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这点我真没想到!主公肯定也料不到!
虽然安排了人监视,但我出不去啊!
我在这头狼身边当眼线,怎么把消息传出去?
说我不要脸?
许衡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站起来一把搂住夏侯恩:\"哎哟,我的大剑神,你就消停会儿行不行?\"
“何况上交?这点钱上交能落我手里?除了那些世家大族夸几句,给点虚名,再来个月旦评说几句闲话,顶个屁用!大汉都要完了,还搞什么品评,狗都不稀罕。”
“要报信随你,我这儿有几只信鸽,你自己去放。”
说罢,许衡挥了挥手,又捡起刻刀,蹲在地上继续勾画竹简。
他根本不担心夏侯恩真去放信鸽——这些鸽子都是野外随便抓的,巢穴早没了,放出去也飞不回兖州,纯属摆设。
夏侯恩听罢,明白许衡虽在抱怨,却也有几分道理,态度当即软了下来,抱拳道:“将军恕罪,方才是我冒犯。您说得对。”
没有世家支持,又非曹氏亲族,军资分配时难免如此看来许将军在军中确实老实,怕是还因本事太大遭人排挤。
我再这么盯着,反倒不合适了。
“一句对不住就完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许衡斜眼冷哼,活像个痞子。
夏侯恩赶紧赔笑:“将军要如何罚我,尽管吩咐。
“当真?”许衡歪着头,眼里闪着光。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好!”许衡腾地起身,背手踱了两步,“等典韦招来壮士,你负责把剑术全教给他们。”
持剑官乃贴身护卫,剑术岂能寻常?夏侯恩本就算不上将领,倒更像个游侠。至于为何被赵云一枪毙命——许衡估摸是这小子自己找死。步兵近战本就不擅马背交锋,何况使剑的偏去挑衅使枪的?若下马认真较量,撑几个回合总不成问题。
夏侯恩:“”
好家伙,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小沛秋收前夕,典韦带着千斤黄金采买铜铁矿石,又精挑细选百名二十上下的健硕青年,预付安家费收为死士。
训练营中,许衡将这批精锐命名为龙骑。经过一个月的封闭训练,他们已掌握夏侯恩的剑招、典韦的戟法,并精通铁马镫骑术与骑射功夫。
为提高耐力,团队专门开展山地越野与野外生存特训。如今这支精锐已全副武装:精钢宝剑、丈二长戟、全身铠甲,连战马都是清一色西凉名驹——这笔开销几乎耗尽府库余财。
这支队伍不仅个人武艺精湛,更在许衡指导下学会了沙盘推演、比例绘图等军事技能,精通游击战术与机动战法。双马轮换制保障了长途奔袭能力,整体战斗力与日俱增。
这段时日许衡过得颇为悠闲。,曹公仁德\"的传言在徐州扩散,民间亲曹情绪渐浓。如今小沛许氏已能与下邳糜家建立商贸往来,近期交易的货物大半来自糜氏商队。
眼下最棘手的莫过于粮草问题:秋收前开仓济民虽赢得民心,却也导致现在需重新储备军粮。为此,许衡不得不再约糜家商议。
这日,糜家二公子糜芳乘华盖马车抵达小沛。典韦引着这位身着云纹锦袍的贵客步入正堂时,许衡暗中打量着这位糜子方——体态丰腴的年轻人蓄着考究的八字胡,圆脸上挂着商贾特有的和气笑容。
八十一
这分明是个商贾打扮的人。
糜芳并不在意。来之前就听闻这位将军为购置军械、招募精兵,不惜散尽家财遴选乡野勇士。
重赏之下必有猛士。
精心挑选了百余人入营,这般严苛筛选,帐下想必皆是悍勇之士,战力岂是寻常军队可比?
当各路诸侯皆追求兵马数量时,他却独爱精兵,确实特立独行,倒也令人钦佩。
二人入座后,典韦很自然地坐在糜芳对面。
糜芳闻言反而局促起来,连忙起身拱手:\"大人折煞在下了!糜某不过徐州小吏,如今城中流言纷飞,家兄才命糜氏变卖家产,绝无见怪之理。大人但说无妨。\"
好个儒雅之人,说话却如此干脆。
许衡微微后仰——不愧是老商贾,轻易不入套。想借糜氏名义收购粮草,集中到衙署,你以为如何?\"
糜芳顿时头皮发麻。
果然狮子大开口!用糜氏名义?岂不是要我出钱购粮供你使用?
那我如何交代?
许衡面不改色,说得斩钉截铁。
糜芳当场僵住。
竟能如此直白?!
这番话说得脸不红心不跳?
再看典韦,干咳两声便埋头饮酒,整张脸都快埋进酒盏里,死活不肯抬头。
糜芳原本已起身欲走,瞧见许衡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禁心生疑虑。
又缓缓落座。
糜芳心头一颤,面色却纹丝不动。
这话不假。
可此人为何如此笃定?
典韦在一旁也瞪圆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话虽强硬,糜芳却不敢继续试探。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糜芳渐渐镇定下来,重新落座。
确实,往日要想入仕,非得经过士族阶层首肯不可,难如登天。
四百年来,士族掌控朝堂并非偶然。
单是书籍一项,便只掌握在士族手中。寒门子弟欲求一阅,须向人借阅,若遭拒绝,还得辗转恳求名师。阅后须即刻归还,严禁私抄,违者身败名裂。
而今时局已变。乱世之中,士族礼法渐成虚文。许多望族或隐居山林,或投奔诸侯,皆为建功立业。但凡有功名在身,商贾可为官,寒士可依附,即便暂居门客之位,亦有出头之日。
糜氏曾有意另择明主,却未立即选择曹操。兖州之势太过强盛,依附者难有作为。许衡继续道:\"若欲振兴家业,陶谦处已无指望。他借丹阳派制衡徐州士族,方有尔等入仕之机。\"
糜芳一时语塞。他未料许衡竟将徐州局势剖析得如此透彻,连陶谦制衡之术都了然于胸。想来孙乾已向其尽诉原委,否则汝南人士,怎会深谙徐州内情。
糜芳谨慎地整理思绪,心中盘算着各种应答方案,却始终觉得不够妥当。
许衡轻叩案桌,嘴角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如炬地注视着糜芳,开口说道:\"在这方寸之地,我说你行,你就行。\"
典韦闻言猛然睁大双眼,身体不自觉地后仰。
好家伙。
这话若是传到主公耳中,可真是要命。
原来唯才是举还能这么解读。
糜芳却品出了话中深意。细细思量之下,确实道破了唯才是举的本质——曹公认可便是才。
但这意味着从此必须效命于曹公麾下。
如此便可逐渐削弱兖州本土士族,乃至颍川荀氏的影响力,不再过度依赖这是深谋远虑之策。
现今兖州全赖荀彧大公无私,不断输送颍川才俊与荀氏子弟。
此等局面断不会长久,任何明主都不可能坐视一家独大。
许衡此言反倒是直指要害,透彻清明。
顷刻间,糜芳对此将领的认知彻底改变。
这绝非寻常武夫,更不是耍小聪明之辈。
其眼界之通透,令人叹服。
难怪连孙乾那般精于算计之人,都愿与之促膝长谈,将徐州局势和盘托出。
此话分明暗示,只要得其赏识,日后必有提携之机!
糜芳匆匆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二人视线中。
翌日。
孙乾抵达此处,身姿始终挺拔如松。
他虽家眷尚在下邳,仍以徐州别驾身份代表陶谦前来。
此人毫无归降之意,风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