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青史照山河 > 第36章 稻麦共壤,锋刃载千禾

第36章 稻麦共壤,锋刃载千禾(1 / 1)

立冬的冷风裹着稻壳的脆响撞进作坊时,公孙矩正在范土上刻完最后一道稻禾的气根。范土取自淮河入海口的冲积平原,混着七分南北两岸的泥土——北岸的麦茬土带着晋地的褐,南岸的稻壳泥泛着陈国的青,在日光下分层凝结,像把淮河的两岸压成了块千层糕。 “矩师,越国的稻种商来了。”阿柴抱着个漆盒闯进来,盒里的占城稻穗泛着奇异的紫,穗粒上的纹路在范面的纹沟里轻轻一滚,竟与稻禾气根的曲线严丝合缝。“他们说南海的稻子能在咸水里长,想换咱们的麦纹饭。”少年袖口沾着的海盐粒落在范土上,遇潮后化作细小的晶,顺着气根纹的走向钻进陶土深处,像给南北的土搭了条盐做的桥。 公孙矩用指尖捻起撮淮河泥,土末在掌心散开,与越国稻壳、狄人铜灰融成淡紫色的团。那团混合物在指腹间微微发烫,竟显出“共”字的轮廓,笔画里还缠着根细小的海草。“把越国的稻种泡在麦浆里。”他往纹沟里填掺了海盐的桐油,油光漫过之处,稻禾的气根在范土上慢慢舒展,像在水里呼吸,“西周的范只认中原的土,如今的范,要认天下的水。”作坊墙角的“合”字爵突然倾斜,爵里的稻麦酒顺着气根纹淌下,在地面汇成的细流里,海草、柏叶、红土正在缓缓旋转,像个微型的四海。

”二、两水淬的锋 小雪的晨雾刚漫过晋水入淮口,公孙矩便扛着八柄剑坯走向滩涂。阿柴背着的陶缸里,淬剑水按“南海咸水三瓢、淮河淡水七瓢、晋地麦糠五把”的比例调和,水面漂着片公孙禾的剑穗残片,是从城濮战场淤泥里拾来的,布纹里还卡着些贝壳,与越国带来的贝壳纹路完全相同。 “矩师,这水一半咸一半淡。”少年用木桨搅动水面,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浮着层银亮的膜,膜上的纹路与剑坯的气根纹完全重合,“越国掌柜说,咸淡水混在一处,鱼长得最肥,剑是不是也一样?” 公孙矩将第一柄剑坯插进水里时,“滋啦”腾起的白雾裹着海腥,让他想起公孙禾十岁那年的渔汛:孩子蹲在淮河滩,用树枝把搁浅的鱼苗送回水里,说“鱼不管咸水淡水,能活的就是好水”。如今那些鱼苗的影子,正和眼前剑坯上的稻麦纹重合,而树枝划过的泥痕,恰好刻着今年新铸的“共”字。 剑坯淬成的刹那,剑脊的稻禾纹里突然渗出淡紫色的液珠,顺着气根往下淌,在剑鞘的盐桥纹里积成小小的洼。阿柴指着洼里的倒影:那里映出南海与淮河的交界,公孙禾正用剑鞘给越国渔人递麦饼,鞘身的盐晶沾着饼屑,竟与海草的纹路连成一体,而此刻剑鞘的同一位置,恰好刻着个“济”字,笔画里嵌着的贝壳正在微微发亮。 “这剑认混水。”公孙矩用咸淡水交替擦剑,剑身上的盐霜与水痕凝成奇特的纹,像幅微缩的海岸线,“西周的剑认祭祀的净水,如今的剑,要认天下的混水。”鲁地老匠师突然从怀中掏出块柏木范,上面的柏叶纹已被海水泡得发涨,缺角处,恰好能嵌进颗越国稻粒——那稻粒的气根,正对着柏叶的脉络点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转生灰太狼,被校花召唤成御兽? 离婚后当保姆,她闪耀富人区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星凡证道 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 重生到情敌身上,和前夫破镜重圆了 穿成渣爹,打猎让四个女儿天天吃肉! 快穿:嘻嘻,你的渣男,我的忠犬 七零,谁说女兵不能当该溜子 我真没想当王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