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1)

至于牛辅、张济之流,在他眼中远比董卓容易应付。

纵然要说服众人同往他处,只要时势相宜,对贾诩而言也非难事。

进退自如只要不入长安,便是蛟龙入海!

天地之大,任我纵横。

洛阳左中郎将府内,蔡邕正与爱女蔡琰作别。

失去河东卫氏这门姻亲后,为让女儿避开北方战乱,蔡邕只得假借赠书之名,将蔡琰送往荆州避难。

但自幼承欢膝下,如今突然要千里相隔,蔡琰心中自是难舍。

蔡琰眼中噙着泪光,望着慈爱的父亲轻声道:\"爹爹女儿舍不得您\"

话音未落,晶莹泪珠已如断线珍珠般滚落,在素净的脸庞上划出一道道泪痕,令人见之生怜。

蔡琰明白,父亲这话不过是为了宽慰她。

一旦踏入长安,他如何能轻易脱身?

蔡琰拭去眼角的泪水,轻声道:“父亲,女儿不愿去荆州还是留在长安陪伴您吧。”

“不行。”蔡邕脸色骤变,语气有些急促:“咱蔡家如今只有你尚未安定,这是为父心中唯一的牵挂。如今总算有机会将你送往荆楚之地,远离纷乱,为父这最后一桩心事也能了结,你莫要任性,让为父为难。”

蔡琰听后,心中愈发酸楚。

“可父亲您呢?”她伸手拉住蔡邕的衣袖,声音里满是眷恋:“您独自留在虎狼之地,若遇危险,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无妨。”蔡邕神色笃定,“为父毕竟是相国倚重之人,即便去了长安,有相国庇护,性命无忧,昭姬不必担心。”

说罢,他忽然正色,话锋一转。

“昭姬,此次为父执意让许氏父子为你谋得襄阳学官之位,除了要你照看咱蔡家的两万四千卷藏书,还有一事需你替为父完成。”

蔡琰虽心中愁绪万千,但见父亲言辞郑重,也只得收敛情绪。

她擦去泪痕,平静道:“父亲有何嘱托,但说便是。

蔡邕长叹一声:“为父一生最得意之事,莫过于三私两公。三私,乃作《释悔》、制焦尾琴、精研飞白书;两公,便是刻熹平石经四十六块,补作《汉纪》十篇。”

蔡琰专注聆听。这些年来父亲的成就,她自然了然于心。这五件事,皆是父亲一生引以为傲的功绩。

他忽然提及这些,究竟何意?

“父亲是想让女儿做些什么?莫非与《汉纪》有关?”蔡琰心思玲珑,隐约猜到了父亲的意图。

蔡邕感慨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他的女儿果然非比寻常,三言两语便揣度出了他的心思。

蔡邕环顾四方,认定当今天下唯有南郡许衡可担续修《汉纪》重任。

只盼女儿能说服此人。

蔡琰紧咬朱唇伫立不动。

泪眼朦胧间依然凝望着父亲。

蔡琰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泪如雨下。

她缓缓跪地,行三拜大礼。

蔡邕虽未回首,却知身后情景。

仰望穹顶,强忍眼眶酸涩。

待脚步声渐远,泪痕已蜿蜒过老人沟壑纵横的面颊。

此去经年,恐难再见。

阳人城内,许衡大军已整装待发。

临行前,他特往孙坚营中辞行。

虽不知再见是敌是友,然孙坚雪中送炭之恩,当永志不忘。

孙坚仍是那副桀骜模样,听闻许衡辞行,倒也干脆。

正当许衡施礼告退时,忽闻身后传来沙场老将罕见的慨叹:

许衡听罢稍感诧异,未曾料到孙坚会说出这番话来。以孙坚素日性情,能对自己坦言这些,可见他确实对自己颇为信任。

许衡略作思量,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孙坚,问道:“待此事落定,不知君侯今后有何打算?”

