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名满天下的袁氏子弟,也不过是些锱铢必较的凡夫俗子。
张任亦觉胸中激荡难平。
他从军以来,还是头一回听人当面断言,说他日后定能执掌三军。
这份赏识与提携,实属难得。
张任正欲抱拳致谢,却听许衡继续道:\"张队率虽非我荆楚部属,但以君之才,日后在蜀地必成大器。许某平生看人,从未走眼。\"
喉头突然发紧,原先准备好的谢词竟哽在喉间。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涩在胸中翻涌,让他的呼吸都为之一窒。
驿馆内养伤的许衡并不知晓,这两日袁术正为回信之事焦头烂额。
阎象屡次劝谏,说当与袁绍共推许虞称帝。若二袁联手,天下指日可定。可袁术始终不肯松口。
他何尝不明白其中利害?只要许虞登基,护君联盟便不攻自破。届时董卓挟持的少帝再难号令群雄,天下士族皆归袁氏——这等局面,他比谁都清楚。
可每想起关东会盟时,那群郡守竟推举袁绍为盟主,便如鲠在喉。他堂堂袁氏嫡子,后将军之尊,反倒要听命于那个婢生子?若再助袁绍成此大功,岂非永世低人一头?
虽说袁绍过继给了伯父袁成,但在袁术眼里,终究是庶子出身。继承三老袁逢家业的自己,无论资源人脉都远胜于他,凭什么要屈居其下?
于旁人或许觉得同气连枝,但于袁术,这却是毕生难解的心结。有些人穷极一生,也跨不过心里那道坎。
这两日,袁术反复琢磨着许衡那番话的弦外之音。
他究竟有什么意图?
这个年轻人真能看穿袁某的心思?
不应该啊,初次见面,他怎会知道袁某对袁绍的怨恨?
毕竟在明面上,我与他关系尚可
明白了!定是许攸在洛阳时暗中调查,发现了我们之间的不和,如今派他儿子来诈我
就算你们猜透我的心思又如何?
区区宗室联盟,难道能影响我和袁绍的争斗?
袁术正在走神,突然看见部将雷薄匆忙赶来。
袁术神色稍缓。
若是中原两大豪族举族搬迁,那才是天大笑话。
不过连旁支都愿意长途迁徙,也不简单。
袁术眉头皱得更紧。
袁术起身在厅内踱步,隐约意识到这个宗室联盟的影响力,似乎远超自己预期。
或许,之前确实小看他们了
驿馆内,许衡整理着案几上的竹简。窗外传来马蹄声,不多时,伴随着甲胄碰撞声,雷薄大步走入庭院。
许衡抬眸,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他指尖轻叩案几,三日前送出的消息应当已传到南阳。李典此刻想必正率众穿过颍川边境,那支队伍会故意在叶县附近徘徊,引得沿途耳目纷纷注目。
更衣时,许衡透过窗棂望向县府方向。三天足够让袁术反复权衡利弊了。每次与这位枭雄周旋,都像在悬崖边对弈,既不能让步太多,也不能逼得太急。昨日斥候来报,说袁术彻夜未眠,这倒是意料之中的反应。
雷薄奉命行事,对许衡格外恭敬有加。许衡回到驿站后召集张任、魏延二人,最终决定携魏延同往,留张任驻守驿馆。
张任心中不免失落,暗自思忖:若自己也是荆州人士,或许就能随行参与了。许衡确有此考量——今日与袁术所议之事,不便让益州将士知晓。
准备停当后,许衡与魏延随雷薄来到鲁阳县府。许衡向来注重仪容,这源于前世经验:整洁的装扮能提振精神,增强信心,对于谈判大有裨益。
袁术已在厅中等候,身旁仅心腹将领纪灵随侍。见礼后,袁术便挥退雷薄。雷薄虽有不满,仍恭敬退下。
袁术道:“纪将军自本初执掌虎贲军时起,就一直是我的左膀右臂,许公子有话直说便是。\"
说到此处,他故意欲言又止。
袁术猛然拍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纪灵瞪着这个屡次顶撞自己的年轻人,暗暗握紧了拳头。
听出主公并未动真怒,纪灵只得悻悻退到一旁。
许衡心中暗讽:倒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家父常为袁公抱屈。论门第、才干、官位,袁公哪样不胜袁绍一筹?怎就让他做了这盟主?\"
他已暗自思忖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论家世门第,你或许胜过袁绍一筹,但为人处世之道,你与他相差何止千里,方有今日之困。
自然,这话不能直说。
袁术听罢,眼中顿时有了光彩,仿佛遇见知己:\"说得极是!若非那家奴作祟,董贼岂能猖狂至此?\"
要与人迅速亲近,莫过于在他最在意的事上达成共识。
许衡早已看透,要与袁术交心,唯有一途——将袁绍骂得体无完肤!邀他一同痛骂袁绍祖宗十八代。
慢着似乎不妥。袁绍与袁术同宗同祖,骂袁绍尚可,若拉着袁术唾骂自家先祖,怕是不妥。
待与袁术痛斥袁绍尽兴后,许衡话锋一转:\"其实此来除向袁公借道外,更想以同宗之谊助袁公扭转局势。在严君眼中,袁公方是袁氏栋梁,天下士族之楷模。\"
袁术闻言面色骤变。
拥立许虞为帝,正是袁绍方才定下的秘计!
此事所知者寥寥,因尚在谋划阶段,尚未公之于众据袁术所知,知情者屈指可数。
许衡如何得知?
身为穿越者,他自然知晓!
不仅如此,他掌握的秘密远不止于此。
见袁术惊疑不定,许衡心下暗喜,果然猜中了。
接下来,便要靠先知先觉的优势来引导袁术。
袁术怔忡片刻,忽觉怒火中烧。
许衡这番话让他意识到一个关键——时间根本对不上!
【
先前袁绍来信提及意欲拥立许虞为帝,虽未付诸行动,却已联络袁术以求支持。然许衡透露,宗亲联盟早从许虞处获知此事。
许虞的信使自幽州南下,即便绕过许表直见许衡,至少需二十日;若遇阻滞,耗时更可逾月。
由此可断——袁绍必已密会许虞!否则许虞何以提前一月致书南方宗族?袁绍所谓邀盟,不过是虚与委蛇。无论袁术是否应允,彼皆自行其是。
好个袁本初,竟敢独断此等大事!
见袁术面容逐渐狰狞,许衡暗自冷笑:此局无解。他借幽州至中原的时空差作证,纵使袁绍亲临亦无从辩驳。此非智谋之争,实乃天命使然。
袁氏兄弟,自此彻底决裂。
观袁术神色剧变,许衡料其心理防线已近崩塌。袁公当已明了——护君联盟初立时,袁绍便以宗首之名密信大司马许虞, 称帝。幸而大司马忠贞,急报家严共商对策。\"
(
袁绍此前并未写信给许虞,也没有公开支持他称帝的举动只能说他心中存有这样的想法。
许许熟知历史走向,明白袁绍谋划拥立许虞为帝的时机大约就在此时。
即便尚未行动,袁绍也一定在暗中筹划,毕竟废立之事非同小可,不可能灵光一闪便立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