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1)

许衡接到袁家送来的信函。

对方不仅答应交出所有索要的物资,更未提出额外条件,只要求用袁熙作为交换。

运送粮草时仅会派遣千名后勤兵卒,绝无精锐部队随行。

读完回信,许衡久久不语。

连贾诩和徐庶也露出困惑之色。

“太过干脆,反倒令人起疑。”

“确实,他们竟愿意付出如此代价——粮草、黄金、丝绸珍宝,乃至古籍书卷——只为换回袁熙?”

贾诩略作思索,断言道:“袁绍所求,无非是让袁熙平安归去。”

“正是!”徐庶立即附和,上前低声道,“恐怕是要开战了。自幽州归来,袁绍仅休整一冬,军队士气未减。此次接回袁熙,便无后顾之忧。换言之,是我们彻底激怒了他。”

许衡抬眸瞥了他一眼,神情依旧散漫。

“早激怒总比晚开战好。”

徐庶眉头紧锁:“可若袁熙回去,袁绍大军压境,邺城必首当其冲。届时面对其麾下猛将精兵,我军恐损失惨重”

“精锐又如何?”许衡嗤笑,“老子专打精锐!”

“不信去问郭奉孝,他若说怕,我立刻把袁熙原样送回,再让典韦磕头赔罪!”

典韦:“”

徐庶一时语塞,僵在原地。

这主公

当真强硬至极。

可话糙理不糙。

“君侯竟愿为奉孝做到如此地步?袁绍待君侯其实不薄。”徐庶由衷叹道。

他与许衡相处日久,早已习惯直言不讳,从无遮掩。

这也是他最自在之处。

许衡性情随和,不像其他主君那般听不得逆耳忠言,也不苛求下属毕恭毕敬。

在他面前,畅所欲言也无妨——只不过若说错话,挨起骂来也是毫不留情。

此刻徐庶对许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竟能为郭嘉做到如此地步

看来奉孝确实跟对了明主。

许衡吹胡子瞪眼的一番话,听得徐庶面红耳赤。

话已说到这份上,若再畏缩,岂不辜负了当年满腔热血?

这些年颠沛流离,师从名家研习儒学,曾经的锋芒早已被岁月磨平。

许衡这番话却如惊雷贯耳。

是啊!

当初仗剑天涯的豪情哪去了?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谁又能断言胜负?

凭什么要怕他袁绍?!

徐庶突然僵住。

怎么成我的差事了?!

这不对吧?!

虽说能调兵遣将,可总该派个正经大将随行吧?万一中了埋伏呢?!

典韦眼前一亮,心想果然没糊弄人,真能去踏青游玩,这下可算值了回票价,好歹不虚此行。

许衡拽着典韦风风火火离开,只剩徐庶站在原地 。

好个混账

说得人热血澎湃,闹半天是在给我挖坑。

真有你的。

我可真是

徐庶气得直咬牙,扭头就往外走,点齐兵马准备下山。

许衡带着典韦他们在山间别院畅玩了三天。

随后接上诸位夫人一同返回邺城。

此时的邺城经过文坛盛会,吸引更多读书人前来。听说才子们击退袁熙,杨修更因擅礼制获得官职,还能统领五十名龙骑军。

寒门学子愈发倾慕许衡。

邺城正成为治学发展的沃土。

各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

但许衡刚回城就紧急调兵。春耕后新增两万壮丁,发放军饷后编入各营。

随即向许都发出紧急军报。

随着调令下达,各部兵马开始向北部及清河方向集结。

营寨频频变换方位,以防范袁军进攻。

这般动静让文士们察觉端倪,不少人悄悄溜走。

杨修也敏锐注意到这些变化。

许都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懿。

司马家长子司马朗在曹昂麾下当差。

三子司马孚年少成名。

唯独这位次子司马懿,

看似愚钝实则大智若愚,深藏不露。

因此杨修与他交情匪浅。

一来两人年纪相仿。

二来同属汉室旧臣世家,境遇相似。

司马懿神色如常,眼皮都没抬一下。

我们可能得离开了。

君侯仅有六万精兵,两万新卒,如何抵挡袁绍数十万大军?

杨修脸色苍白,此刻被强留在许营中,进退两难。

司马懿眉头微动。

杨修凝视他良久。

这就是你的选择?

此时竟仍不愿离开?

杨修急切前倾,难以理解司马懿的决定,\"我们与这位君侯并无交情,值得吗?\"

司马懿只是含笑相对,神色丝毫未变。

他如实回答。

司马懿再度深深一揖。

心意坚如磐石。

他仿佛完全未被杨修的情绪动摇,始终坚持己见。说完这番话,便躬身离去,毫无留恋。

杨修望着他的背影,并未阻拦。他明白,此刻两位在年轻一辈中颇具声望之人,已作出各自抉择。

杨氏安危,不可系于许衡一身。

作为家族未来执掌者,他不能在乱世中将家族命运轻易托付给一个连诸侯都算不上的将领——许衡名义上仍是曹操麾下将军。

衙署内。

言罢取陈群所录名册观之,唯余司马懿、吴质二人。

年轻者皆去。

闻杨修归还信令,许衡讶然。

曹操的军令已然下达,麾下诸将却按兵不动。

这等规模的大战,曹操决不会缺席,更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深知许衡与众将素有嫌隙,定不会袖手旁观。但在那之前,邺城至少还能固守半年光景。

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袁绍大军压境已迫在眉睫。

料想不出数日,其必先发檄文而后兴兵。诸将既不奉命,那便作罢。

许衡全无惧色。

郭嘉仍觉不妥。

他并非畏惧,只是认为时机未至。

至少该等袁绍檄文传檄,战端方启。

许衡断言道。

郭嘉眸光微闪,深施一礼后快步离去。

未及一日,邺城驻军尽数开拔。许衡亲率主力出征,将后方托付徐庶。

刚押运袁绍大批军资归来的徐庶,方才清点完粮草辎重入库。

便立即坐镇后方,筹画粮道。瞬间忙碌非常。

而此时,屯驻东郡南境的曹纯、曹洪、夏侯渊等将,仍旧按兵未动。

今日军帐内酒过三巡,众人皆已面泛红晕。

曹纯身形愈发清瘦,颌下胡须也蓄得更长。嚼着肉块朗声笑道:\"许衡这厮!\"

帐中彻夜狂欢未歇。

与此同时,北方檄文已传遍八方。

许都相府内,曹操端坐正堂,面色阴沉似水。

文武重臣齐聚一堂,连刚从寿春调回的曹仁也位列其中。眼下曹仁已成最得力的将领,另有朱灵、车胄等统兵数万的大将。

文官队列里,戏志才、程昱、荀彧皆屏息以待。

谁都未料局势恶化如此之快。

这场大战,恐难再平息。

文中将曹操骂作阉党余孽,歹毒心肠,连其先祖都遭诋毁。横征暴敛,实属 污吏。

从出身到占徐州、挟天子,桩桩罪状罗列。

而今密诏流传,诸侯奉诏讨逆,要救天子于水火之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非典型八号位 轮渡奇潭 异世战歌 我,铁官世家,加点十年纯阳拳! 梦境国王 被家族抛弃后,我在北境搞黑科技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 综影:从拿下杨桃开始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