孙坚被问及未来去向,神情间显出一抹怅然。他确实有些迷茫,不知前路何方。

“袁公已离开鲁阳,正往阳人与某会合,想必是因袁本初集结众杰西进,欲迎陈王入雒阳之事。”

许衡微微颔首,对此了然于心。孙坚所言之事,他自然知晓。

如今河南尹地界风云汇聚,各路豪强齐聚,形势一触即发。许衡尚能以回兵为由避开纷争,孙坚却无这般侥幸。此刻的他,注定要与袁术同进退,难以独善其身。

见许衡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孙坚继续道:“去年吾等与胡轸、吕布激战时,李傕曾率军犯豫州之境,孔伷闻讯惊惧成疾,至今卧病难起。袁公先前来信,欲表某为豫州刺史,驻军颍川阳翟。”

许衡眉梢微动,心中暗自思忖。

因自己的到来,诸多事件的时间已有偏移。董卓迁都的时机与历史上不同,李傕攻入颍川的时间亦有变化。而孔伷的死期,似乎也与原先有异。

提及豫州刺史孔伷之死

许衡始终心存疑虑。

据史书记载,孔伷是因听闻李傕入境,惊吓过度而病亡,寥寥数语,含糊不清,令人不解。堂堂六百石监察,既敢参与讨董,竟因敌军入境就被活活吓死?未免太过荒谬。

许衡觉得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自董卓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至其身亡,不过短短一年。如此短暂的任期,竟使一位名士重病而殁?即便真是如此,可在他死前,豫州兵马便已归孙坚统率,这又是何故?

孙坚率豫州郡兵抵达阳人前线迎战华雄、胡轸与吕布。此事既可视作孔伷深明大义之举,亦可理解为孙坚兵临城下迫使孔伷不得不调拨兵马。

然而即便孔伷已倾其所有,在此期间袁术仍上表朝廷,举荐孙坚接任豫州刺史一职,意图取代孔伷掌管豫州二郡四国。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袁术刚完成举荐,孔伷便因李傕威吓而猝亡,其适时的离世恰为孙坚腾出位置。梳理这不足一年间的事件脉络,不难发现——孔伷与前任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如出一辙,皆殒命于孙袁联手布局之中。

此言一出,帐内霎时鸦雀无声。

孙坚面颊肌肉微微抽动。

好个狂妄小儿!

他的手不自觉地移向腰间佩刀却又缓缓松开。

帐门外,典韦如山岳般矗立。这位身负精铁大戟与重盾的猛将,魁梧身形竟将阳光都遮蔽大半。孙坚瞥见这般威势,心头亦不免震颤。

许衡将孙坚细微动作尽收眼底,却毫无惧色——有典韦镇守帐外,何须担忧?

这支特制重戟与加厚铁盾,连同量身锻造的全身铠甲,已将典韦武装成攻守兼备的战争机器。此刻这尊两米高的钢铁巨人,堪称战场杀神。

天下有他守护,许衡感到自己可以肆意闯荡。

荆州少主许衡的三国逍遥录。

孙坚面颊抽搐,额头青筋暴起。

他虽满腔怒火,不愿承认但心底明白,许衡所言非虚。

诛杀当地名士的后果,绝非寻常人能够承担。

当年曹操在兖州遭张邈、陈宫反叛时,整个兖州士族几乎无人支持曹操,八郡国同时叛乱,仅剩三座小城供其周旋

仅凭陈宫、张邈和吕布绝无可能做到,必然是兖州士族集团集体参与的结果。

曹操擅杀兖州名士边让,令当地士人彻底失望。

平定叛乱后,曹操虽重掌兖州,却再难任用本土士族只能依靠荀彧招揽颍川士族作为后盾。

曹操好歹出身名门,曾任朝廷重臣,又是袁绍心腹,杀了名士尚且如此

他孙坚算什么?

祖上不过是吴县小吏,凭军功起家的莽夫——在龙兴之地杀了名士张咨,若无袁术庇护,早就被南阳豪族暗中除掉了,还谈什么讨董?

许衡的话点醒了孙坚——若要当这个豫州刺史就必须重蹈覆辙!

前往豫州诛杀现任豫州刺史、名士孔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武道登神 被师娘骗去修炼后,傻子无敌了! 恶役领主正得发邪 凤啼霜华录 谁把修仙做成了游戏 蓝蝶茶殇:死神在人间的八种形态 青山少年 我!隐居东宫,太子妃她夜夜登门 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 都市至尊神豪:开局救校花就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