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激烈,贾诩甩出三张六加一对,却被赵云用三张八带对压制。的贾诩立即打出 试图结束牌局。
这时,一直报双的许衡笑着甩出王炸。
典韦眼巴巴地望着三人。其实他也想加入,但主公发明的扑克对典韦来说实在太复杂,至今都没完全弄懂规则。
在贾诩再三邀请下,典韦坐上了牌桌。贾诩站在旁边,耐心讲解规则。
几轮下来,典韦终于掌握了玩法,从中体会到乐趣,憨笑道:\"好玩!扑克真有意思!\"
但欢乐时光总是短暂。享受过后,就要面对棘手的问题。
贾诩一时语塞,心想真不愧是你。
都这时候了,还能说俏皮话。
贾诩本在城中茶楼里悠闲品茶,谁料茶盏刚端起,典韦便匆匆找来,说是车骑许衡有请。贾诩心头一沉,以为是战前军务紧急,连忙放下茶水赶赴府邸。
结果到了才发现——许衡正和赵云等着他斗地主。
牌局散后,贾诩正色道:“车骑不必焦虑,袁绍纵使倾巢而出,我军仍有周旋余地。”
许衡捏起果脯抛给他:“慌的是文和你吧?来,吃颗甜的定定神。”
“车骑召我来就为凑牌局?”贾诩呛得直拍胸口,“我那上好的龙井才沏上啊!”
“典韦不会玩嘛。”许衡耸肩,“再说,你何时见我打没把握的仗?”
贾诩细想确是如此。正待追问,忽听许衡意味深长道:“记着,人一慌就容易变成袁绍。”
“袁绍?此话怎讲?”
“咳当我没说。”
烽烟骤起,袁绍大军终是压境而来。
漳河军营,中军帐中。
袁绍已换下往日装束,未至出征时辰却已披甲佩剑,肃然端坐于主位,整个人如出鞘利剑般锋芒内敛,威势逼人。
帐下文武分列左右,左侧武将昂首挺立,右侧谋士垂袖而立。
袁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面容——能立于此处者,皆乃其麾下精锐之士。
出征在即,袁绍深知主君当激扬军心。这一声断喝不仅为提振三军士气,更是特意鼓舞立于武官队列中的文丑。
那文丑静立列中,周身散发的凛然战意,已令周遭诸将黯然失色。袁绍观之,心中大悦——有此虎将随征,何愁战事不胜?
谋士队列中,郭图趋步出列,向主位上的袁绍拱手禀报。
袁绍自案后缓缓起身,铁甲相撞发出沉闷声响。这位名震天下的雄主,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本就是逐鹿中原最耀眼的诸侯之一。
众人随袁绍踏出大帐。但见他龙骧虎步走在最前,身后文武众官肃然相随。袁绍立于三军阵前,目光掠过黑压压的兵阵,蓦然拔剑指天,声震四野:\"众将士听令!随我出征,诛灭曹贼!\"
曹军大营。
战前的压抑气息在中军帐内凝滞不散。
曹操于主座案几后端坐,不时变换姿势——面对袁绍数倍兵力压境,这位枭雄也难以保持镇定。
帐下文武皆默然不语。最新军报显示,袁绍已率主力离开漳河营地直扑而来,此战伊始便已落人后手。
曹操连连叹息,愁容满面。
此时谋士队列中走出一人,正是荀攸。主公可是为袁绍大军压境而忧心?\"
(
莫非已有了妙计?
曹操身子微微后仰,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公达可是有了良策?\"
须知如今曹操已非当年曹家子弟,天下敢直呼其表的寥寥无几。纵是曹氏宗亲,或荀攸等元老重臣,皆尊称主公或丞相。
更何况此战前紧要关头,满帐文武齐聚之时。
许攸才学谋略皆属上乘,唯有一桩毛病——
尚未得势,便先摆起架子来了。
此刻的许攸并未察觉那暗流涌动的微妙变化,他满心只想着在此次对抗袁绍的战役中,自己将成为曹操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毕竟他曾在袁绍麾下效力,对袁绍及其帐下谋士的计策、武将的排兵布阵都了如指掌。
正因如此,他深信自己将是这场战役的决定性人物。
想到这点,许攸不由得更加挺直腰杆,刻意卖了个关子才缓缓开口:\"方才荀攸先生提出的分化之策确实精妙。\"
用兵之道博大精深,一场战役绝非简单的两军对垒、决一胜负那么简单。
战争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调度与配合。袁绍既已从漳河出兵,那至少两天前开战的消息就该传到了青州,想必此刻青州方面也已准备就绪。
提及青州,曹操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是啊,还有青州的袁谭。
袁绍本就兵力占优,若正面交锋时袁谭再从后方夹击想到这里,曹操顿觉头痛欲裂,只能在心中暗自期盼逸风那边一切顺利。
关于青州袁谭之事,早在许攸来投那晚就曾商议过。为此曹操次日一早就去寻了许衡。
最终议定的对策是:由曹操出资请臧霸出兵牵制袁谭,使其无法支援正面战场。
曹操很快收敛心神。无论局势如何,袁绍大军既已从漳河开拔前来,他必须全力应战。
烽火连天处,军帐内人影幢幢。
曹仁虎步出列,甲胄铿锵作响,朝主座上的曹操抱拳领命。
两员虎将同时踏出,铁靴在地面砸出闷响。
点将鼓余音未绝,曹操的目光已转向谋士队列。
暮色笼罩漳北荒原,袁军旌旗遮天蔽日。
中军大帐忽被掀开,文武鱼贯而入。手指微微一顿:\"曹阿瞒距此几何?\"
与此同时,许衡遣使送信后召集众将议事。
刘瑁忽然插话:
蒯越暗自冷笑。刘三公子这手推诿之术,倒颇有令尊太常公当年周旋太学生的风范。
袁术的性格怎会允许他人借道?
许衡心中了然——袁绍果然联络了袁术。
若无意外,袁绍所谋之事定是拥立刘虞为帝。这位枭雄初起兵时便质疑少帝刘协的血统纯正性,意图分立东西两朝,以此抗衡董卓的政治优势。
此计虽大逆不道,却显袁绍手段高明。相较董卓,其优势唯二:西凉军骁勇,且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西凉军再强,终究后继乏力;而袁绍背后是绵延数百年的士族集团,资源取之不尽,兵员补之不绝。
若能废除董卓所持天子,袁绍胜券在握。拥立刘虞为帝,可使董卓丧失政治资本。,汉室威严扫地,届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这对袁绍反而更有利。当刘氏声望尽失,何人能重聚士族之心?唯有四世三公的袁氏能担此任。即便出现护君联盟牵制,袁绍破局之策仍在于此——立刘虞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