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娜本人看起来比坐在她对面的亚历克斯还要兴奋几分,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亚历克斯,这次舆论风暴,简直是把你的名字箭送上了轨道!”
菲娜的声音带着职业性的激昂,但眼神锐利。
“我们这一步走得精准无比。现在,”
她指向办公桌一侧堆积如山的文档:“看看这些!商业代言、商演邀约、还有各种剧本——它们像潮水一样涌来。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好这股势头,把眼前的人气彻底夯实,让你这个“
新生代明星’的称号坐得稳稳当当。”
亚历克斯捧着咖啡杯,杯壁传来的温度让他感到一丝真实。他确实尝到了成名的滋味。
“来你办公室的路上,”
他语气平静地补充:“被几个粉丝拦住要签名了。感觉—确实不一样了,认识我的人多了很多。”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菲娜:“那么,接下来我们具体怎么做?”
菲娜显然早有规划,立刻接话:“热度是有了,亚历克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宣传造势的结果,根基还不够深。
我的计划是:首先,安排几本重要时尚杂志的写真拍摄和深度专访,巩固你的公众形象和故事。
其次,挑选几个合适的代言,既能让你赚到可观的收入,也能精准复盖你的内核粉丝群体。
我猜你现在很需要换个大点的、更安全的住处了。”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亚历克斯一眼:“这几天,狗仔的“热情’让你困扰不小吧?”
亚历克斯皱了下眉,坦诚道:“确实烦人。
回家总觉得有眼睛盯着,甚至怀疑公寓是不是被人动过—安全感很低。”
“这就是成名的代价,亲爱的。”
菲娜理解地点点头,从文档中精准地抽出一份,推到亚历克斯面前。
“看看这个。虽然不是欧洲顶级奢侈品牌,但非常契合你当下的定位和发展阶段。”
亚历克斯低头看去,是aeropostale的代言邀约。
菲娜流畅地介绍:“aeropostale是在纽约起家的服装品牌,目前全美有一百三十多家连锁店。
内核定位就是青少年休闲服饰,帅、酷、彰显自我。
完美映射你现在吸引的粉丝群体。最关键的是,”
她加重了语气:“报价非常诱人,两年合约,80万美元。”
亚历克斯眼睛亮了一下,这个数字确实超出预期。
比起顶级巨星的天价代言自然有差距,但比他拍电影的片酬高多了,是实打实的收入。
后续敲定的代言还包括:一款轻奢手表,一年合约,28万美元:一款男士洗发护发产品,一年合约,25万美元;再加之其他几个规模较小的品牌合作。
仅仅是这一波代言热潮,就给亚历克斯带来了超过120万美元的收入。
资金迅速到位后,亚历克斯立刻行动。
他搬离了原先的公寓,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附近的一个高端社区安了新家。
这里的安保措施严密,大大降低了狗仔骚扰的可能。
座驾也更新了,一辆实用耐用的日产suv用于日常通勤,以及一辆他看着很帅的1988款美洲虎xj220跑车。
这辆车暂时满足了他前世只能对着杂志图片幻想的速度梦,那时候他只能看不能买。
在这个资本社会,有能力享受生活并无可厚非。
亚历克斯也无意成为眩耀的暴发户,只是圆了自己一个梦。
他甚至开始构想未来拥有一个大型车库,收藏各类经典跑车,或许还能开个私人博物馆—
她首先瞄准了正在筹备、备受瞩目的商业巨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
这部影片吸引了无数演员的目光,竞争异常激烈。
亚历克斯虽然知道这部电影未来会引发轰动,但兴趣并不浓厚。
他很清楚,在这部以恐龙为主角的电影里,人类角色更多是功能性的衬托。
以他目前的资历,争取男一号不现实,而男二、男三的角色戏份有限且年龄设置偏大。
他更不会天真地认为斯皮尔伯格会为他这样一个新人去修改内核角色设置。
结果正如亚历克斯所料。
菲娜亲自致电《侏罗纪公园》的选角导演,得到的回复是礼貌但明确的“角色不合适”、“希望未来有机会合作”等标准托词。
菲娜随后又筛选了其他几个主流商业项目,情况大同小异。
要么关键角色早已锁定,要么角色定位与亚历克斯的形象气质不符,要么影片类型不适合他现阶段的发展规划。
一轮密集的尝试下来,竞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亚历克斯出演的、有分量的商业片角色。
这个局面让菲娜感到了压力。
热度如同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可能快。
如果不能趁势用新的作品接住这股人气,后续的发展很可能陷入停滞。
“主流商业片的路暂时走不通,”
菲娜果断调整策略,对亚历克斯说:“我们或许该把目光投向独立电影圈。
那里机会更多,角色也更灵活。”
“独电影圈?”
