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内。
林清野蹲在几个育苗箱前。
箱内是【金穗粟】的秧苗,嫩绿的尖芽挤在一起,生机勃勃。
另一边,则是十几种形态各异的植株,都是这段时间秦筝旋从狩猎队那边捎带过来的。
它们是林清野那个“植物液压升降机”构想的初代实验品。
经过这段时间的全力催生,这些植株,己经完成了第一次的繁育与筛选。
林清野正拿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它们的生长数据——叶片扩张速度、根茎的抗压性、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时间
数据枯燥,却是一切宏大构想的基石。
说起来,兽潮的余波彻底平息,鸦鸦今天又被秦筝旋领着,开始了新一轮的“荒野拆迁”工作。
农场内,没了认父目标,白条一时间竟有些无所适从。
它在木屋里转悠半天,最终找到了新的乐趣——与那个在水缸里扮演喷泉的粉喷,大眼瞪小眼。
一个在水里仰泳打转,一个在缸边歪头仰望,两个生物竟诡异地达成了某种和谐。
另一边,林清野牵出乌岩,将育苗箱一一绑在牛背上。
先去村委会拜访李宏鑫,其作为签署项目相关协议主持人的定位,得全程跟随。
第一站,田毅家。
院子里只有田毅一人在。
周春燕和田玲,自打那女红工坊步入正轨,便成了大忙人,早出晚归。
“林顾问?你们这是”
田毅看到林清野跟着个黑牛的组合,有些发懵。
等林清野将来意一说,田毅先是一愣,随即那张黝黑的脸上,瞬间被狂喜所占据。
“哎呀!我就说嘛!林顾问当初让我留地,肯定是有大好事!”
一步快,步步快。
这个道理,他婆娘周春燕早就跟他念叨过无数遍。
如今,这天大的好事,就这么砸在了自己头上。
“低调,低调。”林清野笑着摆摆手,“这事还在试验阶段,可不敢声张。”
“我懂!我懂!”田毅嘴上应着,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他立刻就要领着两人去地里。
“不急,毅哥。”林清野拦住他,“这事,还得麻烦你,领着我们把剩下九家也跑一趟。”
“得嘞!包在我身上!”
于是,田毅这个领头人,便成为了本次推广行动的临时向导,那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比他自己种的地得了丰收还高兴。
一家家走过去,解释,签约,分发秧苗。
过程顺利得有些无聊。
对于那几家而言,本是这新作物推广,只是博个运气。
如今林清野亲自带着秧苗上门,那感觉,不亚于后世中了签的新股,就等着上市敲钟。
最后一站,张彦育家。
这位三十多岁的朴素汉子,可以说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的幸运儿。
因为他就是当初那株变异粟米的提供者。
当林清野将这【金穗粟】的来历,就是由那株变异粟米培育而来,以及它的潜力道出时。
张彦育整个人都懵了。
他呆呆地看着林清野,又看了看旁边笑呵呵的李宏鑫和田毅,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当初那株长在自家地头的变异粟米,他本以为能换点贡献度,改善下生活便己是邀天之幸。
哪曾想,这才过去多久,这玩意儿,竟摇身一变,成了如此金贵之物?
作为庄稼人,自是知道林清野提供种子的含金量。
而自己,还占着这宝贝疙瘩未来十年的部分分红权?
他粗略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村里的田地,哪怕只有一半换上这【金穗粟】,那一年的种子钱再乘以自己的那点份额
一时间,张彦育竟痴了。
他仿佛看到,无数金灿灿的信用币,像雪花一样从天而降,把他家那间漏雨的屋子,都给埋了。
“彦育?彦育?”
李宏鑫大爷的声音,将他从幻想中拉回。
“啊?哦哦!在,在呢!”张彦育如梦初醒,脸颊涨得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他忙不迭地领着几人,朝自家那半亩最好的田地走去。
“林顾问,您说,怎么种,咱就怎么种!保证伺候得比我亲儿子都好!”
林清野笑着点点头,开始详细讲解起【金穗粟】的种植要点。
从株距行距的控制,到不同生长期的追肥方案,再到对水源的特殊要求
张彦育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点头,那一副呆样,还是在田毅的提醒下,才拿出个小本本准备记下,却发现自身大字不识几个。
惹出不少笑话。
讲解完毕,林清野照例在田里巡视一圈,给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良建议。
正走着,他的脚步突然停住。
目光,落在田埂边一棵准备抽薹留种的青菜上。
那是一棵【碧筒青菜】,村里最常见的蔬菜品种,一阶中品,平平无奇。
可眼前这棵,却有些不同。
它的叶片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但林清野凭借着【神农感知】,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地底下,这棵青菜的根系,比周围的同类要发达数倍不止!
主根深扎,侧根如网。
长得跟个老参似的。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也是蔬菜类作物普遍面临的一个尴尬处境,这也是它们品阶普遍不高的根源。
蔬菜,吃的便是那鲜嫩的茎叶。
就拿这【碧筒青菜】来说,它是典型的二年生草本植物。
第一年,它会将所有的养分都供给根和叶,这时候的叶片最为肥美可口。
可一旦到了第二年,它便会进入繁殖期,开始抽薹、开花、结籽。
在这个过程中,储存在根部的所有养分,都会被疯狂地调动起来,向上供给,最终在种子里完成生命的延续。
而一旦开花,叶片的口感便会急剧下降,变得苦涩、粗糙,失去食用价值。
这个生长周期的限制,导致了蔬菜类作物,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源能。
根系不像乔木那般,能用数十上百年的时间去扎根大地,汲取地脉精华。
短暂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它们品阶的天花板,注定不会太高。
你说让它多长几年?
可那时候叶片早就不好吃了,真要追求高品阶,有的是多年生的植株成为餐桌上更好的选择。
也正因此,联邦的农业市场上,蔬菜类作物的品阶,普遍在一,二阶徘徊,能达到三阶的较为稀有,西阶的属于是凤毛麟角。
可眼前这棵变异的青菜。
它那异常发达的根系,意味着它拥有了远超同类的源能汲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