蓝之眼。
为首一人是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但身形笔直,抬头看向巍峨宝蓝色外墙:“来东阳后:有没有一神清气爽的感觉?”
后方一个青年道:“您还真别说可能是东阳的空气质量好吧,比京北强多了,我们走的时候还有霾。”
中年人笑道:“一路车窗都没开过,和空气质量有啥关系,估计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不过这么大的建筑,研究院的保密工作恐怕会很繁重啊:”
队伍里有一个半秃强者,一看就是很有实力的研究人员或医生,出言道“研究院虽然掌握许多尖端产业技术,不过都是常规商业领域,在大量专利的保护下,其实保密要求可能并不高。”
中年人点点头:“不过我们来了以后就未必希望没给人家添太多麻烦”
这支奇怪的队伍齐齐朝内走去。
没有任何“迎接活动”,只有前台处,一个高挑年轻姑娘在等侯。
林舒遥小跑上前:“聂荣聂总对么,请跟我来,翟总已经在会议室了。”
中年人笑着点点头:“你好,辛苦了。”
一行人被带着向上,路过了每个局域时都有点东张西望,大概是惊讶于内部比外部还漂亮。
最后在a栋的会议室里,见到此间主人翟达,一起等待的还包括唐晓峰丶孙婷等半导体板块内核成员。
两边握了握手握手道:“翟总,初次见面。”
翟达笑道:“初次见面,聂总请坐。”
聂荣随行人员里,有人下意识看向墙角的摄象头,上面贴了一张a4纸,遮挡了镜头。
翟达主动解释道:“之前电话沟通过,这里的摄象头我已经停了,不过还是贴了张纸,这样各位也更放心一些。”
聂荣赶紧摆摆手:“感谢翟总理解,不知道在座的是否都是‘与会人员”?”
说着,目光很明显的看向林舒遥。
意思是这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内容么?
林舒遥想起对方的来路,心里暗叹一声,主动起身道:“翟总,那我先”
翟达却将她按回了座位上:“这是我的秘书,会一起参会。”
小林同学感觉腰杆邦邦硬。
“那么:方便的话由我们先做点准备工作?”
“请。”
翟达还以为是要搞个ppt投影啥的,结果随行人员有人提了个金属箱子放在会议桌上,打开后里面是某种厚重的电子器械,被集成在箱子里。
翟达稍稍瞄了一眼,应该是某种信号干扰仪。
旋钮似乎是调节强度范围的,按下开关后,也不见有什么声响,但会议室内的手机已经失去了信号。
林舒遥眼皮子跳了跳,心说我才上班一个星期这么大场面么?
之后也没有ppt投影,而是有人奉上了一些资料,翟达拿起看了看,是一份技术须求。
碳化硅半导体模块的须求。
简单来说,碳化硅模块虽然有着同样的物理性质和工艺,但根据不同的要求也能有变化,最典型的就是碳化硅芯片的厚度。
厚度越大,能承载的电压越高,越能胜任一些极限工况。
眼前这份技术须求,部分内核指标已经远超他们的常规标准件了。
但:翟达表示:依旧小意思在攻克碳化硅技术的这么长时间里,“机核半导体”也不是只管生产,由孙婷丶唐晓峰带领,
无论是成本还是良品率丶极限参数,都有了不俗的进步。
尤其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情况下,对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有绝对的掌控权,调整起来并不麻烦。
翟达看向孙婷和唐晓峰,两人都给了他肯定的眼神。
孙婷甚至俏皮的比了个“ok”,这位机核半导体cfo说道:“聂总,我看这里面要求开关频率25万次每秒,有具体用途么?我们好针对性适配。”
翟达轻咳一声,心说这不显然的么。
有,但不能给我们
孙婷只能的嘟了嘟嘴。
聂荣立刻打圆场:“翟总丶孙总,我们的工作是挺讨人嫌的,出去和人谈事总是藏着掖着:
不过这也是为了保护企业自身。”
这位来历特殊的顾客说道:“往小的说,与我们有业务往来,会导致贵司遭遇更多刺探,往大的说:如果是战时,兵器装备的供应链也可能是目标之一。”
“这也是为何军工很少依赖民用生产力,在管理制度丶抗风险能力丶任务属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有时尖端技术也确实需要民营企业支持:”
是的,这伙人是代表军工体系来采购的,
其实不用聂荣介绍,这里坐着的人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小林先不算人)。
在已知聂荣等人来历的情况下,不难猜,
虽然碳化硅一旦上升到电机部分,应用部分可以包括大部分领域,但若只是模块,参数还这么极致:
无疑就是雷达了。
战斗机丶预警机丶战舰丶地面站的雷达。
有人说现代战争就是一场“射程大战”,我能干你,你干不到我,赢家通吃,败者食尘。
就比如空战。
6:0是常规情况,别说巴拉特了,巴啦啦小魔仙来了也没用,打不到丶看不到,一切归零。
旧时代那种狗斗空战,早已一去不复返。
没有战机能逃脱最先进的导弹,所以在被先发现并瞄准的瞬间,飞行员唯一能做的就是弹射抢救一下自己。
喊一声“苦也!”
有句话叫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那现在雷达就是所有重武器的“射程”来源。
所以射程越大。
真理越屌。
作为技术人员,翟达很荣幸能参与到“真理探索”的活动中。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在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更大的电气功率意味着更远的“视野”,而在同效能设备中体积都可以缩小近一半,一来二去,提升一两倍都有可能。
样品,那边专家肯定已经细细研究过了,甚至可能已经验证过了,不然也不会找上来。
民用货把军工货比下去了属于。
翟达猜测这批特制碳化硅模块不光会用在战斗机上,预警机丶雷达舰丶地面站都有可能。
当然以上都是他们作为技术人员的猜测,
聂荣诚恳道:“贵司应该是第一次接触我们这种特殊采购,如果是常规材料其实也不会这么严格,但碳化硅模块的指向性太明显了。”
“有些情况并非不愿意通报,但了解的越多,反而对贵司来说越麻烦,光是保密协议都要一遍遍签署,个人信息也会备案,所以为了不影响各位日后工作生活,我的建议是大家只针对技术指标丶生产环节讨论。”
意思是:猜到了也别说,说了我也不承认,对大家都好。
这是实话,摊开聊,告诉研究院这玩意儿用在哪,能使雷达强化多少,结构怎样,
那不要说会议室内的人签署保密协议了。
生产环节也要被影响,最后甚至可能不了了之。
其丶实翟达并不忌惮与了解内情他对军工带来的“风险”并不害怕,反而很感兴趣。
如果把于晓丽年轻时,曾经在毛纺厂做过部队大棉袄算进去。
他们家可以叫“三代军工人”了。
轻工也是工,没毛病。
只是毕竟刚刚接触,他决定先按照对方的惯例来,摸摸情况再说,
不问就不问,那就谈谈生意吧翟达微笑道:“这个技术要求没问题,不过不知道订单量多少,涉及到设备调整,如果太少可能会很麻烦。”
言下之意:可能会很贵。
聂荣爽快道:“只要合理,钱不是问题。”
这么大风险还不给高价,谁还愿意支持军工?怕不是把他们当瘟神!
“既然聂总希望这批订单能够简单些,那我们就简单些,我让生产部门预估一个报价,明天争取就能签合同。”
啥都不说,那就剩价格丶数量丶交付时间了,确实不必在这再开大会:
聂荣起身握手道:“翟总爽快。”
不过翟达话锋一转:“那来都来了,刚好有个别的东西,聂总不如一起看了?”
也许回去的时候,会想顺手带点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