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进在青州,连下数十道政令,安抚人心,稳定局势,恢复生产,严肃军纪,并赦免逃至山林的溃兵。
而在控制青州后,陈从进有些尤豫,不知道该不该上书朝廷,委任部下为节度使,如今的天下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关中李克用,中原朱全忠,河北陈从进。
大唐到了现在,是真真正正成了一个招牌,除了摆在那看,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但是细细思索后,陈从进还是上了个奏疏,迁王猛为平卢节度使,羁从军使杨匡为雁门节度使。
节度使在陈从进这虽然是个虚职,但是这名头还算是响亮的,封给部下怎么也能提振军心。
而王猛这一仗虽然打的惊险,而且还拒绝了王师范的议和条件,但看最终的结果,他确实攻下了青州,俘虏了王师范,立下了大功。
龙纪二年,二月初三,陈从进遣李籍奔赴淄州,携带了王师范的劝降信,以及陈从进的私人书信。
说心里话,李籍是不想去的,他是觉得,此行过于危险,但是为了富贵,在面对陈从进的问询时,李籍还是坚定的表示,定不辱使命。
…………
淄州城外,寒风如刀,雪已经停了,但是寒意还是止不住的往人的身子骨里吹,李籍裹紧了身上的锦袍,跟着刘??的亲卫,亦步亦趋的前行。
行至府外,守门的军卒,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他,只是眼神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敌意,显然,张蟾使的毒计,还是让这些士兵极为愤怒。
李籍心头一紧,下意识的摸了摸了怀中的两封书信。
此时的刘??一身戎装,按剑而立,面容冷峻,刘??年纪并不大,如今不过三十二岁,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之时。
“你就是李籍,是张蟾的属下,当初河中下毒的计,是你出的?”刘??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几分不耐。
李籍一听此言,心中大惊,这口黑锅,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背的。
于是,连忙躬身行礼,姿态谦卑的说道:“在下李籍,见过刘将军,将军问询,籍不敢胡言,此策并非籍所出,当日,籍正在各处,筹措粮草,未在营中。”
刘??哼了一声,又问道:“张蟾如今在哪?”
“回将军,张刺史因在蒲台城中,有夺权之举,因此,被武清郡王部下所囚。”
刘??沉默了片刻,随即问向正事:“有什么事,直说吧。”
李籍道:“回将军,籍此次前来,是给刘将军送两封信,还有一些话,要告知刘将军。”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两封书信,双手奉上。
一旁的亲卫上前,取了书信,递给刘??。
刘??接过来一看,一封是武清郡王陈从进的书信,另一封则是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亲笔信。
刘??并未立刻拆开,而是问道:“你有什么话,先说吧。”
李籍见刘??并不拆信,也只能硬着头皮,拱手说道:“回将军,籍前来,只是告知将军如今的形势,上月,卢弘率平卢军,在博昌以北全军复没,卢将军献博昌而降。
随后,青州城破,平卢节度使王师范请降,莱州刺史郑柳江也开城归顺,登州刺史李绍兴也遣使归附,整个淄青,就只剩将军您这一处了。”
刘??双手按着书信,淡淡的说道:“你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一句,大势已定,让刘某投降罢了。”
李籍躬身道:“在下不过一传信之人,又岂敢替将军而决,王帅有书信,武清郡王也有书信,将军可自决也!”
听到这,刘??一时也有些沉默,他知道,怪罪李籍,没有任何意义,随即他拆开信封。
信的内容,并未出乎刘??的意料之外,王师范直白的表示,平卢被武清郡王所并,已经成了定局,王师范对刘??的忠心给予了肯定,但是希望刘??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而陈从进的书信,则是对刘??于危急之中,还能击溃张蟾,并且北上夺取渡口,沉船,隔断南北的举措,表示了赞赏,
陈从进在信中言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然如今大势所趋,再打下去,只能是白白害了军士的性命,待刘??归降后,他可以让刘??自己决定,可以带兵,可以为官一方,甚至也可以带上财货,安稳乡邻。
这个条件,对如今的刘??而言,可谓是宽厚至极了,刘??自己也知道,他的路其实并不多,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不降,那只有投奔他镇。
只是投奔他镇的选择,也不多,只有朱瑄,或是朱瑾,但这二人如今的处境,在刘??看来,那是早死晚死,迟早要死。
沉默了许久之后,刘??缓缓走到堂外,望着阴沉的天气,神色有些复杂,淄州孤悬一隅,粮草不足,青州丢失,将士对家中情况,深感忧虑,刘??可谓是独木难支。
他知道,到了现在,继续坚守已经没有意义,反而是在两军相交后,必然是血流成河。
“某可以归降。”刘??缓缓开口,语气沉重,“但有几个条件。”
李籍心中大喜,连忙道:“将军请讲,在下一定如实禀报武清郡王。”
“第一,我归顺之后,麾下的将士,愿降者可随我一同归顺,不愿降者,需放他们回乡,不得阻拦。”
李籍忙道:“武清郡王宽厚仁慈,平息近人,必不会做强人所难之事。”
刘??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第二,两军交战,平卢军中将士,多有损伤,请武清郡王酌情,开平卢府库,抚恤家眷。”
李籍一愣,这个条件,他有些不太敢确定,但想了想,还是说道:“刘将军,这个条件,恐怕有些难。”
此言一出,刘??眉头一挑,正要说些什么,李籍却是接着开口道:“将军,籍有一策,或许更容易些。”
刘??看着李籍,沉声道:“你说。”
“刘将军,不如以献淄州为名,请武清郡王赐钱帛,届时,刘将军再以军中同僚之名义,赠钱帛于将士,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抚恤将士所需颇大,武清郡王愿意赠某如此多的钱帛吗?”
“将军放心,大军南征以来,复灭卢弘一战,俘获甚众,平卢死伤军卒的数量并不多,想来郡王厚赐将军,还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