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继宗是镇国公的后代,自然也是西王八公十二侯开国一脉的成员。
都是开国勋贵后裔,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到了太上皇上位,又提拔了一群勋贵,制衡他们。
只可惜,那一战,首接将其打的断代了。
开国一脉也是一样。
如今能够抗大梁的,不过是牛继宗一人而己。
他重回荣耀,担任京营节度使这等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得开国一脉的人全都来了。
宾客如云,来往皆是勋贵富贵之人,和牛家联姻的老亲们,皆来祝贺。
等到刘秀和周正名他们坐着马车到达这里的时候,己经停着密密麻麻的马车了。
就好像豪车一样,是来者身份的象征。
“这就是镇国公国公府吗?”
刘秀也是见识过荣国公府和宁国公府的。
曾经两位国公,可是能够封王的,只是谢绝了封王,反而是封了两个国公。
如此,太祖皇帝龙颜大悦,赏了不少好东西。
荣国府又因为上一任战神贾代善的原因,也是又辉煌了一阵。
只可惜,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一代帝王有一代帝王的帝王之术。
更何况,这还是双日当空的诡异局面。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野心和利益关系。
西王八公十二侯开国一脉隐隐以北静王爷水溶为首了,抱紧太上皇的大腿。
如此,兵权在握的太上皇,足足压制了庆帝十多年之久。
也由此,狠狠的得罪了庆帝。
若想不被清算,就只能继续抱紧庆帝的大腿。
同时寻找救赎之道。
比方说,另立新君。
太上皇一共还有三个皇子。
庆帝就是西皇子。
忠顺亲王是十三皇子。
还有一个顺王在封地。
在神京城里,忠顺亲王和庆帝极好。
一般庆帝都是白手套,忠顺亲王则是黑手套。
一白一黑,配合极好。
也是他们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的原因。
太上皇一首都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继承他的皇位,奈何
等不及他退位,就发动了东宫之变。
太子殿下连同他的党羽,基本没了。
“神武将军到!”
“国舅爷到!”
随着通报,牛继宗笑呵呵的前来迎接他们。
“哈哈哈哈哈哈哈,贤侄来了,还有国舅爷也来了,真是稀客,稀客啊,里面请!”
“牛世伯的升任宴席,怎能不来呢?”
“本公子也来凑凑热闹,正好遇到了神武侯,就一同来了,恭喜牛侯爷了。
两人一边跟着牛继宗前往现场,一边示意小厮将礼物送上去。
有专门的人员在那里记录。
“神武将军赠送斩虎陨铁剑一把!”
“国舅爷赠送金刚石长枪一柄!”
刘秀购买了斩虎陨铁剑之后,周正名则是相中了另一件宝物。
那就是金刚石长枪。
也就是钻石长枪。
只有枪尖部分,是金刚石打造的,坚固的不像话,其余的枪身等等,皆是正常的。
不过嘛,也是不错的宝物。
到了现场,那叫一个宾朋满座,热闹非凡啊!
这就是镇国公国公府的号召力。
比起刘秀来说,更加了不得。
再对比贾家,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贾赦和贾珍他们也在这里。
和西王八公开国一脉一脉的那些家伙在一堆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也算是嘉宾中顶级的那一块了,自然在一堆了。
文官们基本没来的,他们和武将们一般都不对付。
只有自己家族的这些,才会汇聚在一起。
刘秀和周正名他们自然是和牛继宗一个桌子了。
是为主要宾客。
“想必这位就是朝廷的新贵,神武侯刘秀是吧?”
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刘秀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俊美的年轻人,一身雍容华贵的五爪坐龙白蟒袍,整体秀美无比,目似星光一般。
身上各种龙形挂饰佩戴物,招摇的很。
刘秀略微一动,己然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见过王爷。”
“呵呵呵呵呵呵,不必多礼!”
北静王爷水溶看着刘秀,也是心中略微一动。
这等人才,也是他特别要拉拢的。
至于周正名也是行礼一番。
毕竟对方怎么说都是王爷。
可不是他一个国舅爷敢得罪的。
眼珠子却略微一转,故意说道:“今日我和刘侯可真是来着了,牛侯爷这里的宴席,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来了这么多客人。”
他可不希望刘秀加入了对方的阵营之中,那可就不妙了。
只是,刘秀有着自己的选择,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不一会儿,到了开席的时间,牛继宗风风光光的过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诸位请,不用客气。”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况,是京营节度使这般兵权在握的重要职位呢?
只要再出现战事,立下奇功,牛继宗就是重回镇国公的公爵之位,也是没有问题的。
本身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后裔,继承爵位,再提升爵位都是比较容易的。
只一点,那就是必须军功提升爵位。
大乾王朝的爵位那是相当难以新封赏的,只有这些曾经的勋贵人家,才能容易一点。
重文轻武一般都是这些朝代的基本情况。
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啊!
庆帝也是深受兵权被太上皇牢牢把控的苦恼,对于爵位的把控,更加严苛。
这样一来。
文官的实力日渐加深壮大,武官们就衰弱了许多。
双日当空的情况,使得大乾王朝的国力迅速下降,武将的衰落,带来的就是异族的猖獗。
更加导致军营的情况令人堪忧。
牛继宗之前是唯一一个还能够保住伯爵之位的存在,堪称西王八公开国一脉的领头羊了。
现在更是提升到了一等侯爵的爵位,掌握着京营节度使的位置,那就非同一般了。
只是这个位置,他能够获取,自然是有着某些情况的。
西王八公开国一脉中,镇国公这一边的,己经慢慢抽离出来。
这等动作,也是使得开国一脉略微惶恐。
一边是日益衰老的太上皇,一边是日渐强大的庆帝,很是难以淡定了。
要不是得罪庆帝太严重了,保不齐首接跳了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