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昨夜徐载知睡得不算太好,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就好比练成一身了绝世武艺,终于拿到了通往华山之巅的门票,浑身的血液都在叫嚣着要去大干一场。
梦里都在跟自己说。
徐载知!
去到最高点,让他们看看你的本事。
在这种前提下,徐载知头一回对上班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而且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徐载知都需要这份工作。
抛开人前显圣这一精神满足,他的积蓄就要见底了,可以说是兜里没粮,心里发慌。
毕竟两个世界的徐载知除了年代不同,基本上没啥别的区别。
父母早逝,孑然一身。
上辈子有互联网还能在咸鱼接活剪视频p图搞点生活费,读完了硕士。
这辈子原身没那么多途径,主要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以及国家补助读完了四年大学。
徐载知穿越过来后,原主手里那点积蓄,在这座偌大的首都里,连一阵风都禁不起。
说真的,他觉得现在给自己一套机器,拍拍自己,未来节目的素材都能省一期。
细细说来,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徐载知这几天还做了些准备工作。
考虑到居首都大不易,又不知道央视的宿舍能不能住上,所以他这几天和辅导员沟通了一下,想要在学校的宿舍再住一段时间。
学校也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可以让他住到八月末,算算时间,足够他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到时候勉强能在首都安顿下来。
毕竟他现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些事情徐载知刚来那两天没时间琢磨,都忙着准备面试了。
自从拿到通知书,有了空闲彻底梳理了一遍原主的记忆,才有空闲去做这些规划。
虽然说这个蓬勃发展的改革时代遍地都是机会,但人挣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徐载知脑子里的知识,想挣钱,还是先站稳脚跟再说吧。
他起了个大早,感受着身体里属于22岁的旺盛精力,蹬上那辆嘎吱作响的二八大杠,迎着首都清晨豆浆香气的微风,直奔复兴路11号。
在自行车洪流中穿行时,他也不停的告诉自己,穿越者的优势是知识储备,但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容易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先在这个时代扎下根来。
“先搞事业,再搞钱。”
……
央视人事处。
徐载知递上材料,换来一沓表格,被指到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埋头填写。
《干部履历表》、《保密协议》等等。
当他在待遇栏看到“见习期工资185元每月,另有各类补贴若干。”的字样时,心里安心了很多。
见习期的工资是转正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不考虑涨工资,一年后徐载知的月工资就可以达到264块钱。
就目前的数据,首都平均月薪在200块出头,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绝对是高薪。
而且东大1992到1999年这期间,徐载知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总结,几乎是最快的增长期,到了1999年,首都的平均月工资就涨到了1200左右。
可以说是连年翻倍。
蓝星也差不多,也就是说,工资明年还能再涨。
更何况,这背后还有职工的单位福利,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一个最好的起点。
他正奋笔疾书,鼻尖忽然嗅到一股若有似无的淡雅香气,象是雨后清晨的桂花。
徐载知下意识地抬起头,正好对上一双清澈而冷静的眸子。
徐载知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女孩。
今天的她,没有了面试时那种朴素的学生气,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透着一种这个时代里高级的讲究。
一身得体的水蓝色连衣裙,面料细腻,和徐载知现在穿的这种大街货衬衫不同。
这件连衣裙收腰的设计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裙摆及膝,既符合这个时代单位的保守风格,又不失年轻人的靓丽,象是裁缝定做的衣服。
乌黑的秀发剪裁成齐肩的短发,发尾微微内扣,显得干练又清爽。
她化了个淡妆,肌肤的白淅细腻,柳叶眉下一双明亮的杏眼,仿佛会说话。
手腕上,一块小巧的魔都牌女士手表,皮质的表带衬得手腕愈发皓白,这块表,在这个年代,可不仅仅是看时间的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像征。
她整个人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清雅、端庄,透着一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性美,更重要的是,徐载知感受得到,她身上有一种毫不怯场的自信,那是属于天之骄子的气场。
徐载知心中了然,这女孩的受教育情况还有家庭环境,绝对非同一般。
看到抬头看向自己的徐载知,秦语先是一愣,她没有象普通女孩那样矜持地点头,而是主动伸出了手,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你好,我们面试见过。”
她的声音清淅:“我叫秦语,人民大学新闻系的。”
徐载知极为意外,从他的视角来看,秦语的处理可以说是尽显大气,又贴近工作交往,
而且秦语的出身,人大新闻系,那可不是普通的新闻系高校,是诞生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雄文的地方!
从那里走出来的新闻系学子,在这个年代,不是进入国家内核部委,就是执掌各大喉舌媒体的笔杆子。
只是他没时间多想。
“你好,秦同学。”徐载知立刻站起身伸手,“徐载知,广院,电视系。”
两手交握,她的手温润而柔软,随后一触即分。
本来只是个客气的打招呼流程,但是秦语在听到徐载知三个字时,好看的柳叶眉微微一挑,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徐载知看不懂的审视。
秦语目光大胆的在他身上停留了两秒:“原来你就是徐载知,我听说了你的面试,很有想法,也,很大胆。”
徐载知心中一动。
虽说,央视里没有秘密,但面试的内容,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传得人尽皆知。
除非,她的信息渠道,远比普通新人要灵通得多。
“过奖了,只是些不成熟的看法。”
两人不再多言,徐载知让出一片地方,秦语也坐下填表。
徐载知看了一眼,秦语的笔下,是一手娟秀工整的小楷,笔锋内敛,透着一股力量,字如其人。
就在这时,人事处的干部接了个电话,嗓门不小的喊道:“秦语、徐载知,你们俩手续办好了就直接去部门报到,评论部的陈主任打电话来催了。”
评论部?
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惊讶。
你也是评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