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学校发了声明,男生的家长也贴出了一些证据,但是舆论并没有如想象中的一样有所好转,反而变本加厉。
对学校发表的声明断章取义,完全忽视了对方没有证据这件事。
甚至还有人扒出了周的耀眼的履历,而在这段时间里,社交媒体上,关于周的这个所谓的“证人’的讨论度也越来越高。
各种新的言论层出不穷。
“呵呵,学校下场洗地了?这么急?”
“一年硕士毕业直博?这背景得硬到什么程度?”
“学术造假是吧?演都不演了?”
“建议严查这个周的的论文和毕业流程,我敢保证肯定有问题!”
在一些人的眼里,周的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仗着学术背景和学校祖护而胡作非为的“学阀预备役”。
这不,周的早上刚一起来,学校宣传部的老师电话又打到他这里来了。
“周的同学,我是学校宣传部的刘老师,学校的声明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刘老师。”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一些。”刘老师叹了口气,“对方的攻击点转移到了你的学术成绩上,这在网上很有煽动性学校当然相信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得拿出证明,所以我们打算将你的毕业论文公布出去,来问一下你同不同意?”
他们学校的毕业论文并不会上载到知网,所以哪怕学校有记录,在公布出去之前,也需要得到周的的同意。
“没问题,不过就凭他们这些空口无凭的指控,我们就要陷入这种自证的陷阱吗?这种行为难道还算不上诽谤吗?”
刘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些无奈,“理论上,我们确实不该被舆论牵着鼻子走,陷入无休止的自证循环,但现在的网络环境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沉默”会被解读为‘理亏’,‘不回应”会被等同于‘默认”,学校公布你的论文,并不是屈服于谣言,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他们看到,咱们学校的流程绝对都是公平公正的,这对咱们学校也是一个宣传嘛。”
“那如果我想给这些人送律师函呢?学校这边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学校当然不会阻止你维权,你是受害者,如果你需要法律援助,学校也可以提供帮助,咱们学校的法律系还是挺不错的。”
在得到周的的同意之后,学校再次发布公告,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直接附上了周的硕士毕业论文的pdf。
公告最后写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成果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检验,我们坚信公平与正义,也坚信我校学生的清白,对于持续散播谣言、恶意诽谤我校师生声誉的行为,学校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虽然某些群体依旧嘴硬,说话不过脑子,比如:
“这么短时间就甩出个pdf?肯定是临时赶工拼凑出来的洗地文!”
“这论文格式这么花里胡哨,公式图表这么多,一看就是故弄玄虚,真正的好论文应该通俗易懂!(实际上根本看不懂)”
“谁知道是不是他以前写的或者找人代笔的?现在放出来就能证明当时没问题?”
“学校都下场保他了,当然说什么是什么咯,你们还真信啊?”
“专家评审?都是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互相吹捧罢了。”
“流程合规?呵呵,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想操作总有办法的。”
周的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就直接释然了,事实证明,即使国家发展的如此迅速,也依旧存在一些漏网之鱼,最离谱的就是,象是类似的评论还不止这一点,明明都是中文,但是放在一起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不过好在,象是这样的蠢货占比还是相对较少的。
水木大学,大四,本科生史晨泽。
他最近刚刚保研成功,时间正多,每天网上冲浪的强度非常大,自然也看见了周的的新闻。
象是研究生一年读完,研一发表顶会,他觉得倒也正常,因为他身边还有比这更加夸张的人,所以哪怕周的的学校一般,他也是仅仅持怀疑态度,没有发表评论。
不过当他看到了最新一条公告,直接贴出了周的的论文,他感觉事情可能不一般。
硕士论文懂的都懂,虽然都是经过了严格流程审查的,大体上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象这种直接公布的,那肯定是对自己的论文有着绝对的信心的。
出于好奇心,他下载了这篇论文。
看了一遍,虽然他也是计算机系的,但还是没看懂,不过感觉很厉害。
于是他又拿着这篇论文找了自己的师兄。
他的师兄,今年刚读博士,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已经发过几篇a,在史晨泽眼里已经算是个大佬了。
“师兄,忙不?帮我看篇论文呗?”史晨泽凑过去,递上自己的计算机。
周凯摘下耳机,接过计算机:“谁的论文?你这都保研了还这么卷,你让师兄很害怕啊“没有,是最近网上那个挺火的事,就那个被骂学术造假的周的,他们学校把他硕土论文直接挂网上了,我看了一下没看懂,不过感觉挺厉害的,就想让你帮忙看看。”
“还有这事?我没太注意,我看看。”
他习惯性地先快速扫了一眼摘要、引言和结论,然后直接拖到了内核的方法论和实验部分,“哦?新的融合方法?能提升这么多?”只是看了几眼,他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鼠标滚轮滑动的速度明显变慢,时不时还会往回翻页,甚至还开始抽出一旁的白纸进行演算。
过了二十多分钟,周凯叹了口气,揉了揉眼角:“这人隔壁的?”
“没啊,好象是一个双非的,师兄,这论文怎么样?”
“这论文发篇顶会都够了,这是硕士论文?”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至少能看得出来,这篇论文的质量相当之高。
“肯定啊,人家学校公告是这么说的。”史晨泽肯定地点头。
“你说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周的:”周凯摸了摸下巴,他总感觉这名字好象有点熟悉。
“哦!我想起来了,之前他的一篇论文我还看过,因为是本家,我还有点印象,是neurips的一篇论文。”周凯摸上了自己的鼠标,在自己的论文库里翻了翻,果然找到了这篇论文。
“看吧,第一作者,yunzhou,连学校都是一样的。”
“师兄,这篇论文也很厉害?”虽然史晨泽刚保研,但是保研又不需要写论文,对于这些东西,肯定没有周凯这么懂。
“很厉害!没想到他的硕士论文也这么硬核,佩服!”
“那看来什么学术造假是别人瞎编的。”
“他学术造假?”周凯露出一副非常不理解的表情,“这些人难道不看论文的吗?”
史晨泽挠了挠头:“估计是看不懂吧,你不也说这篇论文挺硬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