亚历克斯略显迟疑:“我听说那边的人想法比较独特,会不会有些麻烦?”
菲娜摆摆手,打消他的顾虑:“别担心那些刻板印象,以你现在的热度和caa
的资源,在独立电影圈争取好角色并不难。
我会严格把关剧本和角色,那些过于边缘化、负面或者有损你形象的项目,我们一概不考虑。”
亚历克斯思考片刻,点头同意:“好吧,我明白了。”
确实,在商业大片暂无合适机会的情况下,接拍一些有深度的独立电影,既能磨炼演技,也能证明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多样性,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菲娜立刻动用了她两位叔叔在独立电影圈深耕多年的人脉网,消息很快反馈回来。
此前执导过《死读书是没用的》和《都市浪人》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已经为自己的新项目拉到了投资。
这是一部背景设置在70年代的校园喜剧,名为《年少轻狂》。
菲娜眼睛一亮,这个项目简直是为亚历克斯量身定做!
他在《校园风云》里就成功塑造过类似的青年学生形象,有经验,气质也契合。
会面时,菲娜开门见山,展现出专业经纪人的魄力:“林克莱特先生,我们直接谈重点,亚历克斯·肖恩对《年少轻狂》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
他希望能饰演贯穿全片的男一号角色“平克’,并且需要确保这个角色的戏份足够支撑他的内核地位。
至于片酬方面,我们可以协商。”
他正为查找合适的男主角发愁,二十出头、有知名度、有演技、形象气质俱佳的年轻男演员在好莱坞简直是稀缺资源。
很多稍有名气的演员年龄偏大,演高中生违和感强,片酬要求也高。
亚历克斯的主动请缨,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几平没有任何尤豫:“好!我同意!亚历克斯就是我要的平克’。合同什么时候可以签?”
菲娜被林克莱特如此爽快的态度弄得微微一怔,但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好事。
几天之后,双方很快敲定了合同条款。
而林克莱特导演也借着成功签下当红新星亚历克斯·肖恩的噱头,顺利地从投资方那里争取到了更多的预算。
亚历克斯拿到剧本后,仔细阅读起来。
坦率地说,这部电影的名字他前世没有印象。
更让亚历克斯感到意外的是,当他翻开演员名单时,发现其中竞然潜藏着不少未来将在好莱坞大放异彩的明星。
虽然《年少轻狂》是一部群象戏,主要讲述一群70年代美国高中生在毕业前夕面临的种种选择。
是遵从父母师长的期望,还是放纵自我享受青春?
影片深刻触及了年轻人对体制的质疑、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普遍迷茫。
而在这群“高中生”麦康纳,以及曾在《校园风云》中有过合作的本·阿弗莱克。
当然,此时的他们,都还是默默无闻的新人。
他是学校的橄榄球明星,表面风光无限,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内心却充满挣扎。
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教练和家人的殷切期望,要求他签署一份“不饮酒、不吸”的承诺书。
以此换取宝贵的大学奖学金,延续“好学生”、“好球员”的路径。
另一边则是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真实的渴望,想要和朋友们一起,在毕业前夕来一场彻底的放纵,告别青春。
这个角色内心戏丰富,情感复杂,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不过,经过《不可饶怒》片场的熏陶和《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的考验,亚历克斯对自己的演技有了相当的信。