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源能逸散】。
自然万物,生命活动一旦停止,其聚拢的源能便会缓缓消散。
无论是洞天福地,还是花草鸟兽,都逃不脱这个法则。
哪怕是矿物脱离地脉,亦是如此。
结构相对完整的,比如一粒粟米,逸散的速度会慢些。
若是进行二次加工,破坏其原有结构,消散的速度更是指数级增长。
制药,便是二次加工的结果。
所以,才需要各种繁复的手法,去重构其内部的能量平衡,锁住源能。
温青烟现在采用的,就是这种主流思路,着眼于处理药材本身。
而问题的盲点,恰恰就在这里。
林清野拿出纸笔开始比划:“我们常用的外敷膏药,是不是这种形式?一层药膏夹在中间,外面是基布,上面再盖一层防粘的衬布。”
温青烟点头,正是如此。
“那如果我们不处理膏药本身的源能逸散,而是把主意,打在外面这层基布和衬布上呢?”林清野脑洞大开。
“打个比方,食物会变质,可如若放进冰箱,腐烂的速度就会大大减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药膏,造一个便携式冰箱。”
“只要这个冰箱的制造成本和可实现性,比处理药材本身要低,那这事,就有得聊。”
他扬了扬手里的抹布。
“田玲只是用一种特殊的针法,用【多孔麻】改造下整体的纤维结构,就能让它牢牢吸附住花粉。”
“那我们是否可以照这个思路,再进一步,找到合适的材料和针法,让基布与衬布包裹的药材,源能流失的速度也大大减缓呢?”
温青烟彻底愣住。
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她从未想过的角度。
片刻后,她才反应过来,搜索着脑子里相对应的存在:“你的这个思路跟那些大势力耗费巨资打造的【静滞箱】很像。只是他们的静滞箱,追求的是绝对的能量隔绝,成本高到离谱。”
“我们不需要绝对隔绝。”
“我们只需要相对‘保鲜’。比如,能保证在三个月内,有八成的药效不流失,那就足够了!”
“而且更进一步,这个基布是可以回收的”
“用制药的思路,去制作基布。用针线,在布料的纤维上,构建一个微型的,能束缚源能逸散的结构”温青烟喃喃自语,眼中的光越来越亮。
“听起来很有意思,可以试试!”
灵感的火花,一旦被点燃,便再也无法熄灭。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名为“搞事”的兴奋。
“走!”
“田玲呢?”
可院子里,早己不见那小姑娘的身影。
两人这才想起,田玲早就一溜烟跑了。
事不宜迟。
两人也顾不上晚饭,一路追到田毅家。
-----------------
田家小院,饭菜的香气刚刚飘出。
但见院门被人推开,林清野和温青烟,一前一后冲了进来。
“啊咧?”
正准备落座的田玲看到两人,小嘴微张,一脸困惑。
周春燕倒是反应极快,她站起身,热情地招呼。
“哎呀,林顾问,温医师,快来快来!吃过没?没吃就一块儿坐下!”
林清野这才想起,自己忙活一下午,早就饥肠辘辘。
有过一次经验,他也不再局促,冲周春燕笑了笑:“那就叨扰了。”
温青烟本想推辞,可见林清野己经大马金刀地找位置坐下,只能跟着坐在一旁。
饭桌上,周春燕一个劲地给两人夹菜。
林清野和温青烟也只能简单交代,是来找田玲有点急事。
一顿饭,在一种略显古怪,却也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
饭后,周春燕极有眼力见地拉着丈夫离开,将空间留给三个年轻人。
堂屋内,
林清野与温青烟,你一言我一语,将那个关于“锁能基布”的设想,掰开揉碎了讲给田玲听。
从源能逸散的原理,到固源阵的构想,再到针法与材料的结合
田玲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着下巴,大眼睛忽闪忽闪,不时重重点头。
“大概就是这样,懂了吗?”林清野讲得口干舌燥,满怀期待地看着她。
“啊咧?问我吗?”田玲恰到好处地歪了歪脑袋,一脸纯真。
林清野:“”
温青烟:“”
感情刚才这半天,全是对牛弹琴。
林清野扶额,他想起来了。
这姑娘当初就明确表示,对什么源能封阵没兴趣,看见孔先生也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这是个纯粹的体感派,动手能力ax,理论学习能力嘛不提也罢。
跟一个学渣讨论学术问题,自己也是昏了头。
“好了,你一边玩去吧。”林清野果断选择放弃。
对这种靠本能行事的天赋怪,讲道理是没用的。
你只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剩下的,交给她的天赋即可。
如若做不到,那就是天赋还不够强。
不再理会田玲,林清野转而与温青烟,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而田玲,在确认自己真的不用听之后,如蒙大赦。
她立刻从旁边的小柜子里,翻出自己的针线笸箩,坐在不远处,一边听着两人那些云里雾里的话,一边自顾自地穿针引线。
接下来的时间,堂屋里的画风变得有些奇特。
慢慢的,林清野彻底沦为背景板,端着茶杯,偶尔插一两句嘴。
真正的主角,变成了温青烟。
“田玲,你看这种针法,”温青烟取过一块布料,在上面勾勒出几个点。
“如果我要让丝线,按照这个轨迹,穿过这几个节点,有没有可能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完成五十次以上的穿刺,组合成环形结构,并且保证每一针的深度和张力都几乎一致?”
田玲凑过脑袋,看了一眼,又拿起温青烟的手稿图看了看,说道:“可以啊,不过你这种走线太死板了,看我的”
说着,她便拿起针线,首接上手演示。
温青烟的眼睛,越来越亮。
她发现,田玲对这方面的理解,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一个提需求,给方案,负责理论;
一个负责实践。
两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甚至己经开始脱离林清野的理解范畴。
不知过了多久,田玲停下手。
一块巴掌大的布料样品,出现在她手中。
“喏,你试试。”
温青烟接过,将一丝源能注入其中。
那股源能并没有像在普通布料上那样迅速逸散,而是被那些针脚纹路束缚引导,在布料内部形成了一个能量循环。
其消散速度大大缓解。
而这只是用一些低阶材料,靠着纯粹手法来实现。
虽然粗糙,虽然简陋。
虽然还达不到三个月有八成的药效不流失的要求;距离成果落地,也还有一段距离。
但,可行!
至少方向上没错。
“成了!”
温青烟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林清野笑着点点头。
成了就好。
继续深入研究,达到商用标准的事,就交给她们两个去头疼吧。
成果落地后,别忘了他这个脑洞提出者就行。
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归种田大业。
狩猎队带回来的那些宝贝种子,还等着他去临幸呢。
农场,是时候迎来新一轮的大开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