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致远无奈地说道:“急啊,怎么能不急。
老村长没再藏着掖着,索性将村里目前的困局全盘托出。
组建商队,第一步自然不是修桥铺路,而是要先跑起来,哪怕是小规模地跑。
这叫“练兵”。
熟悉流程,提前演练,探探路,摸摸底。
顺便也为日后真正的交易,提前跟潜在的客户打好招呼,拉拢盟友。
毕竟,一条商路,不可能只靠云溪村的产出撑起来。
沿途必须要有稳定的收购点和销售点,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商业闭环。
而这第一次“练兵”的目标,村委会经过数次商讨,最终定在黑水河下游几十里外,那个靠海的渔村——望潮村。
“望潮村?”林清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似乎姜叔提过。
“对。”李致远点点头,“那边靠海,土地多是盐碱地,种不出粮食。咱们村的【岩壳粟】、【黑脊土豆】,正好是他们最缺的硬通货。两村之间,有着天然的互补基础。”
“可问题,就出在这。”老村长头疼的揉着额角。
“时间点。”
“擎天山脉这片地界,每年有两次异兽的爆发期。一次在夏末,一次在入冬。说白了,就是跟着咱们地里庄稼成熟的点来的,那帮畜生也得吃饭不是?”
“那时候,咱们村所有的人手,都得投入到防卫里,根本抽不出人往外跑。这也导致,我们能出远门的时间窗口,非常短。只能赶在夏末异兽潮来临之前,去一趟望海村。”
“可收获季前去,咱们地里的粮食,还没收上来。你带来的那份增产,它看得见,摸不着,还在地里长着呢。”
“总不能花那么大代价,组织一队人手,消耗着本就紧张的物资,就为了空跑一趟,跟人家打个招呼吧?村里这情况,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就是村里目前的死局。
“要是有钱就好了!”老村长最终还是绕回这句话上,憋屈地说道,
“有钱,哪怕做一趟亏本买卖,先把路子趟出来。可现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没货物,没本金。
这第一桶金,还在地里长着呢。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林清野听完,也明白了症结所在。
典型的创业初期,万事开头难。
他沉吟片刻,提出一个新思路:“村长,粮食走不通,咱们可以换个赛道。”
“比如,苏婆婆的【止血膏】【生肌膏】,效果显著,渔民常年在海上风吹日晒,跟风浪打交道,磕磕碰碰是常事,这东西不愁销路。”
“再者,他们常年吹海风,体内湿气重,很多人都有关节上的老毛病。如果我们能对症下药,研制出一两款专门祛湿除痹的药膏,那市场不就来了?”
李致远闻言,只是苦笑摇头。
“你想到的,我们早就想过。可苏婆婆那手艺,你也见过。几十味药材,纯手工炮制,工序复杂得很,一天不吃不喝,也就做出一小罐。成本高,产量还上不去,根本无法形成规模。”
“最关键的,是苏婆婆那性子。她对药材的品质要求,近乎苛刻,差一分一毫都不行。让她为了量产,去牺牲品质,用些次一等的材料替代?那比杀了她还难受。”
“而且这些产出,村里也用的捉襟见肘,每份药膏的消耗都是一个劳力能正常运作”
这年头,劳力最贵。药膏背后的经济账李致远还是懂得。
林清野笑了。
他想起之前温青烟送给他的,缓解肌肉劳损的膏药。
“村长,苏婆婆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他提醒道,“您忘了,温青烟姑娘来咱们村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良药方,解决这个问题吗?”
“苏婆婆是老一辈的艺手艺人,有她的坚持。而青烟姑娘,是新一代的技术人才,她更懂得如何在保证核心药效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和流程优化。两人的思路,不在一个频道上。”
李致远一愣,随即一拍大腿。
对啊!
他怎么把这个刚来的女娃给忘了!
老村长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将此事牢牢记下。
“回头,我就去找那丫头聊聊。”
解决了燃眉之急,李致远的话头,又转回到那个神秘的【山林之子】上。
“你上次提的那个‘训狗’法子,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过了,就按你说的办。”
“这几天,伐木队和采石队那边,依旧是小意外不断,但都没出什么大事。看来,你猜的没错,那东西确实是色厉内荏。”
“我们总结了一下,那东西的能力,似乎很有限。它能影响一些没脑子的一阶生物的行为,比如让虫群异动。但这种影响很模糊,不是精细化的操控。”
“还能改变一些自然环境,比如刮阵歪风,让藤蔓生长,让土地变松软之类的。总而言之,就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
“咱们就按你说的【训狗大法】来,继续极限施压。等把它所有的底牌都逼出来,摸清了底细,那‘第二步’,也就不远了。”
林清野点头。
两人正就着【山林之子】的应对策略深入探讨,木匠鲁斌杨冲了进来。
他那张不善言辞的脸上,是见了鬼似的惊慌。
“村长!林顾问!不好了!”他跑得太急,说话都有些喘,“后山后山那片竹林,出怪事了!”
“慌什么!”李致远眉头一皱,“慢慢说。”
鲁斌杨咽了口唾沫,试图平复急促的呼吸,但声音依旧带着颤音。
“竹子竹子开花了!”
“你确定没看错?”李致远也皱起眉。
“千真万确!”鲁斌杨急得脸都红了,“一开始就一两株,我们没在意。可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整片林子,全开了!那花,白惨惨的,看着瘆人!”
李致远和林清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凝重。
又是它。
【山林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